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此举,一方面是为了节省用度,减轻国库负担;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减少后宫人员冗杂带来的管理困难和是非纷争,力求营造一个相对清净简朴的宫廷环境。这百名侍女,经过严格筛选和训练,各司其职,倒也足以维持王宫的正常运转,且效率颇高。
暮色渐深,王宫之内灯火次第亮起,如同散落在琼楼玉宇间的星辰,将这片权力中心映照得庄重而神秘。在贴身女官悦心恭敬而高效的传旨下,高要的后宫女眷们,在正妻吕雉的引领下,迤逦而行,穿过重重宫阙,向着高要处理政务的书房汇聚。
这支队伍,本身就是一幅展现高要如今权势与政治布局的微缩图景。为首者自然是王后吕雉,她身着玄色镶金凤纹深衣,头戴珠翠步摇,仪态端庄,步履沉稳,眉宇间既有母仪天下的雍容,也暗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精明与锐利。她不仅是高要的正妻,更是他内廷的管理者,其地位与影响力无人能及。
紧随其后的,是几位最早跟随高要、感情基础也最为深厚的夫人。
吕素,吕雉之妹,性情温婉如水,与吕雉的刚强形成鲜明对比。她看向书房方向的目光中,带着纯粹的依赖与柔情,不涉半分权谋。
玉漱,这位曾经的图安公主,容颜绝世,带着几分异域风情与飘渺出尘的气质,她的存在,是高要早期与周边势力联结的见证。小月,阴差阳错之下,跟着高要的人,也算是剧情之中重要人物之一,戚姬,姿容艳丽,能歌善舞,以其柔媚获得高要宠爱,是后宫中美色的极致代表。
再往后,则是几位明显带有强烈政治联姻色彩的妃嫔,她们的存在,直观地反映了高要势力范围的扩张与外交策略。
娜塔莎,来自遥远的孔雀王国,是一位公爵之女。她有着深邃的眼眸,高挺的鼻梁,以及一头不同于中原女子的微卷褐发,身姿高挑丰满。娶她,是高要向西域乃至更远邦国示好的重要信号,旨在打通商路,稳定西部边疆,并汲取可能的外来文化与技术。
凃而那,百越之地原住民老族长的亲孙女。她的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身上佩戴着充满部落风情的银饰和羽毛,眼神野性而明亮,带着山林的气息。纳她为妃,是高要推行“怀柔”政策,安抚、融合百越各族的关键一步,象征着对当地传统势力的尊重与吸纳。
娜扎,来自西南甄陀地区最大部落首领的小女儿。她容貌娇俏,带着高原女子特有的红晕,性格似乎有些羞怯,却又隐含坚韧。这场联姻,确保了南境西南方向的稳定,并通过部落联盟的形式,将甄陀的力量纳入麾下。
这三位异族女子,容貌身材各有千秋,确属上乘,但高要纳娶她们的核心目的,绝非单纯贪恋美色。更重要的是借此表明一种态度:一个开放、包容、愿意与各方势力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强大政权正在南方崛起。这种姿态,极大地便利了高要推行的民族融合政策、边境贸易政策以及文化交融策略,是为其宏图霸业服务的政治棋子。她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政治宣言。
此外,还有几位身份背景较为特殊的夫人。
董菊、董香姐妹,这是一对高要亲自培养、脱颖而出的姐妹花。她们原是齐国贵族之女,家国覆灭后,家道中落,不幸被投入“教司坊”。这教司坊,历朝历代名目虽异,实质相同,专门收容罪臣家属或亡国贵族女眷,命运多为权贵之家的玩物或奴仆,生死皆不由己,境遇凄惨。
这对姐妹辗转流离至南境,因缘际会被高要发现。她们不仅容貌秀丽,更因曾受贵族教育,知书达理,且在音律、舞蹈等方面颇有造诣,加之高要的临幸次数较多,感情日渐深厚,最终得以脱离贱籍,正式进入后宫,算是难得的幸运儿,也体现了高要对其亲身培养者的某种偏爱与回报。
而其中,还有一个身份比较特殊的女人,申玲。
她的父亲,乃是原诸侯之一的河南王申阳。这申阳的发迹,本身便是秦末乱世风云变幻的一个缩影。他最初是名士、赵相张耳的宠臣,凭借这层关系步入权力边缘。在波澜壮阔的反秦浪潮中,当项羽与章邯在殷墟会盟,秦军主力投降之际,申阳把握住时机,领兵率先攻下河南地区,并在黄河岸边迎接项羽大军南下,以此功劳投靠了强大的楚军。
待到项羽宰割天下,分封诸侯时,念及申阳攻克河南之地、迎接有功,便将原属韩国的部分地盘析出,建立了河南国,封申阳为河南王,建都洛阳。至此,申阳从一个权臣宠臣,一跃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王。
然而,好运并未长久眷顾。秦二世而亡,扶苏身死咸阳后,天下陷入更加混乱的诸侯混战。申阳也曾参与联合项羽、魏豹等诸侯攻打咸阳,并在瓜分利益后退回封地。但他此人,能力着实平庸,无论军事韬略还是政治手腕,都只是中人之资,甚至略有不足,能坐上王位更多是机缘巧合下的时势造英雄。
在接下来的兼并战争中,实力迅速膨胀的魏豹,将目光投向了身边这个相对弱小的邻居。一招“驱狼吞虎”之计,魏豹联合其他对河南地有野心的诸侯,轻而易举地便覆灭了申阳那本就不甚稳固的统治。城破之际,申阳侥幸携带家眷亲信,仓皇逃离了经营数年的河南故地。他们一路向南,颠沛流离,最终抵达了刚刚取得大胜、威震南方的南境军控制区——南郡。
申阳虽能力平庸,但政治嗅觉尚存。他非常清楚,高要的南境军能以少胜多,击溃超过三十万的大秦精锐,其实力已不容小觑,在周边诸侯中短期内无人能撄其锋。
投靠高要,是乱世中寻求庇护、以期东山再起的最佳选择。而他投奔的“投名状”也颇具分量——不仅仅是家眷和少量部曲,更重要的是他脑海中关于河南各地城池布防、兵力配置、守将性情能力,以及各地人口、钱粮储备等详实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