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槿闻言,先是微微颔首,嘴角勾起一抹从容的笑意,仿佛早已料到这些疑问:“李丞相这三个问题,问得实在关键,也正是我与大哥反复商议过的事。就让我来为您解答吧。”

“先说说为何要劳烦您召集残兵老兵 —— 我与大哥虽有安置之心,却实在威望不足。您在淮西众将中深耕多年,从当年随上位征滁州起,便与常将军、徐将军、汤将军等人相交甚厚,那些老兵多是淮西子弟,当年跟着您与诸位将军出生入死,听闻您的名号,定会多几分信任,也更容易召集而来。”

他向前半步,语气诚恳了几分:“有您出面联络,一来您手下能人颇多,能甄别出真正需要帮助的残兵老兵,避免地方将领借机安插亲信、冒领补贴;二来能压下那些不服管教的地方势力,免得他们从中作梗。这两点,是我与大哥万万做不到的 —— 大哥仁厚,少了几分威慑力;我虽敢闯敢干,但是身份地位还是不够。”

李善长眉头微蹙,追问:“可为何不让上位出面?以上位的威望,只需一道圣旨,天下将领谁敢不从?到时候各州府配合安置,粮草、田地由户部统筹,岂不是更简单?”

“不行。” 朱槿断然摇头,语气坚定如铁,“此事绝不能让我爹出面,必须以大哥的名义去做。”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朱标,眼神中带着几分深意,“至于缘由,一会我再详细向您解释,眼下您只需知晓,这是为了大哥将来铺路。”

说罢,他不再理会陷入沉思、手指不停捻须的李善长,转而回应女子上学之事,语气中带着几分不羁与洒脱:“至于女子上学,丞相无需多虑。在我看来,女子与男子一样,识文断字才能明事理、辨是非,才能更好地教子女、持家业,凭什么男子能入学堂学经史,女子就只能困于内宅,一辈子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如今虽不能在全国推广,但沈家庄是我的庄子,规矩由我定,那些老兵家眷感念庄子的恩情,不会多说什么;外面的酸儒若是敢嚼舌根,大不了让他们去我爹面前参我一本,说我违背礼教、离经叛道。”

朱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闪过几分不屑,“我还正愁没机会教训他们,让他们知道,这天下不是靠几句‘之乎者也’‘礼教纲常’就能治理好的,实实在在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根本!”

说着,他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孔家当代衍圣公那副道貌岸然的模样,心中暗道:现在我爹尚未登基,登基后也暂时用得上孔家这块 “儒家招牌”,借他们的名声稳定天下读书人的心,让那些酸儒安分些。

可等大明根基稳固,百姓安居乐业,他们那套 “君权神授” 的把戏,还有 “空谈义理、误国误民” 的做派,便再无用处。

到那时,定要揭开他们 “圣人后裔” 的面具,让天下人看看,这些人私下里囤积粮食、兼并土地,逼着佃户卖儿鬻女,究竟藏着怎样的人面兽心!

屋内众人听着朱槿这番话,反应各异。

朱标早已习惯了弟弟的出格想法,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眼底却藏着几分认同 —— 他虽不赞同弟弟这般尖锐的语气,却也觉得女子读书并非坏事。

李善长、刘基与杨思义虽都受儒家教育,却并未像那些酸儒般激烈反对。

李善长常年随朱元璋征战,儒家不过是他治国的底色,法家的务实才是核心,他深知 “女子识字并非坏事,若能明理持家,反而能安定民生,减少家宅纷争”;

刘基儒道释兼修,思想本就不局限于儒家教条,在他看来,“教化不分男女,能让百姓开化、知礼义,便是好事,何必拘泥于性别之分”;

杨思义更是纯粹的实务派,满脑子都是财政、粮饷,女子上学只需多备几间教室、几本书籍,花费不多,还能让老兵家眷更安心地留在庄子,不影响安置残兵的大局,他自然毫无异议 —— 毕竟对他而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举措,远比死守那些过时的礼教重要”。

解释完女子上学与召集残兵的缘由,朱槿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笃定:“关于沈家庄酿酒,诸位大人不必忧心。我爹先前禁酒,无非是怕战乱刚平、粮食短缺,浪费了救命的口粮。可如今不一样了 —— 土豆耐旱高产,杂交水稻更是金贵,有这两样新作物撑着,国库的粮食储备只会越来越足,我爹那边即便知晓酿酒之事,也不会多说什么,顶多睁一眼闭一只眼,毕竟这酒坊既能养残兵,又没浪费主粮,他没理由反对。”

这番话落地,李善长捻须的手顿了顿,眉头渐渐舒展 —— 他先前担心禁酒令的阻力,毕竟按照朱标刚才所说,酿酒工坊是沈家庄主要经济来源,如今心中的顾虑消了大半;就在众人还在脑中消化这一连串信息时,门外忽然传来轻轻的敲门声,紧接着是沈家庄管家沈重恭敬的声音:“公子,饭菜已经准备好了,是否现在去用膳?”

朱槿抬眼望向窗外,日头已爬到中天,洒下暖融融的光,便笑着起身:“好了各位大人,都晌午了,腹中想必都空了。咱们也别总闷在屋里议事,边吃边说,正好让你们尝尝沈家庄的家常菜。”

李善长、刘基与杨思义三人仍沉浸在朱槿刚才的话语里 —— 新作物推广的前景、屯田制度的改良,酿酒养兵的巧思、女子上学的突破,桩桩件件都超出了他们对 “常规治理” 的认知,脸上还带着几分凝重的思索,闻言便缓缓起身,跟在朱槿身后向外走去。

屋内的门被轻轻带上,屋内瞬间恢复了安静。可谁也没察觉,在屋内旁一间不起眼的屋子侧角,朱元璋正背着手站在阴影里,身后的毛骧老老实实扛着一把紫檀木椅子,大气不敢喘。

方才朱槿与众人的对话,他一字不落地听了去,此刻脸上带着几分佯怒,低声嘀咕:“这个兔崽子!议事议了一上午,饭好了也不叫咱一声,是想饿着咱这个当爹的么!”

话音刚落,蒋瓛快步从回廊那头走来,到朱元璋面前便单膝跪地,声音恭敬:“上位,二爷已在偏房给您备好了午膳,荤素搭配着来的,还温了您爱喝的淡酒,请随卑职前往用膳。”

朱元璋闻言,紧绷的嘴角悄悄勾了勾,故作不满地甩了下衣袖,脚下却已迈开步子:“哼,算这个兔崽子还有点良心!”

朱槿带着朱标,李善长、刘基、杨思义四人穿过沈家庄的回廊,拐进一处单独的小院。

刚推开院门,院内景象便让三人齐齐顿住脚步,眼中满是难以掩饰的震惊 —— 不同于寻常院落的黄土地面或石板拼接,这小院的地面竟平整如镜,泛着淡淡的青灰色光泽,连一丝缝隙都难寻;两侧的房屋也格外规整,墙体不见土坯的粗糙,也没有青砖常见的拼接痕迹,墙面平滑坚实。

“各位大人,不必惊讶。” 朱槿笑着走上前,用脚尖轻轻点了点地面,“这小院的房屋,主体由青砖与‘水泥’混合建造,连院内的地面,也是用水泥铺设而成。”

众人闻言,目光愈发灼热。

李善长伸手触摸墙面,指尖传来冰凉坚实的触感,全然没有普通砖墙的凹凸不平;杨思义则蹲下身,用指甲刮了刮地面,指甲划过竟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白痕,地面依旧完好无损。

他们活了大半辈子,见过皇室的金砖地面,也见过富户的石板庭院,却从未见过这般平整、坚硬又无接缝的地面与墙体。

躲在院外廊柱后的朱元璋,见此情景再也按捺不住,竟不顾帝王仪态,悄悄绕到小院角落,蹲在地上用手指敲了敲水泥地面。

“咚咚” 的清脆声响传来,地面纹丝不动,他又用力按压,掌心能清晰感受到地面的稳固,不由瞪大了眼睛,嘴里低声嘀咕:“这玩意儿比青砖还结实?竟连条缝都没有!”

身后的毛骧见状,连忙低下头,强忍着不敢笑出声。

刘基最先回过神,目光灼灼地看向朱槿:“二公子,老臣从未见过这般奇特的建材,不知这‘水泥’究竟是何物?竟有如此神奇的功效?”

朱槿笑着点头,声音清晰:“刘夫子有所不知,这水泥乃是格物院近日研制出的新物。”

他顿了顿,先说起当下的建房困境:“如今咱们大明,有钱有势的勋贵官僚建房,虽能用青砖糯米灰浆,可青砖烧制耗时耗力,糯米灰浆成本极高,寻常百姓根本用不起;而普通百姓建房,大多只能用土坯、茅草,墙体易潮易塌,一场大雨下来,轻则漏雨,重则房屋倾颓,每年因房屋损毁受冻挨饿的百姓,不在少数。就像去年黄河决堤后,灾区百姓重建房屋,光是找土坯、割茅草就耗费了数月,建成的房子却连一场大风都扛不住。”

这番话让众人纷纷点头,他们深知民间疾苦,朱槿所言句句属实。

朱槿话锋一转,语气中多了几分自豪:“可若是用水泥建房,这些难题便都能迎刃而解。首先,水泥的原料易得,无非是石灰石、黏土、铁矿粉之类,各地皆有,无需像楠木、金砖那般千里转运;其次,它的黏性极强,混合砂石后浇筑,硬度远超青砖,用它砌墙,墙体稳固如山,别说大风大雨,就算是轻微的震动,也不易倒塌;再者,用水泥铺设地面或浇筑屋顶,平整无缝,既能防水防潮,又便于清扫,不像黄土地面那般雨天泥泞、晴天起尘;最后,它的施工也简单,寻常工匠学上几日便能上手,建一所普通民房,比用土坯茅草快上一倍不止,还能节省不少人工。”

说着,朱槿指了指房屋的屋顶:“各位大人请看,这屋顶便是用水泥混合砂石浇筑而成,再铺上一层薄瓦,既省去了传统木椽的繁琐,又不用担心瓦片滑落或漏雨。日后百姓建房,若是用水泥,既能住得安稳,又能省下不少心思与钱财,岂不是两全其美?”

刘基听闻朱槿对水泥功效的描述,眼中精光一闪,当即上前一步,语气难掩激动地夸赞:“二公子,此等名为‘水泥’的新物,当真是旷世奇作!寻常建材要么成本高昂、难以普及,要么质地脆弱、不堪大用,而水泥原料易得、坚固耐用,竟能解百姓建房之困,单是这一点,便已是造福万民的善举!”

话音刚落,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小院平整的地面与坚实的墙体,思绪已然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若真如二公子所言,水泥混合砂石后硬度远超青砖,黏性又极强,那它的作用可就远远不止建造民房了啊!你看如今各地修建城墙,多用夯土或砖石,夯土城墙易被雨水冲刷、炮火轰击,砖石城墙虽坚固,却需糯米灰浆黏合,成本极高且工期漫长。若是用水泥来筑城墙,以水泥砂石浇筑,想必能让城墙坚如磐石,寻常攻城器械根本难以撼动。”

“还有各地的堤坝,每逢汛期,黄河、淮河的堤坝时常决口,皆因堤坝多用土筑,遇大水易溃。若用水泥加固堤坝,甚至直接用水泥浇筑堤坝核心,定能抵御洪水侵袭,保一方百姓平安。”

刘基越说越兴奋,连声音都微微提高,“更不用说北方的长城了!如今长城部分段落年久失修。若用水泥修补、加固长城,再浇筑防御工事,那红夷大炮怕是也轰不穿这水泥墙体,届时北方边防便能固若金汤!”

朱槿听着刘基的话,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心中暗道:果然还是刘夫子这般有远见,能一眼看穿水泥在军事与工程上的巨大价值,不像其他人还只停留在民房建造的层面。

他笑着拱手道:“夫子大才!晚辈不过是介绍了水泥的些许用途,夫子便能举一反三,将其与城墙、堤坝、长城的修建联系起来,这份洞察力,晚辈着实佩服。”

说着,朱槿看了看天色,日头已过正午,便侧身对着众人做了个邀请的手势:“行了,咱们也别在屋外站着了,饭菜想必都要凉了。先进屋坐下,边吃边说,关于水泥的更多用途,咱们饭桌上再慢慢细聊。”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清正史编代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宋神宗的新宋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