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的冬日,清寒如水。
温酒酒在临安生活数月,终于迎来了这里一年中极为重要的节日——冬至节。
天色微明,街巷就已热闹起来。孩童们嬉笑奔跑,手中拿着彩色的纸幡,那鲜艳的色彩在略显萧索的冬日格外夺目。温酒酒推开窗扉,清冷的空气瞬间涌入,她深吸一口,感受着这特别日子里独有的氛围。
街头巷尾,处处弥漫着节日的气息。店铺大多歇业,门板上贴着喜庆的红纸,有的还挂着小小的红灯笼。丫鬟侍女们一早便忙碌起来,厨房里飘出各种食物的香气。
温酒酒带着白画跑到自己的小厨房,看到自己的乳娘林嬷嬷正熟练地调着馄饨馅,一旁的小桌上摆满了面皮,那馅料色泽诱人,猪肉、虾仁、香菇混合在一起,散发着勾人的香味。
林嬷嬷瞧见温酒酒,笑着招呼:“姑娘,今日冬至,可一定要吃碗馄饨,保来年平平安安。”温酒酒笑着应下,心中满是对这个节日的期待。
城中的大户人家,更是一片繁忙景象。温府内,下人们进进出出,搬运着祭祀用的物品。正厅中,早已布置妥当,香案上摆满了丰盛的祭品,有新鲜的瓜果、热气腾腾的肉食,还有精致的糕点。
温如晦带着妻女,整齐地跪在蒲团上,神情庄重地祭祀祖先。香烟袅袅升腾,承载着对先人的追思与敬意。
午后,阳光洒在街道上,给这座古城镀上一层暖光。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相互拜年贺冬。温酒酒也换上一身新衣,出门感受这热闹。路上,她遇到了一群学子,他们穿着整洁的衣衫,手中拿着书卷,正高谈阔论着。其中一位年轻的书生看到温酒酒,礼貌地作揖问好,笑着说:“今日冬至,姑娘也来感受这节庆之喜?”温酒酒回礼,与他们交谈几句,得知这些学子在冬至也不忘探讨学问,不禁心生敬佩。
天色渐暗,夜幕降临。
城中灯火辉煌,家家户户围坐在一起,享用着丰盛的晚宴。温酒酒回到住处,桌上已摆好了热气腾腾的馄饨和一壶温热的冬阳酒。她轻轻抿了一口酒,温热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暖意瞬间传遍全身。窗外,月光如水,偶尔传来远处的欢声笑语。
此时,城中的酒楼里,人们举杯欢庆,猜拳行令声此起彼伏。有人借着酒意,吟诗作对,抒发心中的豪情壮志;有人则低声交谈,分享着生活的琐碎与喜悦。在这小小的一方天地里,人们忘却了生活的烦恼,尽情享受着节日的欢乐。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
温酒酒是在檐角的铜铃声里醒的。
窗外的天光还带着霜气,淡青的云压得很低,像浸了水的棉絮。她披衣推窗时,冷风卷着细小的雪沫子扑进来,落在手背上凉丝丝的。对面巷口的老槐树落尽了叶,枝桠上积着薄雪,倒像谁簪了满树碎银子。
姑娘醒了?楼下传来小丫鬟停云的声音,带着点雀跃的暖意。温酒酒扶着雕花木栏往下看,见小丫鬟正蹲在灶台前添柴,火光映得她两颊红扑扑的,田庄里王婶子送了新碾的糯米来,说腊八节要喝稠稠的粥才暖身子。
厨房的陶瓮里早已备下了各色杂粮。赤豆是前几日在市集上换的,颗颗饱满得像浸了胭脂;花生带着泥土的潮气,剥开时能闻到阳光的味道;还有晒干的莲子,是去年秋天采的,泡在清水里正慢慢舒展。温酒酒挽起袖子帮忙,指尖触到井水时打了个寒颤,厨娘阿桂笑着往她手里塞了个暖炉,姑娘仔细冻着,这些粗活我来就行。
正说着,巷口传来轱辘轱辘的推车声。卖糖画的张老汉裹着厚棉袄,车斗里插满了亮晶晶的糖人,孙悟空的金箍棒闪着琥珀色的光。他看见温酒酒便吆喝:小娘子,今儿腊八,买个糖葫芦吧?沾了桂花蜜的。
温酒酒笑着买了两串,红玛瑙似的山楂裹着晶莹的糖衣,咬下去脆甜里带着点酸。吃了一颗,赏给了停云,小丫头握着糖葫芦,笑脸比上面的山楂还要灿烂。
日头爬到檐角时,粥香漫了满院。陶锅里咕嘟咕嘟地冒着泡,糯米的黏香混着红豆的甜,还有莲子的清苦,在水汽里缠缠绕绕。温酒酒往灶里添了把桂花干,瞬间有清甜的香气腾起来,像把整个秋天都揉进了锅里。
傍晚时分,雪下得密了些。街坊邻里互相送粥,东家的碗里卧着两颗红枣,西家的粥里多了把栗子。温酒酒端着青瓷碗站在廊下,看雪花落进热气腾腾的粥里,瞬间化成小小的水痕。
正当温酒酒和丫鬟婆子们忙着给亲朋邻里送粥回礼时,门房老李头急呼呼跑了进来。
“姑娘,姑娘,快,快出去,接旨了!”
“什么旨?接什么?”温酒酒一愣。
“哎呦,姑娘啊,皇后娘娘下了懿旨,给夫人和您的。快走吧,宫里来的大人等着呢。”说罢,就催促温酒酒赶紧走。
温酒酒快步赶至前院,看到娘亲已经到了,香案已经摆好,母女俩跪接懿旨:
“奉天承运皇后,教曰:
温氏有女名兰醑,其母温氏,淑慎端良,素娴内则。今逢大朝,宫宴既设,特允二人随内命妇入觐。
至时,需谨守宫规,步趋有度,勿得喧哗。见君后当整肃衣冠,礼容恭谨;遇宗亲当敛衽致敬,言辞得体。席间奉觞有序,食不言,寝不语,以彰闺范。
此系殊恩,当思勤勉,毋负吾意。
钦此。”
内侍宣读完毕,张氏双手举过头顶,接过懿旨。
“温夫人,稍后会有皇后娘娘指定的宫内女官前来教导宫规,望您不负圣人所期。”
张氏忙给旁边侍立的陈管家示意,陈管家将攥在手里的荷包递了上去,内侍在手心里握了握,满意地转身离去。
“娘,我们可以去参加大朝会宫宴了?”温酒酒兴奋至极,她可还没见过那样的大场面呢,皇宫啊,必须要去看看。
远处的钟楼敲了七下,昏黄的灯笼在巷子里次第亮起,雪光映着灯影,把青石板路照得朦朦胧胧。手里的粥碗暖得能焐热指尖,阿桂在屋里哼着江南的小调,檐下的冰棱偶尔滴答落进积水里,溅起细碎的声响。
姑娘,快进来吧,粥要凉了。墨琴探出头来唤她。温酒酒捧着碗转身,雪落在她的发间,转眼就化成了水,却一点也不觉得冷。陶碗里的粥还冒着热气,赤豆沉在碗底,像藏着一颗颗小小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