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阳光透过县衙高大的窗棂,洒在略显陈旧却擦拭得一尘不染的地砖上。按照昨日的约定,我将亲自陪同“单福”先生,也就是我的故友徐庶元直,正式拜见主公刘备及其核心团队。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引荐,更是一场至关重要的“面试”,关乎元直能否顺利融入这个团体,关乎我后续诸多计划能否顺利展开。
我提前一刻钟来到了元直下榻的客栈。他早已准备妥当,依旧是一身朴素的儒衫,但精神矍铄,眼神沉静如水,看不出丝毫的紧张或不安。我们相视一眼,无需过多言语,多年的默契早已让我们心意相通。他知道今日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需要扮演的角色。
“元直,准备好了?”我低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也带着一份不容置疑的信任。
“子明放心。”他微微颔首,声音平静,“福,自当尽力而为。”他口中的“福”,自然是指“单福”这个身份。这份从容,让我最后一丝担忧也烟消云散。
我们并肩走出客栈,穿过略显冷清的晨间街道,向县衙走去。一路上,我简单地向他介绍了一下今日可能在场的人员,特别是关、张二位将军的性格特点,以及主公可能会问及的方向。虽然我们昨夜已经有过详尽的商议,但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云长将军重义而刚正,翼德将军勇猛而率直。主公仁厚,求贤若渴,但亦非糊涂之人。今日之谈,既要展现才学,也要契合主公匡扶汉室之志,更要拿出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方能取信于众人。”我叮嘱道。
“福明白。”元直应道,“虚言无益,唯有实策动人心。”
抵达县衙时,主公刘备、关羽、张飞以及简雍先生已经齐聚正堂。看到我和元直一同进来,刘备立刻站起身来,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快步迎了上来。
“先生来了!快请上座!”刘备的态度比昨日更加亲切,显然,经过一夜的思考,他对这位由我力荐的“单福先生”充满了更高的期待。
关羽和张飞则站在刘备身后,目光锐利地投向元直。云长将军抚着美髯,眼神中带着审视,微微点头示意,算是打了招呼。翼德将军则环抱着双臂,浓眉微蹙,眼神中带着明显的不以为然和几分挑战意味,似乎想看看这位被我和大哥都如此看重的“游学士子”,究竟有何过人之处。简雍先生则依旧是那副乐呵呵的样子,对着元直拱了拱手。
我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
“草民单福,拜见使君,拜见关将军、张将军、简先生。”元直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行礼,姿态从容,毫无局促之感。
“先生免礼!”刘备亲自将元直引至客座首席,这份礼遇,让关、张二人的眼神也微微起了一丝变化。
寒暄过后,刘备便直入主题:“昨日听先生一席话,备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先生之才,实乃备生平仅见。今日特请先生前来,一则正式拜会我这几位兄弟,二则,备心中尚有几处疑虑,想向先生请教。”
“使君但问无妨,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元直微微欠身,目光平静地迎向刘备。
刘备沉吟片刻,问道:“敢问先生,如今曹操虎踞中原,势大难撼,我等僻处新野,兵微将寡,先生以为,当如何自处,方能图存,乃至徐图发展?”这是一个宏大而现实的问题,也是眼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元直身上。
元直并未立刻回答,而是略作思索,随即缓缓开口:“回使君,曹操虽强,然其隐忧亦深。其一,北方初定,人心未附,世家大族多有观望,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其二,其连年征战,兵民疲惫,急需休养生息,短期内难以全力南顾;其三,其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篡逆之心昭然若揭,天下忠义之士,莫不愤慨。此三者,皆是其弱点,亦是我等可乘之机。”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我等自处之道,福以为,当务之急有三:固本、结援、待时。”
“固本者,首在安民。”元直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新野虽小,然扼守荆襄门户,乃兵家必争之地。我等既奉命屯驻于此,当视此地为家。当务之急,乃开垦荒地,鼓励农桑,招徕流亡,轻徭薄赋,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民心安定,则根基自固。同时,整顿军备,操练士卒,加强城防,使新野成为坚不可摧之堡垒。此为立身之本。”
“结援者,目光当放长远。”元直看向刘备,“荆州刘景升虽为汉室宗亲,然暗弱无断,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权臣掣肘,并非可靠之援。然江东孙权,少年英主,据有江东六郡,兵精粮足,且与曹操素有嫌隙。若能遣使结好,互为犄角,则可成掎角之势,共抗曹操。此为外联之道。”
“待时者,非消极避世,乃积极作为。”元直的目光扫过众人,“天下大势,风云变幻,非一成不变。曹操内部矛盾、荆州继承人之争、江东之动向,皆可能成为变局之契机。我等当广布耳目,静观其变,一旦时机成熟,便当果断出击,夺取先机。此为图强之策。”
一番话,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既有对大局的精准把握,又有切实可行的落地措施。刘备听得连连点头,目光愈发明亮。简雍抚掌赞叹。
就连一直面色严肃的关羽,眼中也露出了赞许之色,微微颔首。张飞那紧蹙的眉头,也舒展开来,眼神中的怀疑少了几分,多了几分认真。
“先生所言,深合我心!”刘备激动道,“只是,这固本之策,说易行难。新野残破,百废待兴,兵卒士气不高,百姓困苦流离,先生可有具体良策教我?”
这正是考验实际能力的关键。
元直微微一笑,显然早有准备:“使君勿忧。关于安民,福有愚见:可效仿古时‘计口授田’之法,凡愿归附之流民,按人头分发田地农具,并减免三年赋税,使其安心生产;同时设立‘常平仓’,丰年购粮,灾年赈济,平抑粮价,安定民心。”
“关于强兵,福以为,兵在精而不在多。当选拔精壮,严格训练,赏罚分明,提升士气。尤其要加强斥候队伍建设,做到‘知己知彼’。此外,新野城防,亦需加固。福昨日略观城池,发现城南角楼年久失修,西面城墙亦有几处薄弱,当尽快修缮。可发动军民,同心协力,不日即可完成。”
这些建议,具体而实在,直指当前新野面临的痛点。每一条都切实可行,且能立竿见影。
张飞听得连连点头,忍不住插话道:“先生说得对!俺早就看那城墙不顺眼了!还有那些新来的兵痞子,不好好操练,就知道赌钱耍滑!就该狠狠地治!”
关羽也抚髯道:“安民强兵,乃立足之本。先生所言极是。若能依计行事,新野定能面貌一新。”
看到关、张二人都已被说服,刘备更是喜不自胜。他站起身,走到元直面前,郑重地行了一礼:“先生大才,备今日方知!先生之言,如拨云见日,令备茅塞顿开!备恳请先生,屈就军师之位,辅佐于备,共图大业!备必言听计从,绝不相负!”
军师!这几乎是刘备所能给予的最高职位和最大信任了!
我心中也是一阵激动。计划,完美达成!
元直也立刻起身,肃容回礼:“使君如此信重,福敢不效死力!愿为使君谋!”
“好!好啊!”刘备拉着元直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今日得先生,如鱼得水!备复何忧!”
他转过头,看向我,眼中充满了感激和赞赏:“子明,你为备举荐如此大才,实乃首功一件!备,谢过子明了!”
我连忙躬身:“此乃昭分内之事。能为明主觅得良才,亦是昭之幸事。”心中却在暗想:主公,您现在看到的,还仅仅是元直才华的冰山一角。他真正的价值,以及他对我陆昭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至此,“单福”也就是徐庶元直,正式以军师的身份,加入了刘备集团的核心决策层。公开层面的融合,已经初步完成。
看着主公刘备喜形于色,关、张二位将军也面露悦色,一旁的简雍更是笑逐颜开,整个正堂都洋溢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振奋气氛。
我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元直这只猛虎,已经悄然入山。新野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即将因为他的到来,而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