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然把手机支架塞进背包侧袋,动作很快。张峰靠在墙边,盯着门口看了几秒才转身。
“他走了。”苏然说,“但他不是放弃,是回去叫人。”
张峰点点头:“那我们换地方吗?”
“不换。”苏然拉开电脑包,重新接上电源,“他们以为我们会跑,其实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
他打开电脑,调出刚才直播的画面。最后几分钟的数据还在。他放大一段曲线,指着其中一条微微上升的线:“你看这里,我抬手没用异能,人气值还是跳了一下。”
张峰凑过去看:“是因为观众反应?”
“对。”苏然点头,“我只是做个样子,他们就会紧张,会期待,还会打赏。这说明他们的关注就是在给我反馈。就像练拳的人看录像改动作,现在有成千上万人在看我,为什么不利用?”
张峰皱眉:“你是想一边直播一边研究融合?”
“不只是研究。”苏然坐下,语气很稳,“我要表演、测试、误导一起做。他们想看我突破的瞬间,我就让他们一直觉得我快成了。真真假假混在一起,他们就不敢轻举妄动。”
张峰沉默了一会儿:“可你要是在镜头前试,万一失败了呢?异能失控很危险。”
“所以不能硬来。”苏然调出之前画的能量图,“我们知道问题在哪——节奏不对,能量不够。现在缺的是调整的依据。以前我靠感觉,但现在……”他指了指屏幕上的弹幕,“有人帮我看着。”
他翻出几条留言:
“主播手抖了一下?”
“是不是卡住了?”
“动作比上次慢半拍!”
“你看,”苏然说,“普通人不懂技术,但他们能感觉到异常。这些就是最直接的反馈。我不需要他们懂,我只需要他们看,然后说出第一反应。”
张峰慢慢坐下:“你是说,把观众当测试员?”
“没错。”苏然笑了,“而且是免费的、自发的、全国范围的测试员。每条弹幕都是数据,每次打赏都是能量。我越被看,系统越强,实验就越安全。”
张峰低头想了想:“可你刚才突然停播,还留了个定格画面。现在再开播,大家会不会怀疑?”
“就因为停得突然,才更可信。”苏然打开后台,“大家会觉得我出事了,可能受伤,可能被追,也可能真的成功了但在调整。这时候我一开播,热度马上回来。”
他顿了顿:“而且我要让他们觉得,我不是躲了,是要放大招。”
张峰抬头:“你打算怎么播?”
“先演后试。”苏然拿起笔,在本子上写,“第一步,放出消息说要展示成果。第二步,直播时假装调试不稳,试几次。第三步,在一次‘失败’的时候,突然完成一次短距离移动,让大家以为我突破了。”
“实际上呢?”
“实际上只是假动作。”苏然笑了笑,“真正的测试不在直播里,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我在镜头前做的每个动作,都会根据弹幕调整。等我真的准备好了,没人分得清那是演的还是真的。”
张峰看着他:“你是要把整个直播间当掩护?”
“不只是掩护。”苏然合上本子,“是工具。以前我觉得系统只是让我变强,现在我发现它还能帮我藏。我越热闹,敌人就越难判断我的进度。”
屋里安静了几秒。风扇还在转,发出轻微的声音。
张峰忽然问:“要是他们也看懂了呢?比如那个监视的人,他也明白你在演,怎么办?”
“那就更好。”苏然站起来,走到窗边拉开一条缝,外面风不大,草叶贴着地晃,“他要是敢来拆穿我,就得露脸。我不怕有人看,我怕没人看。只要有观众在,我就有底气。”
他回头看向电脑:“现在的问题不是该不该播,是怎么播得像真的。”
张峰站起来:“要我做什么?”
“帮我搭个流程。”苏然重新开机,“明天同一时间开播,主题叫‘融合倒计时’。先放一段剪辑视频,说我这几天一直在研究,加点闪光和模糊人影,制造神秘感。”
“然后呢?”
“然后我出场,说状态还不稳,但可以试试。”苏然比划着,“第一次失败,第二次卡住,第三次差一点。每次都让观众觉得快成了。等气氛够了,我就收工,说下次一定行。”
“中间提醒打赏?”
“当然。”苏然点头,“谁刷得多,我就点名谢谢,顺便说两句玩笑。越轻松越好,让大家觉得这不是拼命,是一场冒险直播。”
张峰开始记重点:“还得准备应急的话,万一真出问题能圆过去。”
“对。”苏然检查手机支架的角度,“设备也要调好,关键动作要拍到,但不能太清楚。有些细节要模糊。”
两人坐下,苏然在纸上画直播流程。
第一阶段:预热,放悬念。
第二阶段:开场互动,拉期待。
第三阶段:三次尝试,一次比一次接近。
第四阶段:差一点成功就停下,吊胃口。
第五阶段:预告下次时间,结束。
“关键是节奏。”苏然敲纸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每次失败要有原因,每次接近要有希望。让观众跟着我走。”
张峰补充:“加几个梗,方便传播。比如‘差0.1秒就成’,或者‘隐身成功,瞬移掉链子’。”
“好主意。”苏然笑着记下,“以后做成系列标题——《第N次融合实验》。就算没成,也能一直吸粉。”
他抬头:“你觉得还有什么漏的?”
张峰想了想:“场地。这里太破,背景全是废铁,容易被人认出是废弃工厂。”
“换个角落。”苏然起身,“东边有个小隔间,墙实,能挡风。我挂灯带,铺块布,看起来就像专门训练的地方。”
“摄像头角度也要调,不能拍到窗外。”
“交给我。”苏然拿出补光灯试亮度,“明天正式播之前,先彩排一遍。”
张峰看他忙活,忽然说:“你还记得刚开始直播吗?那时候连五百人都没有,房东天天催租。”
“记得。”苏然拧紧灯架,“那天我坐在出租屋吃泡面,直播间只有三个人,有一个还是你。”
“现在呢?几十万人等着看你动手。”
“不一样了。”苏然站直,看着这片昏暗的地方,“那时候我是为了活下去才播。现在……我是为了赢。”
他按下开关,灯光亮起,照出一小片清晰区域。
张峰看着那束光,低声问:“那你什么时候真正试一次?”
苏然没马上回答。他把手机装上支架,调好高度,让镜头正对自己站的位置。
“等他们都以为我已经成功的时候。”他说。
电脑屏幕还开着,后台显示热度持续回升。一条十分钟前的观看记录刷新,Ip经过多次跳转,最后指向城南。
苏然看了一眼,不动声色关掉页面。
他拿起记号笔,在墙上画了个圈,写上“启动点”。
然后退后两步,摆出准备姿势。
“来。”他对张峰说,“我们先走一遍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