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这边同样比较惨,李严,许允,刘敏,孙成,李阳等等战死,超过十五万的汉军(包括蜀中和降兵)血洒沙场。
还有在蜀中被李严斩杀的数十家官员,以及关中参与叛乱的豪族。
可以说,蜀汉内部不亚于来了一场大地震,有些部门都差点空了。
还有外部环境,一向交好的东吴,居然在关键时刻背刺。
这给两国的联盟背上了一层阴影,对于未来的联盟,可以说很难再交心。
未央宫的花园内,天气的回暖,百花争艳。
刘禅扶着诸葛亮亦步亦趋,有些歉意的说道:“相父,都怪朕不好,惹的相父操心长安之事!”
诸葛亮在阵前吐血的事情,他听说的时候都吓坏了。
老爹,几个叔叔先后离世,相父要是再没了,这大汉要怎么办?
他认为都是怪自己,贪念长安的繁华,才让诸葛亮这仗打的这么艰难。
“陛下无需在意,一切不过是计策而已!”诸葛亮轻轻叹了一口气。
他没有想到,李严为了李丰,居然在最后的关头选择反正。
不但斩杀了魏之大将徐晃,同时也破坏了东吴的一次阴谋,使大汉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
可惜的是他的手段太过暴烈,屠了蜀中几十户官员,让青黄不接的大汉更加缺人。
也不是他做的不对,而是这些犯错的官员,其实还是可以废物利用的。
“相父,如今魏军东去,关中应该没有战事了吧!”
刘禅还是有些担心诸葛亮的身体,想将他留在身边,日日都能照看到。
另外,他也不想回了蜀中了,听说那边有人造反,死了好几千人,太吓人了。
“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战事了,就是魏延、马谡之事,不知陛下可有什么看法?”
见刘禅一脸关心的看着自己,诸葛亮也是欣慰的笑了。
虽然刘禅贪玩,没有先帝那种雄才大略,可是对自己很是关心。
这就足够了,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魏延,马谡当杀!特别是那个马谡,手上近十万大军,居然被人轻易打败,一点都帮不上相父的忙!”
说到魏延、马谡,刘禅顿时咬牙切齿起来。
特别是那个马谡,若不是他这么无能,又怎么会让敌人差点打到长安来呢。
诸葛亮闻言,苦笑了起来,自己真是问道于盲,刘禅这完全在发小孩子脾气。
马谡这次虽然犯下大错,其实和自己也有一些关系。
自己明知道他私自出兵河东,却没有阻止,反而利用其布下了后手。
严格的来说,自己有些失君子之风也!
魏延的话,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其偷袭潼关,也是为了解关中之围。
道理上没有错,不过这个违抗军令之事必须严惩。
次日,未央宫前殿,大汉关中之战后的第一次朝会。
所有参会之人都喜形于色,这仗打赢了,现在正是分蛋糕的时候。
刘禅也没有让众人失望,一上来就对着黄皓使了一个眼神。
对方马上就捧了一张圣旨出来,站到前面诵读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绍承高祖洪业,……。今赖宗庙垂佑,将士戮力,大破逆魏……”
“丞相诸葛亮受任危难,鞠躬尽瘁……丞相诸葛亮加封长安侯,食邑三千户!”
“陛下,此战我军伤亡惨重,臣无尺寸之功,不敢受赏!”
从诸葛亮那满脸错愕中不难看出,这是刘禅自己的主意。
因为他肯定是不会给自己加封的,也不会要这么多的食邑。
“相父此言差矣,逆魏起兵二十万,相父力挽狂澜保大汉社稷,何谓无功也!相父若是不肯受赏,那他人又待如何?”
刘禅说完,看了看一旁的黄皓一眼。
他是想给相父加封,还想把相父给绑在自己身边,所以给他搞了一个长安侯。
但是他又害怕和往常一样,相父坚决不受,最后黄皓给他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这……,多谢陛下!”
诸葛亮有些迟疑起来,因为刘禅这话说的有道理呀。
他不接受封赏的话,那么其他人怎么接受封赏,大汉以后还要不要玩下去。
最后一想,反正自己也只会受一个虚名,收入都会归入朝廷,且就这样吧。
因为一直低着头,他倒是没有看到刘禅和黄皓的眉来眼去。
“征东将军马岱,摧锋陷阵,加位特进曰“大”,号征东大将军,领左冯翊太守,镇守河西。”
“镇西将军、雍州刺史姜维,行护军,加封征南将军,领益州刺史,镇守成都。”
“华阴都尉郝昭,刚毅忠直,不徇私谊,其志不可移,加封忠义将军,赐爵关内侯,赏蜀锦千匹,领永安镇守将军。”
“安西将军关兴,加封镇西将军!”
“安北将军张苞,加封镇北将军!”
刘琰从车骑大将军进大将军,邓芝拜前将军,吴懿和吴班因为支援有功,被加封左将军和后将军。
马忠拜庲降都督,兼任益州治中从事;张翼拜前部都督,镇守潼关,廖化为商洛太守,镇守武关,句扶为汉中太守,镇守南郑。
王平加封征魏将军,傅佥加封镇远将军,夏侯威加封征虏将军,李丰加封为安远将军,霍弋加封奋威将军,邓艾为抚戎将军。
赤火为昭义将军,迷当和突鲁也从奉义侯、归义将军,被重新封为奉义羌王和归义侯。
其余偏裨将校各晋三级,阵亡者录其子弟入虎贲营,着有司造《克复功臣录》,勒石未央宫前。
满朝文武,除了武将,其他文官也是各有晋升或者变迁。
陈震拜卫尉,向朗拜御史中丞,秦宓为大司农,杜琼为太常,谯周为光禄大夫。
蒋琬拜尚书令、加辅国将军,费祎加后军师,董允加太子太傅、兼领虎贲中郎将,杨仪加侍中,继续行丞相府长史职。
夏侯娇因为成都之功,直接从昭德郡主变成昭德公主。
另外,杜理被升迁为丞相府长史、兼长安令,韦诞为丞相府主簿,其他被任命为长史,主簿、从事的等州郡佐官者更是不少。
这明显是要大用关中派的节奏,让一众的荆州派大为警惕。
于此同时,陈到、李恢等一众老将老臣,从蜀中开始调往长安。
从这些任命上能看出,大汉的重心开始从蜀中向关中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