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陶成道闻言,脸上堆起褶子般的笑容,拱手回道:“二公子放心,您要的东西都在外面马车上呢。我还带了三个最机灵的学生,一并给您带来了。”

朱槿指尖在石桌上轻轻叩了叩,目光扫过院外田埂上泛着水光的稻秧,忽然问道:“我北伐之前交代格物院的那些事,如今都研究得如何了?”

“托公子的福,总算没误了正事!” 陶成道往前凑了半步,声音里带着几分得意,“那水稻秧苗,弟子们照着公子教的杂交法子,选了占城稻里最壮实的穗子做父本,晚粳稻里挑了抗病的做母本,在暖房里育了三茬,这次带来的就是最新成的稻秧,根须白生生的带着嫩芽,正好赶上节气,能直接栽到大田里试种了。”

他顿了顿,又拍了拍身后三个学生的肩膀 —— 那三个后生穿着粗布短褂,手里捧着个盖着麻布的木盒,闻言都紧张地攥紧了盒沿。“还有那化肥,按公子给的方子,用草木灰混着骨粉烧,再兑上粪水发酵,试了七八回总算成了!您瞧这盒子里的,黑黢黢的结着硬块,闻着有股子酸气,学生们说这叫‘钾肥’,撒在田里能让稻子杆子长得比筷子还粗。”

站在最左边的后生忍不住插话:“公子,我们还试了用硝石混硫磺烧出来的‘氮肥’,就是味儿冲了些,不过在菜地里试过,萝卜长得比拳头还大!”

朱槿听着,指尖的玉佩被摩挲得愈发温润。他想起北伐前那个深夜,将玉佩空间里抄录的《杂交水稻学》《简易化肥制备手册》塞进陶成道怀里的情景 —— 那些印着铅字的纸张在烛光下泛着冷光,上面的 “基因”“氮磷钾” 等字眼,当时只让老工匠皱着眉头发怔。

为了让陶成道能理解些皮毛,朱槿花了好几天时间,用他能懂的方式去讲解,比如把基因比作种子里藏着的生长密码,将氮磷钾说成是稻子生长必需的 “养料三兄弟”。他也清楚陶成道事务繁杂,兵仗局的火器研制需要他紧盯,还要给弟子们授课,还要教导自己的弟弟们。

便特意叮嘱:“这些东西你不用全揽在身上,挑几个机灵的弟子专门研究就行,你还是把重心放在火器制作上,那才是眼下的要紧事。”

朱槿太了解陶成道了,他做事极为认真,甚至都有些偏执,一旦钻研起什么来,能连着好几天不闭眼,三餐都凑活着对付,眼里心里全是手头的研究,这才是真正沉得下心的科研人员。可也正因如此,朱槿才不能让他负责太多事情,生怕他太过投入,累垮了身子。

朱槿心中自有盘算,格物院弄出的这些杂交水稻,虽说远远比不上前世袁隆平院长培育的品种,但按照目前的试验情况看,亩产量至少能比这个时代翻一倍,这已是不小的突破了。

一想到袁隆平院士,朱槿的眼神便不自觉地柔和下来,满是崇敬与仰慕。

那位老人,一生都在田埂间奔波,顶着烈日、冒着风雨,将自己的心血全部倾注在杂交水稻的研究上。他不顾年岁已高,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只为让更多人远离饥饿,让 “禾下乘凉梦” 照进现实。

袁隆平院士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的功绩如同日月般光辉,照亮了无数人赖以生存的土地。在朱槿心中,袁隆平院士是真正的国之脊梁,是值得所有人永远铭记和敬仰的英雄,能追随这样的前辈足迹,为天下苍生谋福祉,是他朱槿此生最大的荣幸。

“秧苗卸到田边去,化肥先搬到库房收好,” 朱槿站起身,望向沈重,“沈叔,劳烦你选两亩上等水田,全都栽上这新秧苗,咱们好生看看这新稻种的长势。另外,再挑三亩同样的上等水田,栽上咱们常用的常规秧苗,这几亩地就按陶公他们研究的法子用化肥。具体什么时候用、用多少量,让陶公的弟子们守在田里,手把手教佃户们操作,咱们也好做个对比,看看新稻种和化肥到底能差出多少收成。”

说完,朱槿又转头对蒋瓛吩咐道:“蒋瓛,去把我马车上的麻袋拿来。”蒋瓛应声而去,不多时便扛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回来,将其放在地上。朱槿俯身解开麻袋绳,里面露出的赫然是一个个圆滚滚、带着泥土的土豆,旁边还散落着些红彤彤、形状尖尖的东西,看着格外惹眼。

这些土豆是他之前从玉佩空间库房拿出来,特意提前放到马车上的。

朱槿指着麻袋对沈重说道:“沈叔,这些都让佃户种下,这是土豆,旁边这些红的是辣椒。找块松软些的旱地就行,务必好好照顾,别出了差错。”

他顿了顿,蹲下身拿起一个土豆,指尖捏着那坑洼的表皮,心里暗自嘀咕:这土豆虽说是好东西,能救人性命,可论起滋味,自己实在谈不上多喜欢,蒸熟了寡淡,炖肉里又总觉得压不住那股土腥味。

但他面上依旧认真,指着表皮的芽眼补充道,“种的时候得把这些带芽的块茎切开,每块留两三个芽眼,伤口处最好裹点草木灰,能防烂根。埋的时候别太深,三寸土就够,行距留宽些,不然长不开。等苗长到半尺高,记得往根上培土,把底下的茎埋住,这样才能多结果实。至于这辣椒,栽种倒简单些,找块向阳的地,间距拉开些,保持土壤湿润就行。”

说到辣椒,朱槿的喉结悄悄动了动。在前世,他可是无辣不欢的性子,火锅要特辣,炒菜得放双倍辣椒,就连拌个凉菜都得浇上两勺红油。穿越到这个时代,天天吃着寡淡无味的饭菜,嘴里早就淡出鸟来了。如今总算能亲手种下辣椒,再过些时日,就能吃上带着烟火气的辣味,光是想想,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朱槿心中不禁思绪翻涌。他记得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土豆大概是在明朝中后期才传入中国,而辣椒传入的时间似乎更晚些,多是在明末清初,先是在西南地区落脚,后来才渐渐传遍各地。

可如今,因为有了这玉佩空间库房里的存货,这两种作物竟提前了这么多年出现在这里,想想真是奇妙。或许,这便是他能为这个时代带来的改变之一吧,让这些能改善民生的作物早些惠及百姓。

沈重听得仔细,边点头边在心里记下,探头往麻袋里又瞧了瞧,见这些作物表皮坑坑洼洼的,虽依旧陌生,却不敢再怠慢,恭敬应道:“老奴记下了,定让佃户们按公子说的法子仔细照料。”

说着,朱槿又转向陶成道,“陶公,你再多找些格物院的弟子过来,从栽秧开始,每日记录稻秧和土豆的生长情况。杂交水稻与常规水稻要分开记录,不光记株高、叶片数量、分蘖多少,还要记下不同田地用肥和不用肥的差异,比如叶片色泽、稻穗饱满度、抗病虫害能力。土豆那边,也得记录藤蔓生长速度、块茎形成时间和大小。等收割时,务必精确称量各类作物的产量,一一对比清楚,不可有误。”

陶成道连忙应道:“公子放心,我这就让人回去传话,让弟子们带上纸笔和量具,尽快赶来。定当把这稻秧和土豆的生长情况记录得明明白白。”

陶成道的三个学生听了吩咐,便扛着装化肥的木盒往库房走去,其中一个不小心撞在回廊柱子上,盒子里的硬块滚出来几块,落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王敏敏自小在北方草原长大,马厩里的粪便味道早已习惯,对这化肥的酸气倒不觉得刺鼻。她蹲下身捡起一块黑硬块,放在鼻尖用力嗅了嗅,眉头拧成个疙瘩:“这东西看着像烧过的炭渣,真能让稻子高产?闻着还不如马粪顺气呢。”

一旁的沈珍珠却没这般耐受。她毕竟是江南沈家的大小姐,自小在雕梁画栋的庭院里长大,熏香伴着墨香才是熟悉的气息,哪里闻过这种酸腐混杂的怪味。那股气味顺着风飘过来时,她顿时蹙紧眉头,忙不迭掏出手帕捂住口鼻,偏过头对着田埂方向猛换气,白皙的脸颊都泛起薄红。

朱槿见两人情态各异,忽然低低笑出声。目光掠过田埂上刚栽下的新秧,又落回库房方向那袋土豆上,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笃定:“敏敏觉得它不如粪肥,珍珠嫌它气味难闻,可这化肥的用处大着呢。它能给庄稼补足生长缺的养分,就像人要吃饭、马要喂料一样,地里的稻子、土豆有了它帮忙,根茎能长得更壮实,结出的果实也更饱满。可若真能把这些化肥、陶公培育的杂交水稻,还有麻袋里的土豆推广开 ——”

他顿了顿,抬眼望向远处连绵的村落,阳光落在他年轻的脸上,竟透出几分沉甸甸的郑重:“我朱槿在此立誓,不出五年,定能让天下再无饿死之人。”

沈珍珠刚放下手帕,听见 “土豆” 二字,忍不住好奇地问道:“公子,陶公所培育的杂交水稻还有公子解释的化肥能增加产量,奴家还能明白。可那麻袋里的土豆是何物?也是能吃的东西吗?为何奴家从未听说过?”

朱槿看向沈珍珠,心想多亏之前就提前想好了土豆由来的解释:“这土豆是我从西域商人那里偶然购得的,在咱们中原确实少见。它不仅能吃,味道还不错,蒸熟了面面的,炖在肉汤里也十分入味。而且这东西产量高得很,一亩地收个几千斤不在话下,比水稻、麦子更耐贫瘠,哪怕是山地、旱地也能种。更难得的是,它耐寒性强,就算是敏敏老家那种寒冷的草原,也能扎下根来生长。寻常成年人,一顿吃两三个中等大小的土豆,再配点咸菜,就能吃得饱饱的。”

说到这里,朱槿脑中忽然闪过一段遥远的记忆 —— 那是前世看过的史料里记载的事,1945 年 8 月 8 日,苏联对日宣战,召集 150 万士兵攻打盘踞在中国东北的 70 万日军。

彼时日军早已是强弩之末,毫无招架之力,最后 60 万日军成了战俘,被苏联人分批送往西伯利亚劳改,而挖土豆便是那些战俘最常做的劳改活计。

他暗忖,西伯利亚那地方气候何等恶劣,冬季气温能跌到零下七十度,放眼望去尽是冻土荒原,可偏偏就是这样的地方,土豆也能扎下根来。那些战俘能在冰天雪地里挖出足以果腹的土豆,不正说明这作物耐寒到了极致?连那般苦寒之地都能盛产,敏敏老家的草原自然更不在话下。

朱槿唇边泛起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又想起后世那句调侃 —— 苏俄那几年的土豆总带着股樱花味,“樱花” 暗指日本战俘,虽带戏谑,却也实打实印证了土豆在严寒中的生命力。

王敏敏原本还在摆弄手里的化肥硬块,听到朱槿说这土豆在草原也能生长,还能有那么高的产量,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溜圆,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震惊。她手里的硬块 “咚” 地一声掉回木盒,声音都带着些微发颤:“二公子,您说的是真的?草原上…… 真能种出这东西?要是冬天能有这土豆存着,部落里每年开春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饿肚子了!”

沈重站在一旁,起初只当是公子带来些新奇作物,可听着朱槿细数杂交水稻的增产潜力、化肥的妙用,尤其是听到土豆能在贫瘠之地甚至草原生长,还能亩产数千斤时,整个人如遭雷击。他这辈子守着田地,见过太多颗粒无收的灾年,也亲身熬过啃树皮填肚子的日子,比谁都清楚这些东西意味着什么 —— 那是能让无数人活下去的希望啊。

不等众人反应,沈重 “噗通” 一声跪在地上,苍老的声音带着哽咽:“公子心怀天下苍生,老奴…… 老奴替那些快要饿死的百姓给您磕头了!” 说罢,便要俯身叩首。

朱槿连忙伸手去扶:“沈叔快起来,这可不是您该做的。”

沈珍珠也忙上前帮着搀扶,轻声道:“沈叔快起身吧,公子也是希望往后再无流离饿殍。”

关于杂交水稻和化肥,可能不是很严谨,希望各位读者大大不要太过较真~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清正史编代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宋神宗的新宋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