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殿下,你要如何将方便面引入军中使用?”林文渊问出事情的关键。
是啊,他们苦心如此经营,自然不是仅仅为了些钱财。
林文渊的问题切中了要害,也是萧景珩布局的核心目的之一。他看向沈知微,想听听她的见解。
沈知微眼眸微转,闪过一丝灵光,她浅笑道:“林叔此问正是关键。若由我们直接上书朝廷,献上此物,且不说流程繁琐,极易被埋没,更可能引来不必要的猜忌,以为殿下别有用心。故而,此事需借他人之口,最好是让一位在陛下面前说得上话、且只忠诚皇上的官员,‘偶然’发现此物的妙用,主动上奏。”
萧景珩颔首,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我听闻都察院有位赖御史,”沈知微娓娓道来,“此人恪尽职守,忠贞不二不喜繁务,且对于民生军备一道,更是异常关注,且深得皇帝信任。若能……”
卓尔悦闻言,立刻抚掌笑道:“微微所想与我不谋而合,让这位赖御史‘偶然’得知方便面的妙处,再让他亲自体验一番,由他之口将方便面推荐给那位,再合适不过。”
林文渊闻言,赞同的点点头,“这方法甚妙,确实很合适。只是如何让这位赖御史自然而然的体验呢?”
沈知微眉梢微翘,狡猾一笑:“此事交给我来安排,定让那赖御史‘自然而然’地发现这军中利器!”
说完,她便挥洒笔墨,潇洒的写了满满一章,结束后,还自信满满的递给萧景珩查看。
萧景珩接过,还未看内容,就被她这一笔“笔走龙蛇”的字体所震惊,头顶一排排乌鸦飞过。
“微微,你这字……”萧景珩还在思考如何委婉的表达的时候。
林文渊直接插了一句话,“真真是不堪入目啊,简直浪费笔墨。”
沈知微:“……”
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子,父子俩一样没情商。
——————分界线
这日,赖御史因公务烦闷,信步走入盛德楼雅间歇脚。刚坐下,便听得隔壁传来几位看似军中武将打扮之人的高声谈论。
一人道:“……要我说,咱们平日里操练辛苦也就罢了,最恼人的就是这吃饭问题,生火造饭,费时费力,若是遇上急行军或是恶劣天气,更是麻烦!”
另一人接口:“可不是嘛,前几日我偶得一样新鲜吃食,名叫“方便面”,用开水一泡,须臾即成,味道竟十分不错,热汤热水下肚,浑身舒坦。”
先前那人好奇问道:“哦?竟有如此神奇之物?从何得来?”
“便是这盛德楼独有的。听说这面饼易于保存,携带也极方便。我就在想,若是此物能用于军中,将士们岂非随时随地都能吃上口热食?既能节省埋锅造饭的时间,又能提振士气,于行军打仗大有裨益啊!”
“此言有理!若真如此,实乃我军中之福……”
几人的对话清晰地传入赖御史耳中,“节省时间”、“方便”、“提振士气”这几个词,恰好挠到了他此刻的痒处。他核查营务正嫌效率低下,若真有此等便利食物,倒真是解了他的难题。
好奇心起,赖御史便招来伙计,也点了一份那传闻中的“方便面”。
当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香辣牛肉面端到他面前时,赖御史将信将疑地尝了一口,眼前顿时一亮。面条爽滑,汤底浓郁,更重要的是,这制作过程确实快捷无比,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一碗热水即可。
他亲自体验后,再结合方才听到的“军中妙用”,越想越觉得此事可行。
这方便面若能量产并配给军队,必能极大改善行军饮食条件,提高军队机动性。
此等利国利民的好东西,合该让陛下知晓!
于是,赖御史连忙唤人来,仔细询问了方便面的制作难度、保存等细节,卓尔悦自然事无巨细的一一告知。
两人这一聊便是一下午。
当夜,赖御史便坐在烛火前,精心撰写了一道奏章,详细阐述了方便面的特性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巨大潜力,并附上自己亲身体验的样本,郑重其事地呈递到了御前。
翌日,皇帝览奏后,尤为感兴趣,尤其是赖御史提到“无需举火,沸水冲泡即食”、“易于储存,便于携行”等特点,深知其对军队后勤的意义。
于是,他决定亲自一试,派人买来方便面,先是张公公使毒后,便亲自品尝。
刚入口,那浓郁的面香伴随着牛肉的香味瞬间在口中散开,面条劲道有嚼劲,汤头更是鲜美无比。
皇帝龙颜大悦,“果然美味啊。”
用餐结束,张公公立马捧来一杯清茶解腻。
“殿下,这方便面就是五皇子身边那个小丫鬟染发在北疆研发出来的,想来五皇子也是为了士兵们能吃饱,才把这引得京城的吧。”
“唉……景珩,这孩子向来是个懂事的,那日废他也是无奈之举,毕竟证据确凿,朕实在无力回天啊,这些天宸妃夜夜来梦,怕是责怪朕啊!”
皇帝苍老的脸庞上难得流露出一丝惭愧和怀念。
一旁的张公公自然低头,没发表意见,他提起萧景珩自然有他的道理。
其实,萧景珩一行人所有的行动都在皇帝耳目的注视下,实时传来他的动向。
而被监视的众人自然知晓,但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明白皇帝的用意。而他们如今所做的不过是为了应对明面上人。
皇帝的愧疚一蹴而就,很快,他便下旨召集群臣,商议将此“方便面”引入军需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