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的电脑屏幕被十个技术系统的数据流占满,像一张不断收缩的网。犯罪痕迹智能扫描仪正拆解高启强家搜出的那把带血的扳手——通过光谱分析,扳手凹槽里的血迹dNA与张小庆的基因序列在系统里弹出“匹配度99.99%”的红色标识,而扳手表面的指纹经超高模拟画像技术增强处理,清晰显露出高启强右手食指的独特纹路。
“追踪之瞳系统锁定:高启强预订的航班将于两小时后起飞,目的地南美。”系统机械音刚落,身临其境功能已将机场值机柜台的虚拟场景投射在屏幕上——高启强穿着深色风衣,正低头核对机票信息,嘴角噙着惯有的淡笑,仿佛只是去度假。李阳放大画面,用超动态视力技术捕捉到他喉结的细微滚动:那是紧张时的下意识动作,与他在审讯室里抵赖时的反应完全吻合。
审讯室的单向玻璃外,安欣看着里面气定神闲的高启强,指尖在平板电脑上滑动。两个新添的技术证物扫描系统正同步工作:一个在解析高启强的手机通话记录,恢复的一段录音里,他用温和的语气对高晓晨说“记住,就说只看到李青一个人,别的什么都不知道”;另一个则在比对他书房抽屉里的日记本,字迹鉴定显示,某页提到“张小庆知道得太多”的笔迹,与他签署合同的笔迹重合度达97%。
“安队,高启强一口咬定扳手是捡来的,说从没见过张小庆。”李响的声音带着焦躁,他刚想推门进去,却被安欣拉住。
“等等。”安欣调出罪恶功能系统的分析报告,“他的心率、瞳孔变化、微表情波动……所有数据都显示他在撒谎,但现在还差最后一击。”话音刚落,技术证物扫描系统突然弹出提示:“在高启强风衣内衬发现微量纤维,与张小庆失踪前穿的毛衣成分一致。”
安欣将报告推给李响:“用证据说话,别让他抓到程序漏洞。”
审讯室里,当安欣把纤维比对报告和那段教唆录音放在桌上时,高启强脸上的从容终于裂开一道缝。超高技术模拟画像师技术实时捕捉到他的反应:嘴角肌肉抽搐0.3秒,瞳孔骤缩至2毫米,右手悄悄攥紧了椅子扶手——这些细节在系统里被拆解成“心理防线崩溃前兆”的特征标签。
“高启强,”安欣的声音平静却有分量,“从李青绑架案到张小庆被害,你每一步都算得很精,但你忘了,技术能复原你擦掉的指纹,能找回你删除的录音,能从你以为干净的地方,揪出藏不住的罪恶。”
高启强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没再说话。此时,刑侦支队的会议室内,郑一民正对着投影上的证据链点头:“安欣,你重新担任专案组组长,继续深挖。”他顿了顿,指向屏幕上李有田父子的照片,“你怀疑他们和张小庆案有关?”
“是。”安欣调出李有田的通话记录,“张小庆死前三天,曾给李有田打过五个电话,都被挂断了。而且技术还原的监控显示,张小庆失踪当晚,李有田的车出现在抛尸点附近。”他看向李阳,“用追踪之瞳系统把李有田父子的行踪轨迹调出来,和张小庆的活动范围重叠比对,我要知道他们到底有没有交集。”
李阳立刻操作电脑,屏幕上两条轨迹线开始移动、重叠——在莽村项目工地、在村头小卖部、在废弃仓库,多处出现重合点,其中一处标注着“22:17,停留45分钟”,正是张小庆失踪的时间段。
“罪恶克星功能系统提示:李有田父子涉案概率76%,建议立即传唤。”
安欣看着屏幕上逐渐清晰的真相脉络,指尖在桌上轻轻点了点。从李青绑架案牵出张氏兄弟,再到高启强露出马脚,现在又指向李有田父子……这张网终于越收越紧。他转头看向窗外,阳光正好,落在刑侦支队的徽章上,反射出刺眼的光——就像那些藏在黑暗里的罪恶,无论躲得多深,终会被技术织成的光网照得无所遁形。
【案发现场字幕技术自动生成:当证据链像齿轮一样咬合,再狡猾的狐狸,也藏不住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