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修真力量协调委员会的紧急会议室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椭圆形的会议桌周围,来自各大国的代表面色各异,全息投影中还有更多与会者的虚拟影像。
“数据显示,‘焚天盟’残党的活动范围正在扩大。”安全事务负责人霍华德将一份报告投射到中央全息屏上,“过去两周,我们监测到七起灵能资源盗窃事件,三处研究设施遭到入侵,而现在...”他顿了顿,加重语气,“他们甚至敢直接攻击我们的特遣小队了。”
报告上的数据令人触目惊心。焚天盟残党不仅死灰复燃,其技术水平和组织程度似乎比七年前更加危险。
美国代表史密斯紧接着发言:“在这种情况下,我不得不质疑我们是否应该继续将大量资源投入到那些...长远计划中。”他的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林砚,“‘巡天’计划占用了全球百分之七的灵能资源,‘新方舟’更是高达百分之十二。这些资源如果用于加强地球防御,足以在近地轨道部署三个新的灵能防御平台。”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窃窃私语。不少代表微微点头,显然认同史密斯的观点。
林砚平静地等待着议论声平息,然后缓缓起身:“诸位,我理解大家的担忧。但请想一想,如果深空威胁真实存在,而且如我们推测的那般强大,那么再多几个轨道防御平台,又能改变什么?”
他调出一组数据:“根据‘巡天一号’传回的最新分析,那个坐标点的非自然结构直径保守估计超过三千公里。这是什么概念?如果那是一座飞船或者武器平台,它的体积足以装下整个人类文明。”
会议室一片寂静。
“面对这样的存在,”林砚继续道,“我唯唯一的希望不是硬碰硬的对抗,而是多样化的生存策略。‘巡天’是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知道危险何时降临;‘方舟’是我们的保险,确保即使地球失守,人类文明的火种也能延续。”
俄罗斯代表沃罗涅夫摇头:“林首席,理论很美好,但现实是,我们可能等不到深空威胁降临,就会被焚天盟这些老鼠从内部蛀空。”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不能自乱阵脚。”林砚坚定地回应,“我同意适度加强地球内部安保和反制力量,但不能以牺牲长远计划为代价。这是战略定力问题。”
会议陷入了僵持。支持林砚的一方认为必须坚持既定的多元生存策略;而另一方则主张集中资源解决眼前威胁。
激烈的辩论持续了两个小时,双方各执一词,难以达成共识。
最终,委员会采取了折中方案:维持“巡天”和“方舟”计划的资源分配不变,但额外拨出百分之三的全球灵能储备,专门用于应对焚天盟残党的威胁。同时,各国将加强情报共享和联合行动,共同打击这一内部敌人。
决议通过后,史密斯走到林砚身边,低声道:“林首席,我希望你是对的。否则,历史将不会原谅我们今天的选择。”
林砚目送他离去,轻轻叹了口气。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决定的代价——那额外拨出的百分之三资源,原本是计划用于火种学院下一阶段的扩招。现在,至少一千名有潜力的年轻人将失去接受顶尖修真教育的机会。
文明的存续,从来都是一场残酷的算术。
---
就在委员会会议进行的同时,火种学院内正举行着一场高阶能量结构设计竞赛的决赛。
墨尘站在演示场中央,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紧张的心情。他的对面,来自欧洲修真学院的安娜·李已经展示了一套精妙绝伦的“灵能聚焦阵列”,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墨尘同学,请展示你的设计。”主持比赛的老师示意道。
墨尘点了点头,激活了自己的演示装置。一套复杂而精美的能量结构在全息投影中展开,立刻引起了评委们的兴趣。
“我称它为‘灵能流转塔’。”墨尘开始讲解,“传统能量结构追求稳定,但这套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动态平衡。”
他详细解释了设计原理:通过多重符文环的相互制衡,使能量在系统内循环流动,而不是静止储存。这种设计理论上可以大幅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但风险也显而易见——一旦平衡被打破,整个系统将迅速失控。
“很激进的设计。”主评委,学院的能量学泰斗周老先生评价道,“理论效率比现有最佳结构高出百分之四十,但稳定性...你如何保证它不会崩溃?”
墨尘调出模拟数据:“我引入了林砚首席教导的‘动态平衡符文’,它能够实时监测系统状态,并进行微调。在三千次模拟测试中,系统均保持了稳定。”
评委们交换着眼神,既有赞赏,也有疑虑。
“那么,让我们进行实体测试吧。”周老先生最终道。
墨尘将设计图导入实体化装置,一座小巧精致的灵能塔模型出现在演示台上。随着能量注入,塔身开始发出柔和的光芒,能量在其中流畅运转,效率确实远超常规设计。
“能量效率达到理论值的百分之九十八,不可思议!”一位评委惊叹道。
然而,就在测试进行到最关键阶段时,异变突生。或许是实体化过程中的微小误差,或许是墨尘计算中的疏忽,塔身的能量流动突然加速,超出了预定参数。
“警告,系统接近临界点!”AI系统发出警报。
演示台上,灵能塔开始剧烈震动,光芒变得刺眼而不稳定。观众席上响起一阵惊呼,几位评委已经准备启动紧急关闭程序。
墨尘心跳加速,冷汗瞬间浸湿了后背。他看到了那个错误——一个他原本认为无关紧要的符文连接点,在实体化后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共振效应。
怎么办?强行终止测试意味着失败,但继续下去可能导致系统彻底失控。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林砚的教导在他脑海中响起:“真正的平衡不是避免变化,而是在变化中保持核心。”
墨尘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他没有尝试强行压制系统的波动,而是迅速调整了那几个动态平衡符文的参数,引导过剩的能量在系统内形成新的循环路径。
“他在做什么?”一位评委惊讶道,“这样会进一步增加系统压力!”
但墨尘的动作坚定而精准。他仿佛不是在对抗系统的失控,而是在与它共舞,引导那股狂暴的能量找到新的出口。
几秒钟后,奇迹发生了。灵能塔的震动逐渐平息,光芒恢复了稳定,而能量效率甚至比之前更高!
“系统稳定!效率...效率达到理论值的百分之一百零三!”监测员难以置信地报告。
演示场内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周老先生走到墨尘面前,眼中满是赞赏:“了不起,年轻人。你不仅设计了一套创新的能量结构,更难得的是,你在危机面前保持了冷静,真正理解了平衡之道的精髓。”
墨尘谦虚地低头:“我只是记住了林首席的教导。”
“记住和理解是两回事。”周老先生微笑道,“你今天证明了自己不仅记住了,更真正理解了。”
赛后,墨尘独自来到学院后山的静修处,回味着今天的经历。他差一点就失败了,差一点就重蹈了过去的覆辙——过于追求创新而忽视稳定。
但这一次,他找到了那条微妙的界线。
“看来你终于明白了。”
墨尘转身,看见林砚不知何时已站在他身后。
“林首席!委员会会议结束了?”
林砚点点头,走到他身边:“听说你今天的表现很精彩。”
墨尘苦笑:“其实我差一点就失败了。那个设计还是有缺陷。”
“但没有完美的设计,只有不断进步的设计师。”林砚望着远处的山峦,“知道我今天在委员会上做了什么决定吗?”
墨尘摇头。
“我坚持不削减‘巡天’和‘方舟’的资源,这意味着至少一千名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将失去来火种学院学习的机会。”
墨尘愣住了,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
“文明的抉择总是充满代价。”林砚的声音低沉,“我们今天牺牲了一千个潜在的天才,也许是为了明天拯救数十亿的生命。这种算术很残酷,但却是领导者必须面对的。”
“这...值得吗?”墨尘轻声问。
“我不知道。”林砚坦然承认,“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评判。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无论选择哪条路,都必须坚定地走下去。犹豫不决的代价,往往比错误决定更大。”
夜幕降临,繁星开始点缀天空。墨尘望着那些星星,忽然感到肩头沉重了许多。他意识到,终有一天,像他这样的人也将不得不做出类似的选择,为文明的存续付出代价。
“今天的比赛,你展现的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林砚准备离开时,回头说道,“更重要的是,你证明了新一代已经准备好承担责任。这或许是我今天在委员会上,能够坚持己见的最大底气。”
林砚离去后,墨尘久久伫立。他的手中,那枚竞赛获胜的徽章在星光下微微发亮。这不仅仅是一次学术竞赛的胜利,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平衡的智慧,象征着一代人的成长,象征着在黑暗降临前,人类依然在努力点亮自己的灯火。
代价已经付出,现在要看的是,这一切是否值得。
各位看官老爷帮忙点赞!评论!催更!免费的五星好评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