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城外的风,总比别处更冷些。腊月的江雾裹着寒意,漫过护城河的冰碴子,打在一群瑟缩的人影上。他们是从北方沦陷区逃来的难民,灰败的棉袄里塞着枯草,冻裂的脚踩着露出棉絮的草鞋,怀里揣着的破碗早就空了,只剩结了冰的水渍。
领头的老汉拄着根断矛,矛尖上还沾着暗红的血痂,那是他护着孙女冲过金军关卡时留下的。孩子缩在他怀里,小脸冻得发紫,睫毛上挂着冰珠,一声不吭。身后的人大多如此,眼神空洞得像结了冰的河面,只有偶尔望向城墙的目光里,藏着一丝微弱的光。
城墙垛口后,甲士的长矛闪着冷光。“朝廷有令,严防细作,任何人不得入内。”喊话声被风吹得散碎,却像冰锥扎进每个人心里。有人往前挪了两步,嘶哑着嗓子哀求:“官爷,我们真是宋人,家里人都被金人杀了,就想找个活路……”话音未落,一支羽箭擦着他的耳边钉在地上,箭尾嗡嗡作响。
人群霎时安静下来,只剩下风卷着枯叶的呜咽。有个妇人抱着襁褓哭起来,哭声很快被冻住——怀里的婴孩不知何时没了声息。老汉把孙女搂得更紧,往墙角缩了缩,那里堆着些别人留下的枯草,或许能挡点风。
夜幕降临时,雪开始下了。寒风裹挟着雪粒,打在那些衣不蔽体的流民身上。城墙上的灯火明明灭灭,映着雪中越来越小的身影,像一群被世界遗忘的蚂蚁。有人开始咳嗽,咳声越来越响,最后戛然而止。活着的人只是默默往旁边挪了挪,继续缩着身子,望着那道不会为他们打开的城门。
每到冬日,临安城里炊烟裹着暖意,城里的权贵富人们总会在街口支起粥棚,白汽氤氲里是精心熬煮的米粥,配着咸菜,引得贫民围聚。温酒酒却挑了个更早的时辰,往城外去。
城外寒风更烈,破庙里、桥洞下,凡是能挡一挡风雪的地方,都挤满了衣不蔽体之人。
温酒酒命人搭了个简易的棚子,支起大锅,架在石头上,柴火噼啪响,熬煮稠粥。粥里掺着些粗粮,熬得稠稠的,要能立住筷子才能果腹。
流民们看到有人施粥,立即疯狂地冲了过来。
陈平抽出腰刀,横在胸前,大声喝道:“排好队一个个过来领,谁要是推推搡搡,冲撞了我家姑娘,在下手中的刀可不答应!”
众人看到他蛮横的样子,都自觉地后退几步,慢慢排好了队。
温酒酒站在大锅前,也不说话,只把粗瓷碗递过去,看着冻僵的手捧住碗,看着有人喝得急了烫到嘴,她便递过块粗布巾,眼里没什么怜悯,倒像是在做件寻常事。
锅里的粥逐渐见少,很快就只余了锅底。
最后过来的是一位年约五旬的老汉,花白头发,虽面有菜色,却目露精光,一看就不是易与之辈。左手上一节断矛,右手拿了个有缺口的破瓷碗,身边跟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衣衫褴褛,头上、手上还隐有干了的血迹。
温酒酒舀起一大勺粥,放入老人递过来的碗中,看了看老人身边的小姑娘,又舀了一勺,还把锅底的锅巴铲起来,分割成小块,递给小姑娘。
小姑娘虽面黄肌瘦,但双眼明亮,双手接过锅巴,冲温酒酒福了福身,小口小口地咬着,眯起眼,露出幸福的微笑。
看着孙女吃锅巴的样子,老人叹了口气。
而后,突然朝温酒酒跪了下来:“姑娘,求您发发慈悲收留我们爷孙吧!”
“老人家,您快起来,不必如此。”温酒酒示意陈平将老人扶起来。
“老人家,您是哪里人氏?为何流落至此?”温酒酒问道。
“唉,小老儿姓杜,名衡远,本是真定府人氏,原先也是薄有家底,靖康之难后,金人不让开镖局,就和家里人做点吃食营生糊口。去年,金国梁王的亲兵过真定府,那梁王看上了我儿媳妇,抢了去,儿媳妇至死不从,撞墙而亡,我那儿子去给媳妇儿收尸,被金兵抓住,绑在马后拖拽而死,死后面目全非啊!只留下小孙女和小老儿苟延残喘。我们爷孙俩不敢再留在真定府,偷偷收拾细软连夜逃走,一路风餐露宿,昨日终于到了临安府。不想,守城的官爷不让进城,还拿走了我们仅剩的几两碎银,小老儿与他们理论,被他们打伤,若非小老儿当过镖师,筋骨还抗打一些,恐怕……”
老人脸色晦暗,看着小孙女目露怜爱。
温酒酒凝视老人手中的断矛,矛尖崩缺,木柄布满裂痕,却仍透着股凛冽气。很难想象,眼前这个五十多岁、身形单薄的老者,带着稚童,竟能从真定府的金军铁蹄下撕开血路,辗转千里逃至临安。
那矛上的锈迹里似还凝着血痕,每道痕迹,怕都是生死边缘磨出来的,藏着数不清的惊险与决绝。
这一路风霜刀剑,得有怎样的筋骨与心智?她眼下正缺这样的人——见过血火,识得人心,更有护持之力。心念电转间,已打定主意。
“杜老伯,您老可方便指点我这手下一二?”温酒酒指着陈平,试探地问。
老人略显佝偻的脊背猛地挺直,枯槁的右手攥紧断矛,矛尖虽崩了口,却仍泛着冷光。
他冲陈平一抱拳,骨节在粗布袖里咯咯作响:“小哥接招。”话音未落,断矛已带着破风之声刺来。
陈平横刀格挡,只听“当啷”一声脆响,断矛竟顺着刀身滑向他手腕。老人手腕一翻,矛尾骤然上挑,逼得陈平不得不撤刀后退。这一矛看似迟缓,却藏着卸力巧劲,断口处的倒刺擦过刀面,刮出一串火星。
陈平旋身之际,老丈已欺近身前,断矛并非直刺,而是如铁鞭般横扫他腰侧。陈平脚尖点地,身形陡然拔高,刀锋自下而上撩向老丈咽喉。老丈却不闪不避,左臂一格,断矛趁势下坠,矛尖擦着陈平靴底扎入土中,带起的尘土迷了他的眼。
陈平羞赧地冲老人一抱拳,退到温酒酒身边。
“杜老伯,”她声音稳了稳,“若不嫌弃,且在我这暂歇脚如何?”
“杜某只求有个栖身之处,小孙女能吃饱穿暖即可。”老人闻言惊喜不已,抱拳应下。
城里的粥香飘得远,城外的烟火却更贴地,混着枯草味,暖了些被遗忘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