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朝的九月中旬,京城商品博览会如期开幕。皇城外的广场上摆满了各色展位,绫罗绸缎、珠宝玉器、茶酒香料一应俱全,往来客商和百姓摩肩接踵,热闹非凡。青娘染布庄的展位被安排在广场中央的主位,鎏金的“御用染布坊”牌匾悬挂在最显眼处,下方陈列着各色布料、香包和茶布礼盒,在阳光下流光溢彩。
青娘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天然布料长裙,正站在展位前,向几位身着官服的参观者讲解天然染布的工艺:“大人请看,这匹蓝色布料是用板蓝根染制的,不仅色泽温润,还能起到一定的消炎抑菌作用;这匹黄色则是用栀子和姜黄调配,无任何刺鼻气味,孩童穿着最为合适。”
参观者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频频点头,他是翰林院的李学士,此次受皇后之命前来巡视博览会。“青娘东家,你这天然染布的理念真是造福百姓啊!”李学士拿起一块绣着竹纹的布料,“如今市面上的染布多含化学杂质,不少孩童穿了皮肤瘙痒,你这工艺若能普及,真是功德一件。”
沈行舟适时递上一杯龙井,笑着补充:“李学士所言极是。我们不仅做染布,还将布料与茶叶结合,做成茶布礼盒,既是实用物件,也是雅致礼品。此次博览会后,我们计划在京城开设工艺学堂,免费传授基础的天然染布技艺,让更多人受益。”
李学士闻言更是赞赏:“有这份心难能可贵!我定当在皇上面前举荐你们,让朝廷出面协助你们推广理念。”
博览会期间,青娘染布庄的展位始终是最热门的地方。温景然特意搭建了一个小型染缸,现场演示用苏木染布的过程,将药材熬煮、布料浸泡、反复漂洗等步骤一一展示,围观百姓看得啧啧称奇。“原来天然染布是这样做的,比我想象中复杂多了!”“这染出来的颜色真鲜亮,比我家的旧布料好看百倍!”
一位来自西域的商人被现场演示吸引,通过通事(翻译)向沈行舟询问:“这布料能运到西域吗?我们那里的贵族肯定喜欢。我愿意大量采购,长期合作!”
沈行舟立刻与他洽谈:“当然可以!我们与通达镖局有长期合作,能保障货物安全运抵西域。不过西域路途遥远,我们可以为你定制耐储存的布料和香包,价格上也能给予优惠。”双方很快达成协议,西域商人当场预付了一千两银子的定金,约定下月开始供货。
博览会过半时,皇后娘娘派贴身侍女前来,赏赐了一批上等的云锦和香料,还带来口谕,让青娘三人在博览会结束后入宫觐见。消息传开,前来青娘染布庄展位洽谈合作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不仅有京城的绸缎庄、成衣铺,还有来自江南、川蜀、岭南等地的客商,甚至有周边小国的使节也派人前来询问采购事宜。
这日傍晚,博览会闭馆后,三人坐在展位旁的茶摊休息。沈行舟拿着厚厚的订单账本,笑得合不拢嘴:“这才三天,订单就排到明年开春了!江南的客商订了五百匹嫁妆布,川蜀的要三百份茶布礼盒,还有西域的那个订单,要是做得好,以后西域的市场就打开了。”
温景然则拿着一本工艺记录册:“今日演示时,不少人问我染料药材的种植方法,我已经把基础的种植要点写下来了。等回到青州,咱们可以把这些要点刻印成册,发给沂州的药农和各地的合作染坊,既能保证药材品质,也能让天然染布工艺更规范。”
青娘望着远处皇宫的方向,眼神坚定:“入宫觐见是个好机会,咱们可以向皇后娘娘提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天然染布工艺,让各地官府协助药农种植染料药材,设立染布工艺指导点。这样一来,不仅咱们的生意能做大,更能让天然染布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
三日后,博览会圆满结束。青娘染布庄凭借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理念,被评为“博览会最优商户”,皇后娘娘亲自赏赐了一块“匠心利民”的牌匾。随后,青娘三人按约入宫觐见。
御花园的凉亭里,皇后娘娘端坐其上,旁边站着太子妃。青娘三人行过礼后,皇后娘娘开门见山:“你们的天然染布工艺和理念,本宫很是认可。太子妃的嫁衣穿起来舒适透气,宫中上下都很喜欢。今日叫你们来,是想问问,你们有什么推广计划?”
青娘上前一步,从容回禀:“回娘娘,臣女有三计:其一,在京城、青州、苏州等地开设工艺学堂,免费传授天然染布技艺;其二,与各地药农签订种植协议,由官府出面协调土地,保证染料药材供应;其三,在各州府设立合作点,由咱们派工匠指导当地染坊,统一品质标准。这样既能普及工艺,又能避免乱象。”
太子妃也附和道:“母后,青娘东家的主意很好。儿臣听闻不少百姓都盼着能买到天然布料,只是苦于无处可寻。若能推广开来,真是百姓之福。”
皇后娘娘点头应允:“准了。本宫会下旨给各地官府,让他们协助你们。内务府也会拨出一部分银两,支持你们开设学堂和指导点。”
出宫后,三人激动不已。沈行舟感慨道:“有了朝廷的支持,咱们的理念很快就能传遍全国了!我这就回铺里安排,先把京城的工艺学堂建起来,再派人去各地对接官府。”
接下来的一个月,青娘三人分工协作,推广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沈行舟负责联络各地官府,选址开设学堂和合作点,同时打通全国的物流渠道,确保货物和工艺手册能顺利运抵各地;温景然则往返于沂州和各地合作染坊,指导药农种植和染坊工艺,刻印的《天然染布工艺要义》也分发到了各地;青娘则坐镇京城和青州,统筹所有事务,把控品质标准,同时培养技艺精湛的工匠,派往各地指导。
很快,天然染布的理念就在全国范围内扎下了根。京城的工艺学堂报名者络绎不绝,既有年轻的学徒,也有资深的染匠;沂州的染料药材种植区不断扩大,药农们的收入翻了几番;江南、川蜀等地的合作染坊陆续开业,均采用青娘染布庄的工艺标准,所产布料深受当地百姓喜爱。
这日,青娘收到一封来自青州的书信,是染布庄的老掌柜写的。信中说,青州的天然染布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不少外地客商专程前来采购,甚至有外国商人通过港口,想将布料出口到海外。此外,当地官府还为染布庄颁发了“富民商户”的牌匾,以表彰他们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
青娘将书信递给沈行舟和温景然,两人看后都十分欣慰。沈行舟笑着说:“没想到咱们的生意能做到海外去!等各地的合作点稳定后,咱们就在港口城市开设办事处,专门对接海外订单。”
温景然也补充道:“我最近在研究新的染料配方,用海边的红树林果实尝试染红色,色泽也很不错,而且原料充足。若是能成功,以后海外订单的原料供应就更方便了。”
夕阳下,三人站在京城染布庄的门口,望着街道上往来的人群,不少人身上都穿着天然布料制成的衣物。“匠心利民”和“御用染布坊”的牌匾在余晖中交相辉映,见证着他们从青州小染坊到全国天然染布引领者的蜕变。
青娘的商业理念——“以品质立足,以理念传扬,以匠心利民”,不仅让青娘染布庄声名远播,更改变了大乾的染布行业。越来越多的染坊开始采用天然染布工艺,越来越多的百姓用上了安全优质的布料,而青娘、沈行舟和温景然三人的名字,也随着这股风尚,被大江南北的人们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