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在集市上“留意”到那位气度不凡的“单福先生”后,我并未立刻采取行动。太过急切,反而容易引人怀疑。我需要一个更自然、更具说服力的契机,来完成这场“慧眼识珠”的表演。
这两日,我依旧如常处理公务,但暗中,石秀已经将“单福”的动向一一汇报给我。他果然如我所料,在新野城内寻了一家简陋的客栈住下,每日除了必要的饮食,便是闭门不出,偶尔会去城中唯一的书肆翻阅书籍,或者在育水河畔独自徘徊,一副心事重重、怀才不遇的模样。
这一切,都完美符合了一个暂时落魄、等待时机的士人形象。元直的这份耐心和演技,着实让我佩服。他深知,要在这危机四伏的环境中立足,首先要做的就是隐藏锋芒,融入环境。
而我,则在等待那个最佳的“偶遇”时机。
机会,在第三天的下午悄然而至。
那日,我与主公刘备,以及简雍先生,正在县衙后堂商议秋收后的屯粮事宜。关将军和张将军因为需要巡视营防,并未在场。这正合我意,翼德将军性情刚直,若他在场,看到我力荐一个来历不明的“游学士子”,恐怕会当场提出质疑,反而节外生枝。云长将军虽然稳重,但对陌生人也一向保持警惕。简雍先生则相对随和,且一向支持主公招揽贤才。
议事过半,我“恰好”觉得有些口渴,便起身走到廊下,吩咐侍从去准备些茶水。就在这时,我“无意间”瞥见庭院的角落里,一个熟悉的身影正背对着我,仰头望着院中那棵老槐树,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正是“单福”!
他怎么会在这里?按照计划,他应该还在客栈才对。
我的心头掠过一丝讶异,但旋即明白过来。这并非计划之外的变故,而是元直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调整。他大概是算准了我会在这段时间与主公议事,特意寻了个由头来到县衙附近徘徊,制造这次“不期而遇”的机会。
这份默契和机变,让我心中暗赞。
我故作惊讶地“咦”了一声,停下了脚步。
“宪和兄,你看那是何人?”我侧头问向跟出来的简雍。
简雍顺着我的目光望去,也露出了几分好奇:“此人面生得很,看穿着打扮,像是个读书人。子明认得?”
“前两日在集市上曾偶遇过一次,当时便觉此人谈吐不凡,颇有见地,只是未曾深谈。”我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回忆和欣赏,“不想今日竟在此处又遇见了。缘分,当真是缘分呐!”
此时,堂内的刘备也听到了我们的对话,好奇地走了出来:“子明、宪和,在谈论何人?”
“主公,”我立刻转身拱手道,“正是前两日我与您和两位将军提过的,那位在集市上遇到的‘单福先生’。当时只觉此人颇有风骨,未曾想今日竟在此偶遇。”
刘备闻言,眼中立刻闪过一丝光芒。他素来求贤若渴,听我如此推崇,自然也来了兴趣,顺着我的目光望向那个身影:“哦?便是那位子明赞不绝口的奇士?快,请他过来一见!”
我心中暗喜,这正是最好的安排。由主公亲自开口邀请,比我直接引荐要自然得多,也更能体现主公的礼贤下士。
我立刻扬声道:“那位先生请留步!”
“单福”闻声,缓缓转过身来。当他看到我们三人时,脸上先是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随即立刻整理衣冠,上前几步,恭敬地行礼道:“草民单福,见过使君,见过陆将军,见过简先生。”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不卑不亢。
“先生不必多礼。”刘备连忙上前虚扶一把,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适才听子明提及先生,言语间颇多赞誉。今日得见,果然风采不凡。不知先生缘何在此处徘徊?”
“单福”微微躬身,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实不相瞒,草民乃一介游学士子,听闻使君仁德之名远播,陆将军在新野励精图治,颇有作为,故特来拜访,本想先投上名帖,未曾想打扰了使君与二位先生议事,还望恕罪。”他说得恳切自然,将出现在此的理由解释得合情合理。
“先生言重了!”刘备朗声笑道,“我等正愁贤才难觅,先生肯屈尊前来,乃备之幸事!快请堂内叙话!”
我与简雍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期待。
进入后堂,分宾主落座。刘备迫不及待地开始询问起“单福”的来历和学识。
接下来的对话,完全在我的掌控之中,或者说,在我和元直的默契配合之下。
元直以“单福”的身份,从容不迫地回答着刘备的每一个问题。他并未刻意卖弄,但言语之间,却自然流露出对天下大势的深刻洞见、对兵法韬略的精妙理解、以及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他谈及曹操统一北方后的隐忧,分析孙权在江东的根基与图谋,论述荆州刘表的守成与困境,每一句都切中要害,鞭辟入里。当刘备问及如何在这乱世中立足时,他更是提出了“先取荆襄以为家,再图巴蜀以为基,然后北伐中原,匡扶汉室”的初步构想,虽然只是点到即止,却已经让刘备和简雍听得目瞪口呆,眼神发亮。
我则在一旁适时地补充、引导,或者提出一些更深入的问题,让“单福”的才华得以更充分地展现。我心中暗暗惊叹,数年不见,元直的学识和见解,果然又精进了许多!他所言的这些,许多都与我内心深处的判断不谋而合,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比我想得还要周全。
这场对话,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当“单福”说到精彩处时,刘备甚至激动地站起身来,抚掌赞叹:“先生真乃吾之子房也!”
简雍也连连点头,看向“单福”的目光充满了敬佩。
我知道,时机已经成熟。
待到谈话告一段落,我立刻站起身,对着刘备郑重一拜:“主公!单福先生胸有经天纬地之才,乃当世罕见的国士!如今我等困守新野,正需此等大才辅佐。昭恳请主公,务必将先生留下,委以重任!”
我的语气充满了激动和诚恳,仿佛真的是因为爱才心切,才如此急切地举荐。
刘备闻言,立刻看向“单福”,眼中充满了热切的期盼:“先生大才,备佩服之至!备虽德薄能鲜,然匡扶汉室之心,天地可鉴!若先生不弃,备愿以师礼待之,共图大业!”
“单福”脸上露出动容之色,他站起身,对着刘备深深一揖:“使君仁德播于四海,汉室血脉,天下归心。福虽不才,愿效犬马之劳,助使君成就大业!”
“好!好啊!”刘备大喜过望,连忙上前扶起徐庶,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有先生相助,备何愁大事不成!”
简雍也在一旁笑着恭贺:“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又得一贤才!”
看着眼前这幅君臣相得的画面,我的嘴角也露出了由衷的笑容。虽然我知道,这其中有我刻意设计的成分,但主公求贤若渴之心是真的,元直匡扶汉室之志也是真的。而我,则成功地利用了这一切,将元直这位关键人物,顺理成章地推到了台前。
“慧眼识珠”的大戏,圆满落幕。
接下来,元直将以“单福”的身份,正式进入主公的视野,参与到新野的军政事务中来。而他真正的价值,他对我陆昭的辅佐,也将在暗中,逐步展现出来。
这颗关键的棋子,终于落定。
我仿佛已经看到,新野的上空,即将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