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6月17日,伊拉克南部巴士拉郊外。
t-80坦克的残骸在沙漠烈日下散发着焦臭,扭曲的炮管像条被斩首的巨蟒。伊万诺维奇上校蹲下身,手指抹过装甲接缝处的中文铭牌——“重庆特种钢铁厂1991.3“。他的指尖在“特种“二字上停留,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第七辆了。“上校用俄语咒骂着站起身,军靴踢飞一块还在冒烟的齿轮,“中国人用劣质钢材毁了我们的坦克!“
翻译官战战兢兢递上卫星电话:“莫斯科急电...克格勃已经锁定责任人。“
电话那头传来冰冷的命令:“江城,谢一扬,72小时内取回t-80原始图纸,销毁所有证据。“
同日傍晚,武汉扬帆大厦地下三层。
谢一扬的皮鞋踩过潮湿的水泥地,脚步声在密闭空间里回荡。张铁柱的机械眼亮起幽蓝的光,扫描着走廊尽头那扇锈迹斑斑的铁门。
“确认安全。“机械保镖的电子音带着金属质感,“但建议您不要亲自审讯。“
谢一扬转动小指上的玉扳指,扳指内侧刻着“t-80-037“的编号。三天前,这枚扳指还戴在乌克兰专家安德烈的手指上。
“开门。“他简短地命令。
液压装置嘶鸣着抬起铁门,扑面而来的是浓重的血腥味和电流灼烧皮肉的焦臭。审讯室中央,安德烈被特制的金属支架固定成跪姿,十根手指插着导电针,头顶的滴水装置正以每分钟三滴的频率落下生理盐水——这是谢一扬从某本cIA审讯手册上学来的“水刑改良版“。
“告诉我,上校。“谢一扬用俄语开口,随手拿起桌上的坦克模型,“为什么伊拉克的t-80会炸膛?“
安德烈抬起肿胀的眼皮,嘶哑地笑了:“您比我清楚...那些根本不是t-80的发动机...是重庆59式的...“
谢一扬突然将模型砸向墙壁,塑料碎片四溅。他揪住安德烈的头发,强迫对方看向墙上的投影——伊拉克沙漠里,七具坦克残骸排成狰狞的队列。
“你的同胞在莫斯科悬赏一亿要我的头。“谢一扬的声音轻柔得像毒蛇吐信,“但在我死之前,会先让你女儿明白什么叫生不如死。“
投影画面切换,基辅某公寓里,十六岁的娜塔莎正在书桌前写作业。谢一扬按下遥控器,女孩的台灯突然爆出电火花。
“不!“安德烈挣扎着,导电针撕裂指缝,“她什么都不知道!“
“那就说实话。“谢一扬松开手,“克格勃派谁来了江城?“
凌晨两点,汉阳钢厂废弃车间。
月光从破碎的穹顶倾泻而下,在生锈的轧钢机上勾勒出惨白的轮廓。谢一扬站在天车操控室里,望远镜扫过下方迷宫般的设备群。张铁柱的机械臂接驳在控制面板上,十二个监控画面在屏幕上闪烁红光。
“热成像显示三人。“机械保镖低声报告,“东侧管道区两人,西侧配电房一人,都是职业好手。“
谢一扬的嘴角勾起冷笑。他故意泄露安德烈被关在这里的消息,就像在血腥的水域投下诱饵。现在,鲨鱼闻讯而来了。
“启动'熔炉'程序。“他按下对讲机,“记住,留一个活口。“
刹那间,整个车间亮如白昼。高压电弧在设备之间跳跃,将阴影处照得无所遁形。一个黑影从管道上跌落,在接触地面的瞬间被突然启动的传送带卷入——1990年武钢事故的完美复刻,只不过这次是精心设计的陷阱。
“第一个。“张铁柱的电子眼闪烁。
西侧配电房突然传来爆炸声,火光中冲出个魁梧的身影。克格勃特工瓦西里,前苏联特种部队格斗教官,此刻他的右臂鲜血淋漓,却仍以惊人的速度奔向中央控制台。
“让他接近。“谢一扬饶有兴致地观察,“启动b序列。“
当瓦西里跃上控制台时,十二台焊枪突然从四面八方喷射火焰。他翻滚躲避,却踩中了涂满润滑油的钢板,整个人滑向敞口的熔炉——那里温度显示1500c,正是当年吞噬三十七名工人的那台。
千钧一发之际,张铁柱从天而降。机械臂抓住瓦西里的脚踝,将他倒吊在熔炉上方三米处。热浪卷起特工散乱的金发,汗水还未滴落就被蒸干。
“问候你的安德罗波夫同志。“谢一扬的声音通过扩音器回荡在车间,“告诉他,明天太阳升起前,我要看到黑市悬赏撤销的证明。“
瓦西里突然狂笑起来,他扯开衣襟露出绑满雷管的躯体:“为了苏维埃!“
爆炸的冲击波震碎了所有玻璃,谢一扬被张铁柱扑倒在地。等烟尘散去,熔炉边只剩半截焦黑的机械臂,仍死死抓着一段小腿骨。
“老板,东侧还有...“机械保镖的警报戛然而止。监控画面里,最后一名特工正将注射器刺入自己的脖颈,三秒后便口吐白沫倒地。
谢一扬皱眉看着这幕。他没想到克格勃这么决绝,连谈判的机会都不给。不过没关系,他还有备用方案。
“把安德烈带来。“他整了整西装领口,“是时候给莫斯科发个视频快递了。“
凌晨四点,扬帆大厦医疗室。
安德烈被束缚带固定在手术台上,头顶的无影灯刺得他睁不开眼。谢一扬站在一旁,慢条斯理地戴上橡胶手套。
“你女儿很漂亮。“他拿起骨锯,声音温柔得像在讨论天气,“基辅音乐学院钢琴系,明年要去维也纳深造?“
安德烈开始剧烈挣扎,心率监测仪发出尖锐的警报。
“别紧张。“谢一扬按下录音键,“只是需要你配合拍段视频。“
当骨锯的嗡鸣响起时,谢一扬对着镜头露出微笑:“致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先生,这是贵方在江城损失的百分之三十...“
清晨六点,莫斯科克格勃总部。
克留奇科夫摔碎第五个咖啡杯,投影里安德烈失去左手小指的画面仍在循环播放。更令他震怒的是谢一扬最后展示的文件——1990年12月21日,乌克兰军方签署的t-80技术转让确认书,上有国防部副部长尤里·谢尔盖耶维奇的亲笔签名。
“立刻撤销黑市悬赏!“他冲副手咆哮,“那混蛋手里有谢尔盖耶维奇收受钻石的证据!“
秘书慌张闯入:“主席,北京方面刚发来照会,抗议我国特工在江城从事破坏活动...“
克留奇科夫抓起桌上的镇纸砸向投影仪。画面闪烁间,谢一扬的冷笑被扭曲成狰狞的鬼脸。
正午十二点,江城东湖别墅。
谢一扬站在阳台上,手中把玩着那枚染血的玉扳指。张铁柱的新机械臂正在安装,临时替换的型号比原先短了三厘米,这让他的平衡系统有些失调。
“老板,莫斯科黑市悬赏已撤。“保镖递上卫星电话,“但克格勃启用了'杜鹃花'协议。“
谢一扬挑眉。这是克格勃最高级别的暗杀令,意味着将有无穷无尽的杀手前赴后继。他望向湖对岸的武汉大学,林教授曾经工作过的实验室灯火通明。
“通知缅甸方面。“他转身走进客厅,“把t-80真图纸的百分之四十卖给朝鲜军方,剩下的...分成三份。“
保险柜应声而开,露出里面标着“三峡“、“光谷“、“浦东“的加密硬盘。谢一扬抚摸着硬盘表面的金属纹路,仿佛在抚摸情人的肌肤。
“一份给中纪委王书记的公子,一份存瑞士银行。“他将第三份硬盘抛给张铁柱,“最后这份,等周省长下周进京时带上。“
机械保镖精准接住硬盘,电子眼突然闪烁警报:“检测到激光瞄准信号!“
玻璃碎裂的瞬间,谢一扬已被扑倒在地。子弹击碎了墙上的世界地图,正中莫斯科的位置。张铁柱的机械臂射出钩索,窗外传来人体坠地的闷响。
“第七个。“谢一扬拍拍西装上的灰尘,看了眼手表,“该吃午饭了。“
窗外,东湖波光粼粼,游船上的游客们对这场暗杀毫无察觉。更远处,江城的天际线正在烈日下蒸腾扭曲,像一座正在熔化的钢铁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