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阳光透过熙和堂的雕花窗棂,洒在案几上,为空气中弥漫的药香镀上一层温暖的金光。
沈淮安带着孟若依来熙和堂的两次,作为南州有名的富户,他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有着敏锐的商业嗅觉。这两次来访,他已暗中观察到熙和堂的美容药膏生意异常火爆,尤其是那些新研制的香膏,不仅功效显着,还香气宜人,深受春城贵妇喜爱。
沐大夫,冒昧打扰。沈淮安拱手行礼,姿态谦和,我有一桩合作之事,不知您是否感兴趣。
沐熙放下手中的药材,示意他坐下,亲自为他斟了杯热茶:沈公子请说。
我在南州经营一家西子楼,主要售卖各类胭脂香粉。沈淮安微笑道,这两次来贵店,见您的药膏广受欢迎,我在想,若能将这些精品引入西子楼,必能实现双赢。
沐熙微微颔首,沉思片刻后,她开口道:合作之事,我可以考虑。不知沈公子打算如何合作,分成又是怎样?
我负责经营销售,您负责供货。沈淮安直接提出方案,利润方面,我四您六,如何?
沐熙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在这个时代,供货方通常只能拿到四成左右的利润,沈淮安给出六成,已是相当有诚意。
沈公子果然爽快。沐熙微微一笑,不过,我有几个条件。
沈淮安挑眉:请讲。
首先,在西子楼需设立熙和堂的专柜,所有药膏必须标明熙和堂的标志。沐熙语气坚定,这是我从开熙和堂之初就定下的原则。
她从柜台取出一个精致的瓷瓶,轻轻旋开盖子,指着瓶口内侧的印记道:您看,每个瓷瓶内部都有一个太阳图案,中间刻有两个字母。这是熙和堂的暗记,为的就是防止有人仿制。
沈淮安凑近细看,眼中闪过赞赏:考虑周全。
其次,所有售卖药膏的人员必须到春城培训,严格按照熙和堂的模式售卖,必须是试用以后才能购买。沐熙继续道,价格必须统一,不得随意调整。每三个月,我们双方需根据出货单和售卖情况核账,利润五五分账。
沈淮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沐熙提出的条件比他预想的要严格得多,但是五五分账,说明沐熙不是那种占便宜的人。看来他的这一步没有走错,他本是想着沐熙治好了孟若依,多让一些利。
沐大夫,您提出的条件确实有些...特别。沈淮安斟酌道,不过,我很欣赏您的商业眼光。西子楼若能与熙和堂合作,必能更上一层楼。
他沉思片刻,最终点头:我答应您的所有条件。
沐熙眼中闪过一丝满意:那我们就拟定契约吧。
两人当即找来纸笔,沐熙详细写下合作条款。她将现代的专柜经营理念与这个时代的商业习惯相结合,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合作方案,包括供货标准、质量保证、培训制度、价格体系和结算方式等。
沈淮安越看越惊讶,对沐熙的商业头脑佩服不已。沐大夫,您的这些想法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只是一些经验之谈。沐熙淡然一笑,将契约递给他,沈公子若无异议,我们便签字为证。
沈淮安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又按上了手印。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沐熙微笑回应。
合作谈妥,沈淮安起身告辞:我这就回去准备,即刻派人来春城学习。
目送沈淮安和孟若依离开,沐熙站在门口,望着冬日阳光下熙攘的街道,若有所思。
这次合作让她意识到,熙和堂已经到了需要扩大规模的阶段。目前的小作坊式生产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更不用说还要供应西子楼了。
是时候建一个真正的作坊了。沐熙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回到内堂,沐熙铺开一张白纸,开始绘制新作坊的蓝图。她设想中的作坊不仅要扩大生产规模,还要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每一瓶药膏都符合熙和堂的标准。
首先,需要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沐熙在纸上勾勒着,药材储存区、清洗区、炮制区、调配区、灌装区、包装区...还要有专门的晾晒场和库房。
她又想到了人员配置:需要聘请更多工人,但必须经过严格培训。每个环节都要有负责人,确保各司其职。
沐熙还计划引入流水作业的概念,让每个工人专注于一项任务,提高效率和质量。同时,她打算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检查制度,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每一步都要经过检验。
对了,还要考虑安全问题。沐熙在纸上添加着,防火、防潮、防虫...药材储存尤其重要。
不知不觉间,夕阳西下,熙和堂外的街道渐渐安静下来。沐熙放下笔,揉了揉有些酸胀的手腕,却没有丝毫倦意。
她的脑海中浮现出未来熙和堂的景象:宽敞明亮的作坊里,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工作着;熙和堂的专柜出现在各大城市的繁华地段;熙和堂的标志成为品质的保证...
这只是开始。沐熙轻声道,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夜深人静,沐熙仍在灯下忙碌着。她详细列出了新作坊所需的设备、材料和人员,计算着预算,思考着选址问题,这个等萧墨尘回来让他帮忙找找。
还有品牌推广。沐熙想到,需要设计统一的包装,不仅仅是药膏瓶,还要有精美的礼盒包装,适合作为礼物赠送。
她回想起今天向沈淮安展示的暗记,又在纸上画了一个太阳图案,中间写着。这个标志需要更加精致,或许可以请专门的工匠设计一个更美观的印章。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小院中。沐熙放下笔,站起身来,伸展了一下身体。她知道,从明天开始,她将迎来一段更加忙碌的时光,但她对此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