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丞相府前,魏延和马谡等待多时。
不同的是魏延是装束整齐,披甲挎刀,马谡则是光着上身,背着一捆剂杖在身上。
这明显是在效仿古之圣贤,向诸葛亮负荆请罪。
昨天的朝会,各文武官员皆是有封赏或者处罚,对他们两人则是只字不提,这可是吓坏了两人。
魏延虽然一口咬定了,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并且攻占了潼关。
可是他对大营的见死不救,对上级的命令违抗是事实。
这件事可大可小,如果上纲上线,就是把他斩了也是合情合理。
马谡也差不多,私自出兵导致大将阵亡,关键时刻弃军逃命,丢失河西之地。
还好夏侯威等人帮夺回河西,他自己更是带人抄近路,斩杀了魏之大司马曹真。
这也算是立了一个盖世奇功,真正论起来也算功过相抵了。
不过他比魏延胆子小多了,他现在希望能表现的好一点。
能唤起和诸葛亮的父子之情,顺便看在便宜老哥马良的面子上,放过他一马。
等两人在外面晒了两个多时辰,杨仪才姗姗来迟,将两人给喊了进去。
“丞相!丞相!”
刚刚进入大堂,看到坐在高位的诸葛亮,马谡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喊起来。
好像在外面闯了祸的孩子,见到了自己家长一样。
魏延见到马谡来这么一套,双眼露出不可置信之色,整个人都傻了。
不是,就你马谡会演是不是,信不信老子哭的比你还惨。
“丞相,马谡知错了,请丞相降罪!”
马谡完全不顾其他人的神色,双膝跪地的往前挪动。
那哭声撕心裂肺的哭声,回荡在大厅之内,让周围的人听着都有些不是滋味。
诸葛亮也是被马谡的情绪感染,忍不住骂道:
“幼常,你从小饱读兵书,精熟战法,更是通晓攻心之计!我也屡次叮嘱你,一定要谨守地方,不可轻敌!”
“可是你到了河西,目空一切,好大喜功,不听劝诫之言,私自出兵河东,几乎陷我大军于万劫不复之境!”
“你自己说,该当何罪?”
马谡小了他大约十来岁,自从马良死了以后,一直将他当弟弟一样对待。
往日两人一起在军中论兵之时,超速运转的思维,一针见血的道破关键,让他大为的叹服。
以至于常常对左右言,知我者幼常也!
甚至一度认为,马谡就是蜀汉的未来,他百年之后的新一代统帅。
没有想到,对方是嘴上说一流,实际担当大事一塌糊涂。
为将者须具备五才避十过方可为将。
智不可乱、仁能爱人、信不失言、勇不可犯、忠无二心,五才也,他堪堪能得一个忠无二心。
勇而轻死(容易冲动),急而心速?(急躁求成),贪而好利?(贪婪只顾个人)、仁而不忍(姑息放纵)、智而心怯?(聪明但胆小怕事)、信而喜信(轻信他人)、智而心缓?(优柔寡断)、刚而自用(不听劝告)、懦而任人(依赖他人?)、廉洁而不爱人(刻薄同僚)。
十过者除了勇而轻死、仁而不忍?,他一个人能占八个。
还是先帝看人透彻,真可谓‘言过其实’也。
“马谡有失丞相厚望,死罪也!”
看到诸葛亮失望的样子,马谡心中胆寒,不会真要拿自己祭旗吧?
“也罢,此也非皆是你之过!我这里尚且缺失三个闲职,尚书台缺一尚书仆射,专司起草诏令;丞相府缺一长史,长安学宫缺一祭酒,你愿去哪处?”
见到马谡只顾磕头痛哭,诸葛亮也是有几分伤感。
以后领兵是不可能领兵了,当太守这个家伙也不行,不行就往文官这一块发展吧。
马谡‘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可见其教学能力还是不错的。
至于尚书仆射(ye)属于政务型的,既能帮年纪不小的蒋琬分担压力,说不定以后还能帮自己掌管中枢。
最后就是丞相府长史了,作为丞相府的大管家,也算是让对方戴罪立功。
对方虽然是纸上谈兵,同时也是天赋型的智囊人才,以后担任随军军师还是可以的。
“谡愿为丞相府长史!”
马谡显然是聪明之人,一下子就猜到了诸葛亮的目的,很痛快的选择了长史的位置。
在丞相府混了五六年,门清的很,工作起来不会有什么压力。
诸葛亮点了点头,算是放过了马谡,随即又看向了一旁的魏延。
魏延见诸葛亮看向自己,却只是行了一礼,没有多说什么。
他魏延可是大将,怎么能像马谡这家伙一样没脸没皮。
再说了,自己攻占潼关,使得魏军逃回河东,乃是大功也!
今天来就不是请罪的,只是为了搞清楚,朝廷对他是怎么安排的。
“文长为何不言?”诸葛亮拿起桌上的羽扇,笑问道。
其实对于魏延的处理,诸葛亮考虑很长时间都没有下定决心。
虽然汉军一路突飞猛进,攻入了关中,占领了长安。
可是随着一大批的老臣故去,一大批新的年轻的官员上任。
蜀汉在短期内的实力并没有增强,各地还闹出了不少的问题,都是经验不足所致。
军中大将也是一样,赵云,邓铜,白寿,马玉、丁立、阎芝、阳群等人先后离世,最近又折了李严,许允,刘敏等人。
还有军中的副将,李盛,张休,孙成,李阳等等也是折了一大批。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将来大汉要东征的话,除去各地镇守,他就只能带吴懿,吴班这些老将出征了。
他最近都想将张苞,关兴给放出去历练了,以防他们这一批人离开后继无人。
魏延的骁勇乃是众将之首,又兼有智计之长,乃是难得的大将也!
“丞相,魏延无错!”
被诸葛亮盯着有些受不了,魏延嘴硬的喊了一句。
“延绝无谋害丞相之心,乃是一时立功心切,才攻打潼关!”
不得的他不心慌呀,跟他一起攻打潼关的陈式,已经被撸干净了,派去镇守北地郡。
那是什么鬼地方呀,自然环境恶劣,土地贫瘠的令人发指。
每年干旱频发,且集中在7-9月,风雨时节,谷籴常贵。
更重要是,这里处于边境要地,常常遭到羌胡的袭扰,仅能维持小规模生产。
“那么文长今日来,所为何事?”
诸葛亮面露不喜,语气都有一些生硬起来。
本来还以为魏延知错了,自己再给对方一个机会。
没有想到对方还是如此高傲,再不惩处,下次大战必然再犯。
看来自己提前让姜维加速上位,这一步棋走对了。
“延乃是大将,想问问丞相,我该去何处?”
魏延见诸葛亮没有发火,心中略微的轻松了一下。
看来诸葛亮没打算杀他,不然不可能跟他这么和颜悦色。
现在武关有廖化守着了,潼关有张翼,他又不想待在长安被人管。
“赵伯渊远去西域,陇右空虚,当派大将镇守!我已向陛下请令,命文长为陇右都督!
为表将军之功,荫次子魏容为郎官,入虎贲营!”
陇右地处边地,魏延去了那里以后,其影响力和掌握兵权都会大大的减弱。
而且陇右的百信和羌胡经常会逃到凉州,为这事陇右官府没少来朝廷告状。
他魏延不是高傲强势么,就让他和赵统掰扯去吧。
同时,魏昌因为支援长安,已经被诸葛亮留下了,现在又将魏容调入宫中。
可以说,魏延的两个儿子都在朝廷手里,已经变相的成为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