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皇宫。
日晷晷针的针影,徐徐往巳时末的位置移动。
在临近午时的阳光下,一名二十上下的年轻太监,脚步匆匆的穿过紫宸殿前的广场,快步从奉天殿的方向行去。
奉天殿内,一名身着绯色官服的官员,低垂着头躬身站在殿内正中,面上向上首龙椅上的司徒辰,恭声述说着什么。
分列在殿内左右两侧的文武百官,一边听着绯色官服官员的叙述,眼角余光不时有意无意的瞥向殿内上方,留意着丹陛上的动静。
今日的早朝从卯时正开始到现在,早过了往日下朝的时间,但瞧着上方皇帝的态度,还没有下朝的意思。
一件件上报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争论起来还得费一番功夫,这么连着一个早朝,显然是上面那位刻意为之。
文官队列中,杨学濂将近两日神都和朝中的各种事项在过了一遍,脑中一道灵光闪过,瞥向殿内上方的视线转向站在殿内正中的左副督御史,停顿了片刻,又转向转向武官队列前方。
左副督御史口中提到的事,和之前的好几件事,其中牵涉到的人,算起来多多少少都与东平郡王府有关。
不过混合在今早的其他事项中,只寥寥几件,并不明显。
昨日,乐山村中那位小少爷百日,神都中各家派人往神都外去,宫中也心照不宣的默认。
不过,顾及着那位贾公子现在身上已经没了爵位,各家除了东平郡王府去的都只是亲卫管事。
据传,老东平郡王与老荣国公私交甚笃,那位去到乐山村的郡王府二公子,离开神都数月,近来才返回。
以老东平郡王与老荣国公的关系,对方知晓贾家的变故之后,亲自前往乐山村去探望一番,在情理之中。
所以,昨日听闻之时,他并未察觉有异。
现下,皇上的态度,其中应当另有蹊跷。
深深的看了武官前列的身影片刻,杨学濂眼角的视线再次移动掠过殿内上方,一片深蓝色的衣角忽然闯入。
杨学濂视线悄悄上抬,一个小太监快步从殿外走到立在龙椅一侧的苏怀安身旁,低声耳语了一句。
苏怀安面色微微变了变,上前一步,走到龙椅近前低头。
远远的看着苏怀安嘴唇开合,隐隐辨认出其中的两个字,杨学濂眼皮一跳。
【上皇!】
日晷晷针的针影,与巳时的最后一个刻度重合,御辇从奉天殿前起驾。
目送御辇远去,奉天殿内俯跪的文武百官从地上起身,相互看了看,依次走向殿外。
一路从奉天殿走到宫门前,往日里散朝后,常常三三两两走到一起相互交谈的文武官员,今日都默契的不发一言。
今天的早朝明显不正常,散朝之前,殿内上方出现的小太监更不可能忽略。
能让皇帝直接中断自己安排的朝议,发生的绝不会是小事。
联想近来朝中上下和宫中的暗涌凶流,穿过宫门离开皇宫的文武百官中,直觉敏锐的心下俱是一沉。
朝中,要变天了。
就是不知这一次会波及到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