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建安二十五年的冬末,寒意并未随着曹操的离去而消散,反而像一种无形的遗产,沉淀在邺城魏王府的每一块砖石、每一个人的心头。风掠过空荡的校场,吹动新挂上的白幡,发出单调而冷硬的声响。然而,对新任魏王曹丕而言,悲伤必须让位于紧迫的现实——他必须迅速巩固权力,树立新君的权威。

魏王府正殿,气氛庄重而肃杀。曹丕端坐于昔日曹操的位置上,虽努力模仿父亲的威严,但眉宇间仍难掩一丝初掌大权的紧绷。他目光扫过阶下文武,声音沉稳地开始了继位后的第一次大封赏。

“孤承父王基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当此之时,需众卿同心,共固社稷。”他的目光落在文臣班列中的司马懿身上,“尚书司马懿,随孤多年,忠谨勤勉,才堪大任。即日起,转任督军、御史中丞,封安国乡侯,增邑户,佐理军政,肃清吏治。”

“臣,谢大王隆恩!必竭尽驽钝,以报大王!”司马懿出列,深深叩拜下去,声音一如既往的谦卑沉稳,听不出丝毫波澜。唯有低垂的眼帘下,眸光疾闪,迅速消化着这一连串擢升背后的意味:督军,掌军事监督;御史中丞,掌监察弹劾;安国乡侯,爵位与食邑。曹丕将如此要害的职位赋予他,既是酬功,更是将他牢牢绑在新朝的战车上,成为制衡各方、尤其是宗室将领的一枚关键棋子。他成功了,正式从幕后走入权力中枢。

几乎与此同时,一项将深远影响中国数百年政治格局的制度,正在吏部尚书陈群的主导下紧锣密鼓地筹划。朝堂之上,陈群正式上奏《九品官人法》,阐述其由中央派遣中正官评品地方人才、分为九等以为选官依据的构想。

曹丕表现出极大兴趣,召集群臣评议。司马懿位列其中,静听各方争论。他清晰地看到,此法一出,选官之权尽归中央,确能有效打击汉末“察举制”下地方名士操纵评议、结党营私的弊端,极大巩固新兴的曹魏政权。但更深一层,他几乎瞬间洞察其另一面:中正官之位,迟早被世家大族所垄断,“九品”看似客观,实则必将成为维护高门显贵政治特权的工具。

“臣以为,陈尚书此议,乃革除积弊、匡正选才之道良策。”司马懿出列表态,声音平和却有力,“于国于朝,可收中央集权、标准划一之效;于士林,亦显大王唯才是举、廓清吏治之决心。”他选择了支持。因为他同样清晰地看到,此法对于自己出身的那一阶层——河内司马氏这样的世代簪缨之族——的长远好处。寒门之路或将更窄,但司马家的通天之梯,却由此铺就。这是一种冷静到近乎冷酷的计算。

新的权力也意味着新的挑战。曹丕对兄弟的猜忌,在坐上王位后迅速化为实际行动。一道严令下达:加强了对临淄侯曹植的看守,其活动范围被严格限制在府邸之内,几乎与囚徒无异。对于任城王曹彰,则明升暗降,授予王爵虚名,却将其调离军队,远遣封地。

司马懿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他想起不久前宫门外曹植声嘶力竭的哭诵,想起曹彰提兵而来的汹汹气势,更想起曹操灵堂上那关于玉玺的致命一问。天家骨肉,终抵不过权力二字。这让他心底那份“家族为重”的信念愈发坚定。面对曹真、曹休等迅速崛起的宗室将领,他始终保持着一份谦逊与恭敬,在军事议题上极少主动发表意见,将锋芒完美收敛于新任督军的职衔之下。

然而,清算并未停止。昔日围绕曹植身边的拥趸,迎来了末日。丁仪、丁廙兄弟被迅速逮捕,罗织罪名,夷灭三族。消息传来时,司马懿正在御史中丞官廨处理公文,他笔尖微微一顿,想起了此二人过往的趾高气昂与杨修的密切关联,心中无悲无喜,唯有对政治斗争残酷性的又一次冰冷确认。适者生存,败者湮灭,自古皆然。

稍晚些时候,另一则消息悄然在高层传开:曹丕追忆起杨修生前所赠的“王髦剑”,竟特意下诏寻访到了那位叫王髦的工匠,赐予其丰厚的谷帛。司马懿闻之,独自在书房静坐良久。杨修的影子仿佛又在眼前浮现,那绝世的才华,那精准却致命的洞察力,最终都化为了君王心头一丝微不足道的追忆和施舍。这更像是一种警示:才华若无机变和忠诚包裹,不过是人主手中随时可弃的玩物。他抚摸着案头冰凉的镇纸,心中的那层保护壳,又加厚了几分。

就在他忙于适应新职、应对朝堂暗流之际,一匹快马带着河内温县的噩耗,踏着残冬的冰雪,冲入了邺城。

“父亲…大人…”司马懿展开家书,手指难以抑制地颤抖起来。那个如山岳般威严、赋予他生命更塑造了他一生信念的父亲,司马防,溢然长逝了。

他即刻入府求见曹丕。曹丕正致力于塑造自己仁孝、重情的形象,闻讯后,面露悲悯,温言抚慰:“仲达节哀。司马公一代人杰,教子有方,乃国之损失。孤准你即刻返乡奔丧,料理后事。”

“谢大王恩典。”司马懿叩首,声音哽咽。这一次,那悲恸并非全然伪装。

河内温县,司马府邸一片缟素。哀乐低回,白幡飘动。司马懿与匆匆从任上赶回的兄长司马朗,并一众弟弟们,披麻戴孝,跪迎四方吊唁的宾客。

所有的礼仪程式,皆严格依古制而行。作为嫡长子,司马朗无可争议地立于主位,接待前来致祭的朝廷使者、地方官员、亲朋故旧。他面容悲戚,举止得体,一言一行皆符合礼法对一位新任族长的要求,沉稳、持重,透着儒家士大夫的庄敬。在公开场合,司马朗便是司马家的代表与脸面。

然而,当夜幕降临,吊唁的宾客散去,家族内部的核心议事中,真正的重心便悄然转移。

烛火摇曳的静室内,司马朗屏退左右,只留下司马懿。他脸上带着深深的疲惫与难以掩饰的忧色,握着司马懿的手,语气沉重而坦诚:“仲达,父亲大人仙逝,家门巨变。为兄虽承宗祧,然才德威望,远不及父亲万一。如今朝局波谲云诡,我司马家看似显赫,实则如舟行险滩,一步踏错,便有倾覆之危。”

他顿了顿,目光恳切地看向弟弟:“为兄之长,或在于守成持礼,安定门户。然于朝堂机变、天下大势之洞察,远不及你。父亲在世时,便常言你乃我家千里驹,能光大司马门楣者,必是你。如今,这家族兴衰之重担,为兄…便要托付于你了。家中礼法祭祀、亲族和睦之事,有我;而对外的经营、朝中的谋划,关乎我司马氏未来存续兴亡之大计,尽需仰仗你之决断。望你不负父亲厚望,护我家族周全,昌盛。”

司马懿望着兄长,心中百感交集。有对兄长信任的感动,有对父亲逝去的悲伤,更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压上肩头。他反握住司马朗的手,郑重承诺:“兄长放心。懿虽不才,然家族兴衰,义不容辞。必当竭尽所能,与兄长同心,护佑我司马氏满门。”

这不是权力的篡夺,而是一种基于理性、信任与共同利益的无言交接。司马朗看清了自己的能力边界,选择了最适合家族生存的方式。而从这一刻起,司马懿明白,他不再仅仅是为自己的前程谋划,他每一次的进退、每一次的抉择,都牵系着整个河内司马氏的命运。

葬礼结束,司马懿甚至来不及过多沉浸在悲伤中,便匆匆辞别兄长,快马返回邺城。曹丕的新朝刚刚启航,有太多事务需要处理,他不能离开权力中心太久。

重返尚书台,案头已积压了众多文书。其中既有关于青徐之地残余势力清剿后安置事宜的奏报,也有来自凉州关于羌胡动向的军情呈文,甚至还有关于武威平叛后官员任命的建议草案。他立刻投入其中,如同精密器械般高效运转。批阅 公文、接见属官、参与廷议…他变得更加沉默,也更加专注。透过这些纷繁的政务,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曹丕正在以毫不松懈的力度,挥舞着军事与政治的双刃剑,不断削平内部最后的崎岖,试图真正完成北方的一统,为即将到来的那个时刻铺平道路。而他,司马懿,正身处这架高速运转的机器核心。

窗外是邺城灰蒙蒙的天空,偶尔传来远处军营操练的隐约号角。他停下笔,揉了揉眉心。父亲司马防沉静而威严的面容在脑海中一闪而过,随即是兄长司马朗那信任而又带着依赖的眼神。一种前所未有的重量压在他的肩头,那不再是他个人的仕途浮沉,而是一个百年家族的兴衰存续。

他端起已经微凉的茶汤,呷了一口,目光重新落回案头。此刻,他不仅是曹丕的督军、御史中丞,更是河内司马氏实际上的掌舵人。他的每一个判断,每一次落笔,都需在这双重身份间找到最精准、最稳固的平衡。新朝已然崛起,而真正的风浪,或许才刚刚开始酝酿。他提起笔,在那份关于河西戍卒调防的公文上,写下了审慎而清晰的批注。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清正史编代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宋神宗的新宋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