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又带着几分揶揄的口吻,半开玩笑地说道:“国师啊,这‘神机营’建起来,可得快点让朕瞧瞧真本事。朕还等着看你怎么把那齐国的熊崽子、燕国的小火苗、还有那符羌的老巫婆,一个个打得哭爹喊娘呢!到时候,朕亲自为你牵马坠镫,给你庆功!”
这话说得虽然粗俗,却带着几分君臣之间难得的“亲近”,也算是给了宋欣瞳一个极高的期许。
宋欣瞳知道这是朱重的玩笑话,也配合地露出一丝浅笑:“陛下谬赞了。若真有那么一天,臣只求陛下能减免天下赋税三年,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便是对臣最大的奖赏了。”
朱重闻言,朗声大笑起来:“好!好一个心系百姓的国师!若真能一统天下,莫说减免三年赋税,便是五年、十年,又有何妨!朕准了!”
笑声在寂静的御书房内回荡,带着几分对未来的憧憬,也夹杂着几分只有帝王自己才懂的深沉。
夜,已经很深了。宋欣瞳手捧圣旨与金印,缓步走出御书房。晚风更凉了,吹在脸上,让她混沌的头脑清醒了几分。
她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圣旨和金印,这是权力,是荣耀,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如影随形的危险。朱重的信任是真的,但猜忌也绝不会少。那三大强国的威胁是真的,她的“神机营”计划,更是任重而道远。
“走火入魔,死亡……”她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放心,我会尽量让你们活下去,而且是以强者的姿态活下去。”
她抬起头,望向深邃的夜空,繁星点点,却无半分星辰之力可供吸收。
“这个世界,就用世俗的力量,来搅动风云吧。”宋欣瞳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转身,融入了紫禁城无边的夜色之中。她的身影,清瘦却挺拔,仿佛一柄即将出鞘的利剑,寒光内敛,却已锋芒初露。一场席卷天下的风暴,正悄然拉开序幕。
将那头威猛无俦、通体墨色、鬃毛如火焰般燃烧的墨麒麟寄养在皇宫御花园的一角禁地,宋欣瞳也是颇费了一番口舌。这神兽虽灵智已开,通人性,却性子桀骜,若非宋欣瞳以秘法安抚,并承诺时常来看它,又有朱重亲自下旨,调拨了数十名精挑细选的内侍好生伺候,每日供应海量的珍奇异果与百年灵草,它怕是要将这皇宫闹个天翻地覆。
“墨玉乖,在此地暂歇些时日,待我办完事,便来接你。”宋欣瞳柔声道,指尖轻轻拂过墨麒麟光滑如缎的皮毛。墨麒麟不满地打了个响鼻,巨大的头颅在她身上蹭了蹭,眼神中满是依恋与不舍。宋欣瞳无奈,只得又取出一枚蕴含着精纯灵气的玉佩,塞进它的嘴里,这才哄得它安静下来。
毕竟,带着这么一位“显眼包”神兽四处奔波,实在太过扎眼,也不利于接下来的秘密选拔。她此次的目标,是寻找那些潜藏于市井、军营、山野间的璞玉,而非招摇过市。
离开皇宫,宋欣瞳一身寻常书生打扮,青衫磊落,面容虽仍是九岁女童模样,却自有一股沉静威严的气度。朱重派遣的“大明卫”——这支由皇帝亲自掌控,负责侦缉、护卫的秘密力量——早已在宫外等候。为首的是一位面容冷峻、身形挺拔的千户,姓秦名峰,据说曾是朱重潜邸时的亲卫,忠诚可靠,武艺高强。
“国师大人,属下大明卫千户秦风,奉陛下旨意,全程护卫大人安全,并配合大人遴选事宜。”秦风单膝跪地,声音低沉,不带丝毫情绪。
宋欣瞳微微颔首:“秦千户免礼。此行低调为要,不必声张。我们走吧。”
“遵命!”
一场席卷大明疆域的秘密选拔,就此展开。宋欣瞳的足迹,遍布了大明的每一寸土地。
第一站,是北方边境的“镇北军”军营。黄沙漫天,旌旗猎猎。肃杀的气氛中,数千名边军将士正在进行日常操练,呐喊声震天动地。宋欣瞳在秦风及镇北军主将的陪同下,立于点将台之上,目光如炬,扫过下方操练的士兵,最终,落在了那些随军的少年兵或将领子嗣身上。
“凡十三至十七岁少年,无论身份,皆可上前一试。”宋欣瞳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校场,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
起初,士兵们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小不点”充满了好奇与疑惑,但在主将严厉的眼神和“国师有令,不得违逆”的命令下,很快,一群朝气蓬勃、眼神中带着青涩与悍勇的少年,从各个队伍中站了出来,约莫有数百人之多。
宋欣瞳并未看他们的家世背景,也未让他们展示现成的武艺。她只是简单地问了几个问题:“为何从军?”
“可惧死否?”
“可知为何而战?”
答案五花八门,有的是子承父业,有的是为了吃军饷,有的是热血上涌,说要保家卫国。宋欣瞳耐心听着,偶尔点点头,偶尔摇摇头。
随后,她亲自下场,并未动手,只是让秦风随意挑选了几名看起来孔武有力的少年,让他们尝试攻击自己。她身形飘忽,如风中柳絮,总能在间不容发之际避开攻击,步法精妙绝伦,看得众将士目瞪口呆。
“看到了吗?”宋欣瞳停下脚步,对那些少年说道,“真正的强大,并非蛮力,而是技巧、速度与智慧。你们中,有些人根基不错,但心性浮躁;有些人虽瘦弱,眼神却很亮,意志坚定。留下吧,或许,你们将成为大明未来的守护神。”
她的选拔标准,旁人看不懂。她挑选的,并非全是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之辈,其中甚至有几个看起来瘦弱矮小,但眼神异常灵动、反应极快的少年。镇北军主将有些不解,低声问道:“国师大人,这些娃娃……能成气候吗?”
宋欣瞳淡淡一笑:“将军,璞玉需琢,顽石可雕。给他们一点时间,你会看到奇迹。”
接下来的数月,宋欣瞳的身影出现在了更多地方。
她深入西南的深山老林,拜访那些隐世不出的武林世家或独行大侠。面对这些脾气古怪、自诩清高的江湖人,宋欣瞳并未以国师身份压人,而是以武会友,以理服人。她随手指点的几招,便让那些自诩高手的大侠们惊为天人,纷纷感叹“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对于她挑选弟子的要求,自然是倾力支持,将族中或门下最有天赋的少年,送至她的麾下。
大明的各大镖局,也是她重点关注的对象。镖局走南闯北,见多识广,镖师子弟往往自幼习武,且实战经验丰富,性格坚韧。宋欣瞳亲自观看了几场少年镖师的比试,选中了不少根骨奇佳、胆色过人的好苗子。
京城的武将府邸,更是她不能忽略的地方。将门虎子,往往自幼耳濡目染,家学渊源深厚,对军队有着天然的归属感。对于这些“官二代”,宋欣瞳同样一视同仁,严格筛选,只取其优,不问其家世背景。
甚至,在市井田间,她也没有放过。挑着担子满街跑的货郎儿子,或许有着惊人的耐力和负重能力;在田埂上追逐嬉闹的农家少年,或许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捷和爆发力;在街头打把式卖艺的孩童,或许有着扎实的腰腿功夫和表演天赋,这在未来的特殊作战中或许有用。
宋欣瞳如同一位最耐心的寻宝人,用她那双能洞察潜力的眼睛,从茫茫人海中,一点点筛选,一点点汇聚。她不看出身,不问贫富,只看三样:根骨、心性、潜力。
最终,一千名年龄在十三岁到十七岁之间的少年,从大明各地汇聚到了宋欣瞳指定的一处秘密基地——位于京畿附近,一座隐匿多年的皇家别苑“静心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