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牲口棚里只剩八匹马、三头驴,比之前空了不少。杨老头正推着车往地里运马粪——开垦好的田边,已堆了好几堆粪肥。他本就是庄稼好手,还带着儿子割了些杂草,混在粪堆里发酵。
见了牛虎,杨老头笑着迎上来:“队长,您看!明年把这些肥撒到地里,指定能大丰收!俺们山下那地,就是缺肥,产量才一年不如一年。有这些大牲口积肥,可太好了!”
“您也悠着点,别累着身子。”牛虎叮嘱道。
杨老头摆手笑:“累不着!这点活算啥,比在山下强百倍——现在不愁吃,不用费心砍柴,这日子全靠您照拂啊!”
牛虎从兜里掏出一大把烟叶递过去:“这是给您留的,回去抽着解闷。”
杨老头大喜,连忙在衣服上蹭了蹭脏手,双手接过来:“太谢谢您了,队长!”
牛虎又递给他一支点燃的烟,才开口:“有件事,想跟您商量下。”
“您尽管说!”杨老头凑过来听。
“您也看出来了,这几天齐大强和春花走得近,俩人都有意思。”牛虎直言,“我想着,要是您同意,就给他们俩办了婚事。齐大强是北平的,家里就他一个人,性子憨厚实诚,春花嫁过去肯定不受委屈。”
杨老头一听,当即咧嘴笑了:“行!太行了!我看这小伙子就好,高高壮壮的,还实在,对俺们也客气。这事全听您的安排!”
“那太好了!”牛虎也高兴,“明天咱宰只羊,让大伙热闹热闹。张金龙那边,我也让他把一间小房子收拾出来了,到时候给他们小两口住。”
杨老头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点头:“都依您!都依您!”
晚上一宣布婚事,春花羞得躲在屋里不肯出来,齐大强则乐得一个劲嘿嘿傻笑。等牛虎接着说“明天宰羊,大伙都吃白面”,山上顿时欢声雷动——要知道,就连地主老财,平日里也难得吃上回白面。
一夜喜气洋洋,第二天一早,杀羊的动静就热闹起来。春花穿了身新衣裳,是前些天刚做的;齐大强也换上了新衣服,拘谨又欢喜地站在一旁。
等饭菜摆好,牛虎站出来,语气郑重又温和:“山上条件简陋,婚事就一切从简。在这里,我祝你们小两口早生贵子,好好过日子。”
两人的脸瞬间红透,低着头说不出话。牛虎又接着说:“大强父母早亡,一直是孤身一人,往后你们夫妇俩可得相亲相爱,互相照应。”说着递过一个红包,“春花嫂子,这是我的贺礼,里面有30块大洋,你们留着用。”
春花双手接过,轻声道:“多谢队长。”
随后牛虎又拿出20块大洋递给杨老头:“大叔,这就当是大强给您的聘礼,您收下。条件有限,委屈您和姑娘了。”
“不委屈不委屈!”杨老头笑着接过来,连说“行行行”。
昨天买的酒温得正好,锅里的羊肉炖萝卜飘着香,还有白菜熬豆腐,众人围坐在一起,吃得格外热闹。不过热闹归热闹,山上的岗哨没敢撤,只等大伙吃罢饭,再轮流去替换值守的兄弟。
众人正吃得热闹,猛然听见传来杨山的喊声。牛虎“噌”地站起来,一把拔出腰间的驳壳枪就往外冲,身后的兄弟除了杨老头一家,也都抄起枪支跟了出去。
只见杨山正押着两个人往这边来,那两人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扣着旧帽子,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牛虎上前一步,沉声问:“怎么回事?”
“队长,这俩小子鬼鬼祟祟摸上山,被我用枪逼住了!”杨山答道。
那两人里,大的三十多岁,小的看着才十几岁,一听这话连忙摆手:“好汉饶命!别误会,我们是来打猎的,家在柳家沟。知道这山上有猎物,想着家里没农活了,来碰碰运气,真不是坏人!”
正说着,那中年人一眼瞥见人群里的张金龙,突然激动地喊:“金龙兄弟!是我啊!你快帮我跟大伙说说!”
张金龙凑过去一看,也愣了:“嗨,原来是张五哥!”转头对牛虎解释,“队长,真是自己人,他是柳家沟的,跟我家算邻居。平时就靠种地过活,冬天没事才上山打打猎,手里没老洋炮,就用弓箭射些小兔子、野鸡之类的。这是他儿子,今年才13。”
牛虎这才松了口气,却仍追问:“你们真不是来给警察当探子的?”
张五哥连忙摇头,脸都白了:“哪敢啊!您问金龙兄弟就知道,我们是老实庄稼人,除了种地就是冬天打打猎混口饭。今年粮食交了税,家里实在没吃的了,才冒险上山的。您不信,您看!”说着把背后的破布袋子卸下来,里面果然躺着一只刚打的野兔。
牛虎这才收起枪,笑着说:“行了,今天山上办喜事,你们既然来了也是缘分,过来一起吃点饭吧。”
张老五连忙摆手:“不敢不敢!您能放我们走就感激不尽了,哪敢在您这儿吃饭啊!”
“别怕,”牛虎指了指张金龙,“我们虽是山林队,但你看,张金龙在这儿入了伙,不也过得好好的?快坐。”
张老五其实早就饿了,肚子饿得咕咕叫,再推辞就显得矫情了。这时他儿子突然眼睛一亮,冲人群里喊:“铁蛋哥,你也在这儿啊!”
铁蛋笑着走过来:“三狗子,原来是你!跟你说,我在山上待挺久了,你回去可别乱说话,不然我饶不了你!”
“我不说!肯定不说!”三狗子连忙保证。
跟着进了屋,父子俩一看桌上的菜,眼睛都直了——居然有羊肉炖萝卜、白菜熬豆腐,主食还是白面大馒头,俩人瞬间乐开了花。
“这边有座,坐这儿。”牛虎指了指空位,瞥见他俩满是泥垢的手,又皱了皱眉,“先去把手洗干净。”
父子俩赶紧洗了手,起初还放不开,见众人都和和气气的,便不再拘束,埋头大口吃了起来。三狗子年纪小,饭量却不小,一口气吃了八个馒头,撑得直摸肚子才停下;张老五也没少吃,只比儿子少一个。
吃完后,俩人抹了抹嘴,站起身连连作揖:“多谢各位好汉!多谢牛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