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槿的马蹄踏在大都的青石板路上。

从健德门往大都皇城去的路不算短,两侧的房屋多是青砖灰瓦,偶有几处蒙古式的圆顶建筑,墙头上还残留着昨夜激战的箭簇,却不见半分焚烧劫掠的痕迹。

街角处,两名吴军士兵正抬着一具元军尸体往巷尾挪。

旁边有家绸缎铺的门板正被掌柜小心翼翼地卸下,见朱槿骑马经过,掌柜愣了愣,又慌忙低下头继续干活,手指却在微微发颤——他身后的货架上,一匹匹云锦依旧叠得整整齐齐,显然未遭兵祸。

朱槿勒住缰绳放缓速度,瞥见对门的包子铺已升起炊烟,蒸笼里冒出的白汽混着麦香飘过来,竟有几分寻常市井的暖意。

“都让让,借过——”几名标翊卫士兵扛着燧发枪从巷口跑过,铠甲上的铜钉撞出细碎的声响。

他们正往一处宅院合围,门楣上挂着的“蒙古字牌”还未摘下,显然是在搜捕残余的元朝官员。朱槿远远看见为首的百户抬手示意,士兵们便矮着身子贴墙根移动,连靴底蹭过地面都刻意放轻了力道,生怕惊了隔壁窗棂后探出头的孩童。

转过街角,迎面撞见一队吴军正在张贴安民告示。黄纸黑字的告示被牢牢钉在牌坊上,

穿青布长衫的识字先生站在梯下,手里捧着抄录的檄文,用带着浓重淮西口音的汉语高声念诵: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父老乡亲们听真!这檄文是我朝宋濂先生亲笔所撰,吴王亲批的!”

先生清了清嗓子,声音陡然拔高,“‘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内外,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自是以后,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

围听的百姓渐渐聚了半圈,穿粗布短打的汉子们踮着脚往前凑,梳双鬟的姑娘们躲在门后偷偷张望。有穿交领汉服的老者眯着眼,手指在袖摆上轻轻叩着,听到“废坏纲常”四字时重重“哼”了一声,显然对元廷的苛政早有积怨。

站在他身旁的蒙古妇人裹紧了身上的毡帽,怀里的孩子被先生的高声吓得瘪瘪嘴,妇人慌忙用蒙古语低声哄着,眼角却瞟向牌坊上的告示,见士兵们只是维持秩序并未驱赶,悄悄松了口气。

“‘……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故兹告谕,想宜知悉。’”先生念到此处,特意放慢语速,指着告示上的条文解释,“这意思是说,不管是汉人还是蒙古人、色目人,只要归顺,都一视同仁!”

站在牌坊下的吴军士兵见人群里有骚动,上前两步朗声道:“父老乡亲们都听仔细了!檄文里写得明白:凡官吏百姓,敢有执迷不悟,助纣为虐者,天兵一到,玉石俱焚;若能识时务,献城纳款,或擒杀元兵以效顺者,定有重赏!”

他指了指告示左下角的朱红大印,“这是徐大帅的兵符印信,绝非虚言!”

有穿蒙古袍的中年汉子忍不住发问:“那……我们这些在元廷当差的,也能既往不咎?”

士兵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檄文里说了,‘贤臣若肯归顺,仍可量才录用’。只要你没手上沾过百姓的血,乖乖到府衙登记,该干啥还干啥!”

这话一出,人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几个戴幞头的元朝小吏模样的人,悄悄挺直了佝偻的腰杆。

朱槿勒着马在街角驻足,听着那檄文的字句顺着风飘过来,目光扫过百姓脸上的神情——有释然,有犹疑,也有按捺不住的兴奋。

“徐达治军果然严谨。”朱槿低声自语。

从进城时的秋毫无犯,到此刻用檄文安抚民心,步步都透着章法。这大都城就像被狂风骤雨打过的庄稼地,看似狼藉,却已在吴军的号令下,悄悄透出复苏的生机。

朱槿的目光掠过街角攒动的人影,眉头微微蹙起。穿交领汉服的百姓竟不到半数,更多人梳着蒙古式的发髻,男子腰间系着蹀躞带,女子穿着左衽的长袍,连孩童的小袄都绣着异域的卷草纹。

汉家衣服通常为右衽,即左襟向右掩,将右边衣襟压在左边衣襟之上,这是中原地区传统汉服的形制。而女子穿着左衽长袍,左襟压右襟,是北方游牧民族常用的服制,在历史上 “披发左衽” 常被用来特指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

朱槿忽然意识到,这座被异族统治了数百年的城池,早已不是仅凭一场胜仗就能彻底变回汉家模样。

“大都还是脱离汉家统治太久了啊。”朱槿轻轻叹了口气。

大都的攻克,标志着燕云十六州终于回到汉家的怀抱。可这“回归”二字,背后藏着的是数百年的沧桑——若从 938年后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拱手献给契丹算起,到如今 1366年吴军踏破城门,整整四百二十八年了;若是追溯到安史之乱后,河北藩镇割据、胡化日深,唐朝中央政令再也传不到这片土地时算起,竟已近六百年。

六百年,足以让太行山脉的石头被风雨磨去棱角,让永定河的河道改道数次,更足以让几代人在异族的衣冠、语言、习俗里,渐渐模糊了“华夏”的印记。街边玩耍的孩童,怕是连祖父辈是否穿过交领右衽的汉服都无从知晓;市集上算账的掌柜,笔下的蒙古文比汉字还要熟练;就连寺庙里的僧人,诵经时都掺杂着几句蒙古语的祝祷。

这燕云十六州和山东,实在是截然不同的光景。

山东之地,自两宋以来便始终沐浴在汉家文化的余晖里。

北宋时属京东路,百姓耕读传家,孔孟故里的书院里弦歌不辍;即便到了南宋,黄河以北虽入金朝版图,可那女真政权到了后期早已高度汉化 —— 科举考的是《论语》《孟子》,官府文书用的是汉字,连皇帝都要拜孔庙、尊儒术。

当地士子依旧穿着交领右衽的儒衫,田间老农说起前朝故事,能清晰数出大宋的年号。

直到蒙古灭金(1234 年),山东才真正落入异族直接统治,满打满算不过一百三十多年。

这百余年里,蒙古人的苛政确实让山东元气大伤 —— 苛捐杂税如牛毛,频繁的括户、签军让村庄十室九空,朱槿过山东时,沿途常见荒草没膝的良田,断壁残垣间只剩老弱妇孺。

可即便如此,那深埋在骨子里的汉家印记从未磨灭:章丘的铁匠打制农具时,依旧沿用汉代的榫卯工艺;曲阜的孔庙虽遭兵燹,百姓仍偷偷前来祭拜;就连村头老妪哼唱的童谣,字里行间都是《诗经》里的余韵。

朱槿军中有个山东籍的小兵,说他祖父临终前还攥着半块刻着 “大宋” 字样的铜钱,叮嘱子孙 “莫忘汉家根”。

可燕云十六州呢?四百二十九年的异族统治,早已把汉家文化的底色翻覆了好几层。

辽代契丹人在此建南京,把 “捺钵” 制度带入市井,胡同里随处可见搭着毡帐的契丹贵族;金代迁都中都,女真的萨满鼓点与中原的钟鼓混在一起,连孔庙旁都建起了萨满神坛;到了元代,蒙古人更是以大都为 “世界中心”,把草原的 “怯薛” 制度、色目的 “回回历”、波斯的 “亦思替非文字” 一股脑儿铺陈开来。

走在大都街头,汉式的飞檐下常架着蒙古包式的圆顶,就像百姓的衣襟 —— 明明是汉人,却习惯了左衽;明明说汉语,却总在句尾加个蒙古语的 “呵”;连祭祀祖先,都要先往火里扔块羊肉,学着蒙古人 “祭火” 的模样。

山东的人口锐减,多是因战乱、迁徙的外力所致,就像庄稼被冰雹打了,根还在;可大都的文化变迁,却是潜移默化的内里侵蚀,如同老树被藤蔓缠死,连年轮里都渗进了异质。

朱槿望着街角那几个穿汉蒙混装的孩童,忽然明白:山东的收复,是让荒芜的土地重新耕种;而大都的回归,却是要在早已改了土壤的田地上,重新播撒汉家文化的种子 —— 这其间的艰难,何止百倍?

就像墙角的藤蔓,不知不觉间已爬满了整面墙,要连根拔起,哪有那么容易?要让这些百姓重新认回华夏衣冠,重新拾起被遗忘的礼仪纲常,绝非张贴几张檄文、斩几个顽劣之徒就能做到。

“攻城易,攻心难。”朱槿望着远处皇城的角楼,轻声自语,“驱除胡虏只是第一步,要让百姓知礼仪、重教化,才算真正复我中华。”

此刻看着街角那几个穿汉蒙混装的孩童追逐嬉闹,他忽然觉得肩头的担子沉了几分。这收复大都的荣耀背后,藏着的是比战场厮杀更漫长的征途——要让胡风渐退,汉俗归位,怕是要耗尽一代人的心血,甚至需要子孙后代接续努力,才能让这片土地真正找回属于华夏的魂魄。

朱槿望着眼前这胡汉交织的市井景象,他想起自己老爹朱元璋在江南治理时的手段,既有雷霆万钧的决断,又有润物无声的细致,对付这种积弊百年的胡化难题,怕是再合适不过。

历史上自己老爹解决北方汉民胡化的那些法子 —— 从衣冠改制到科举取士,从移民实边到典籍复兴,哪一样不是切中要害?

自己也是很忙的,军中事务繁杂,重点还是要发展商贸,这种牵扯甚广、耗时长久的文化大事,还是让自己老爹头疼就好。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清正史编代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宋神宗的新宋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