北俱芦洲,苦寒之地,灵气相较于其他部洲略显稀薄狂暴,多荒山大泽,妖魔潜藏,人迹罕至。李长寿所寻的那处星辰祭祀遗迹,更是位于一片被称作“葬星古原”的荒芜地带。
古原之上,寒风凛冽,卷起灰白色的沙尘,击打在裸露的、呈现暗褐色的嶙峋怪石上,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天地间充斥着一股苍凉、古老的气息。
按照记忆中星君传承里提及的模糊方位,李长寿在一片巨大的、仿佛被陨星撞击过的环形山底部,找到了目标。
与其说是遗迹,不如说是一片被岁月彻底磨平了棱角的残垣断壁。几块倾倒的巨大石柱半埋在沙土中,上面雕刻的星辰图案早已模糊不清,只能勉强辨认出些许北斗七星的轮廓。中央处,有一个以某种黑色巨石垒砌的、早已坍塌的祭坛基座,缝隙里顽强地生长着几丛耐寒的枯黄苔藓。
此地灵气稀薄到了极点,甚至比古原其他地方更为死寂,仿佛连天地灵气都刻意避开了这里。若非李长寿身负星辰源液,对同源气息有着超乎常人的感应,几乎无法确认此地与北斗星君有关。
他缓步走在废墟之中,指尖拂过冰冷的石柱,神识细细探查着每一寸土地,每一道残存的刻痕。
“果然……香火早绝,信仰不存,连星辰之力在此地的印记,都被某种力量刻意抹除或掩盖了……”李长寿心中暗忖。这种“抹除”并非自然风化,带着一种人为的、精细操作的痕迹,手法高明,若非他境界提升且身负源液,根本察觉不到。
他走到那坍塌的祭坛基座中央,盘膝坐下。双手轻轻按在冰冷的黑石上,闭上双眼,不再以神识探查,而是全力引动体内的星辰源液,将自身心神与这片残垣,与脚下这片大地,与冥冥中可能残存的星辰意念相连接。
初时,一片沉寂,只有识海中星辰源液散发的微光。
渐渐地,随着他心神愈发沉静,与这片土地的共鸣加深,一些极其微弱、破碎的画面与意念,如同沉在水底的碎片,开始缓缓上浮:
……曾几何时,此地星光璀璨,有先民于此祭祀星斗,祷祝之声悠远……星辰之力曾如甘霖般洒落,滋养一方……
……然后,是突如其来的黑暗,并非夜晚,而是一种压抑的、令人心悸的阴影笼罩了天空……星辰的光芒变得晦暗……祭祀中断,先民离散……
……再后来,有模糊的身影降临于此,他们并非妖魔,气息却古怪而冰冷,他们在此地刻画下某些隐秘的符文,抽干了此地最后一丝残存的星辰灵性,并布下了某种……“隔绝”与“误导”的禁制……
画面到此戛然而止,后续一片模糊。
李长寿猛地睁开双眼,眸中精光一闪而逝。
“果然有人做了手脚!”他心中凛然。那些模糊的身影是谁?他们为何要刻意抹去这处微不足道的星辰祭祀遗迹?是为了掩盖星辰道统在洪荒留下的痕迹?还是说,这处遗迹本身,隐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连星君传承中都未曾详述?
他再次仔细检查祭坛基座,尤其是那些人为刻画的、几乎与岩石本身纹理融为一体的隐秘符文。这些符文并非魔道手段,反而透着一股古老、正统,却带着一丝刻意“扭曲”意味的道韵,似是而非,难以追溯源头。
“非魔,却行阻道之事……是忌惮星辰道统?还是与那窃取本源的幕后黑手有关联?”李长寿感觉眼前的迷雾似乎更浓了。洪荒的水,比他想象的更深。
就在他沉思之际,怀中的“星语晶片”再次传来极其微弱的波动,比在深空时接收到的更加模糊,断断续续,仿佛受到了极强的干扰。
“……洪荒……内……小心……他们……在……寻找……”
波动随即中断,再也无法捕捉。
李长寿握着微热的晶片,脸色凝重。星语传来的警告,与他在此地的发现相互印证。有“他们”在洪荒内部活动,在寻找着什么,很可能与星辰道统有关,并且对星种之间的联络有着很强的干扰甚至监控能力。
此地不宜久留!
他迅速起身,抹去自己到来的一切痕迹,身形融入风中,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片葬星古原。
站在古原边缘,回望那片死寂的废墟,李长寿心中已有决断。直接回昆仑山或去大型坊市风险未知,他需要找一个绝对安全且信息足够灵通的地方,重新评估形势。
“或许……该去拜访一下‘天机阁’了。”他想起了一个极其隐秘的中立组织,传闻其背后有隐世大能,专门出售各种秘闻,但门槛极高,且行踪不定。他早年游历时,曾偶然得到过一枚联系信物,一直未曾动用。
只是,天机阁是否可信?在如今暗流涌动之下,任何接触都需万分谨慎。
前路迷雾重重,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李长寿收敛心神,化作一道寻常遁光,朝着记忆中天机阁某处可能存在的联络点方向而去。他必须尽快弄清楚,洪荒这片看似平静的湖面之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暗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