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脊关一役,对于圣光教廷而言,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伤筋动骨的惨败。投入战场的数百万核心精锐,近乎全军覆没;耗费无数资源与信仰之力召唤、维系的天使军团,折损殆尽;三十六座作为战略威慑的“裁决”神像,大半崩裂受损,灵光黯淡;更有超过三十万万虔诚信徒与牧师在最后的疯狂献祭中化为飞灰,其中包括十多位地位尊崇的红衣大主教,剩下的也各个带伤,精力、魔力消耗严重,没十几年的慢慢修养根本恢复不到巅峰。武圣境的圣军团长也战死了十二人,大多是被龙脊关最后的大爆炸,炸死的,真是死得冤。教皇本人,也是付出了五十年寿命的惨痛代价。
这场倾尽全力的“圣战”,非但没有达成预想中摧枯拉朽、重塑权威的目标,反而将教廷积攒了数百年的雄厚底蕴几乎打空,露出了前所未有的虚弱姿态。战后,若非教皇当机立断,抛出龙辉帝国这块大蛋糕。教廷这支最后的残军,极有可能被虎视眈眈的各大帝国联军撕碎在归途之上,就此万劫不复。那份为期二十年的“和平条约”,虽然暂时捆住了教廷干预各国内政、征收“虔诚税”的手脚,看似屈辱,却为教廷争取到了至关重要的喘息之机。而更狠辣、也更有效的一招,便是教皇将整个龙辉帝国遗留的庞大疆土、无尽资源与千年财富,如同抛出一块滴着油的肥肉般,直接扔给了那群环伺的“饿狼”。
这一招,堪称绝妙,也无比阴毒。龙辉帝国的遗产,诱惑太大了!大到足以让任何联盟瞬间土崩瓦解,让任何“道义”和“长远目标”在赤裸裸的利益面前变得苍白无力。果然,原本同仇敌忾、意图趁势彻底推翻教廷的帝国联盟,在教皇抛出这块惊天蛋糕的瞬间,便从内部开始分崩离析。都迅速转向了如何在这场前所未有的饕餮盛宴中,为自己攫取最大的一块利益。争吵、扯皮、暗中部署、边境摩擦……几乎在教廷残军开始撤退的同时,便已在各大帝国之间激烈上演。曾经指向教廷的刀锋,瞬间调转,对准了昔日的“盟友”。他们互相提防,互相算计,怎么吞噬龙辉帝国的地盘。正是这种源于人性贪婪的内耗与短视,使得他们错过了歼灭教廷主力、彻底改写大陆格局的千载良机。他们眼睁睁地看着教皇带着那支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百万残军实际战斗力已十不存一,如同丧家之犬般,穿过了原本危机四伏的归途,最终安然退回了圣城亚伦蒂斯那高耸的城墙之后。
而当教廷紧闭圣城大门,开始舔舐伤口、默默积蓄力量之时,大陆的东方,昔日龙辉帝国的广袤疆域上,已然烽烟四起。为了争夺土地、矿脉、城池,各大帝国之间已然从最初的争吵,迅速升级为小规模的军事冲突和代理人战争,彼此实力都在这种无休止的内斗中被不断消耗、削弱。教皇躺在圣城寝宫的病榻上,听着远方传来的、关于各国为争夺龙辉遗产而兵戎相见的情报,苍白的脸上露出了阴沉而满意的笑容。他成功了。教皇用一个自己已然无法保住的巨大诱饵,不仅成功脱身,更是巧妙地引爆了潜在的矛盾,让潜在的敌人们陷入了内斗的漩涡。
教廷虽然元气大伤,权威扫地,但终究保住了最核心的根基——圣城与信仰的火种。而大陆各国,则在瓜分利益的狂欢与彼此征伐的消耗中,错过了扼杀教廷的最佳时机。一个更加混乱、更加充满变数的时代,随着龙脊关的硝烟散去,正式拉开了序幕。教廷与世俗皇权之间的最终较量,只是被推迟,远未结束。
时光荏苒,距离那场几乎将大陆打碎的龙脊关血战,已过去整整一个甲子。六十年的休养生息,对于底蕴深厚的圣光教廷而言,足以让表面的创伤愈合。圣城亚伦蒂斯再次变得庄严肃穆,圣歌缭绕。通过内部培养和虔诚信徒的补充,教廷的军队已然恢复了满编的建制,银甲圣骑士与白袍牧师的身影,重新构成了令人望而生畏的洪流。然而,表面的光鲜之下,是难以弥补的内伤。顶层战力的断层,是教廷心中最深的痛。昔日武圣辈出、大魔导师坐镇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六十年间,教廷倾尽资源,也仅仅催生出两名堪堪踏入武圣境的强者,足以扭转战局的大魔导师,更是无一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