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不好便不好吧,偏偏大嫂喜欢搞些小动作,见面就说些酸话。
想到这,张秀儿微微蹙眉,有点烦躁。
将儿子手里的菜叶子扔掉,站起身,一抬头,对上了一双不善的眼神。
张秀儿吓了一跳,一个灰头土脸的女人站在篱笆外直勾勾的看着自己,是大嫂。
她挑着扁担,扁担的箩筐里堆放着满满的粪土,粪土是去别家挑的,家里的粪土不够,林老头就花钱在村里其他人家买了些。
这会儿王氏就是从别家买了两大筐粪土回家,两筐的粪土很重。
她是走一路歇一路,这会儿扶着扁担歇气,就看到了菜园里抱着孩子的妯娌。
看看对方,王氏气不打一处来。
对方的头发梳的整整齐齐,发髻上插了根最少二两重的银簪,银簪在太阳光照耀下发出亮眼的银光。
穿的是一套素色的衣裙,而不是像自己和二弟妹一样,常年穿的是方便干活的粗布短褂和长裤。
再看看自己,脚下的布鞋穿了几年,脚底薄的像是直接踩在地上一样,大拇指从鞋里伸出来露在外面。
灰褐色的裤子,已经脏到看不出原本的颜色,衣服也是布丁叠布丁,虽然这一身,也是她为了干活特意换上的快扔掉的衣衫。
可是,凭什么,都是林家儿媳妇,自己就要干苦活累活?
别说是因为三弟是考上了秀才,那没考上之前呢,这个妯娌同样也是不下地的。
公婆就是偏心,三房靠着他们大房和二房供养,还这么被偏爱,她心里一直是有气的。
就连闷不作声的二弟妹,也不是没有想法,她可是知道,对方找山货时,每次都会偷偷留下来一些,托人卖掉,卖掉的钱就成了私房钱,没上交公中。
对上妯娌看过来的目光,王氏挺直了背阴阳怪气的说“哟,这不是秀才娘子吗,怎么,你也要下地了,这怎么行,你这么金贵,应该要养在屋里,怎么能出来晒太阳”。
张秀儿...“大嫂这是什么话,是娘让我来摘菜,你是对娘的安排不满吗,那你和娘去说说”。
王氏“你别胡说,我没有对娘的安排不满,哼,我是看不惯..话没说完,就被院子里传来的声音打断了,一阵阵兴奋的欢呼声。
“娘,娘...”
声音越来越近,王氏听出是大儿子林世福的声音,顾不得和妯娌掰扯,连忙应声“我在这,在这儿呢,咋了,家里这么热闹,出啥事了?”
林世福是跑着过来的,将手里的一块糕点塞到娘手里。
抢过扁担,担起箩筐就快步家里走“娘,有人来找三叔,带了好吃的,三叔正分给家里人,人人有份,赶紧回家吃去。”
王氏唉唉两声,跟着儿子,吃着手里糕点,得意的看了妯娌一眼,为儿子来接自己的而得意。
张秀儿扶额,随便摘了些菜,提着篮子,抱着孩子回家,有好吃的东西,怎么能漏掉自己儿子。
林家院子内。
桌子上的簸箕里放着两大包吃食,一包是豆面卷子,另一包是糕点。
这些是杂货铺掌柜找人送来的,他对林呈的保温壶很满意,等了好些天没见到林呈来领银子,就差了个人,把银子送到林呈家。
一道送来的,还有这些作为礼物的吃食。
并带话给林呈“合作很愉快,以后秀才公若还有稀罕玩意儿,愿意高价收”。
豆面卷子有近二十来个,好几斤重,糕点也不少,掌柜的大方到不正常。
可能又大赚了一笔吧,林呈不负责的想道,反正他不相信对方会吃亏。
来送东西的小哥拒绝了林家吃饭邀请,喝了口水就走了。
林老头自然问起怎么回事?刚刚那个小伙给儿子银子,他可是看到了,好大一锭。
林呈随意找了个理由“这掌柜想买一样值钱又稀罕的东西,是我从中牵线,找宁远兄帮的忙,这些都是好处费,拿着没事的”。
原来是张鸣帮忙,林老头放心了,他知道儿子这个好友,张鸣家有钱有势,能帮这种忙那是在正常不过了。
林婆子关心的点不一样“这么多东西,一下子吃完太浪费了,我收起来,每天吃饭的时候蒸两个。”
林呈拦住她“娘,这豆面放久了会变硬,那就不好吃了,赶紧趁还没变硬吃掉,你看,你孙子孙女都想吃”。
其他人露出期待的眼神,是真的想吃。
林婆子嗤笑“他们什么不想吃?依着他们吃,多少东西都不够。”
“哎呀,反正是白得的东西,吃就吃了,小的们,排队。”
林呈拍了拍手“别抢,都有份,来,一个一个来”。
从一边的簸箕里,拿了两个豆面卷子,先给爹娘一人一个,然后招呼其他人排队领取。
林婆子撕开叶子咬了一口,糯米做的面皮又糯又香,再咬一口,吃到了满嘴的豆沙,豆沙里面放了糖,甜丝丝的。
这豆面做的精细,放的料也足,比自己家里做的好吃多了,三两口吃完,林婆子也不说要留着以后吃的话了。
因为卷子都快吃完了。
林呈看老娘吃完,又给了她一个,老爹一个“就剩两个了,给谁都不公平,爹娘吃了吧”。
吃完了豆面,林呈又分糕点给大家,每人两块。
吃完后,林世安舔着嘴巴问“三叔,你还有朋友要来我们家吗?”
林呈笑他“怎么,还想吃糕点”。
林世安嘿嘿笑。
“别人送的就那么一点,你肯定没吃够对不对?”
林世安点头。
林呈指着暖棚说“今年把这东西伺候好,卖了钱,你们想吃多少豆面卷子都行,还有叶饽饽、粘豆包都可以吃到饱,是不是,爹?”
几个年纪小点的孩子就眼巴巴的看着爷爷,和他确认“真的吗,爷爷,卖了烟给我们买吃不完的卷子和豆包?”
林老头“只要烟草收成好,到时候卖了钱,买糯米和黄米面回来自己家做,让你们吃个够,吃到吐”。
“哇喔”,欢呼声一阵阵,只差掀翻屋顶。
夹杂着林世顺的大嗓门“我一个人能吃下两斤。”
有人不服“我一个人能吃三斤”。
“我能吃四斤”。
...
有人风风火火的跑去干活,发誓要好好照顾烟苗。
眼里满是期待,期待丰收,期待有吃不完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