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早已摆开了丰盛的宴席。典型的东北菜式琳琅满目:小鸡炖蘑菇、锅包肉、猪肉炖粉条、得莫利炖鱼、红肠拼盘、酸菜白肉……当然,更少不了刘家自家烧锅酿造的、醇香扑鼻的高粱酒和陈年窖藏。
客厅里热气腾腾,人声鼎沸。刘家大大小小二三十口人,几乎都到齐了,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得如同过年。
主角,自然是第一次正式登门的新姑爷邵明珠。
“明珠啊!快!坐这儿!坐爸旁边!” 刘父脸上乐开了花,亲自拉着邵明珠,让他坐在自己身边的主宾位上,那份喜爱和重视,溢于言表。
“对对对!明珠,一路上辛苦了吧?快喝口热茶暖暖身子!” 刘母赶紧递上一杯刚沏好的热茶,眼神里满是慈爱和心疼。
堂兄堂弟们纷纷给邵明珠递烟、倒酒。几位堂姐堂妹,则围着刘念和她怀里刚刚睡醒、睁着大眼睛好奇张望的小平安,啧啧称赞。
“哎呀!念念!你这闺女养得可真好!白白胖胖的,这大眼睛滴溜溜的,真像你!”
“是啊!念念真是越来越有福相了!瞧这气色,多好!”
刘念听着姐妹们的夸赞,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她脸上洋溢着幸福而骄傲的笑容,眼神却时不时地飘向被父亲和兄弟们簇拥着的丈夫。
酒过三巡,气氛更加热烈。
刘父端起酒杯,红光满面地站了起来,声音洪亮:
“今天!是我老刘家大喜的日子!我的好女婿明珠!带着我的宝贝闺女念念!还有我的心肝外孙女灵芸!正式回门了!”
“我高兴!我太高兴了!来!大家一起!敬明珠和念念一杯!欢迎回家!”
“欢迎回家!” 众人纷纷起身,举杯相贺。
邵明珠赶紧站起来,双手捧杯,态度恭敬而诚恳:
“谢谢爸!谢谢妈!谢谢各位亲戚!是我做得不好,回来晚了。以后我一定常带念念和平安回来看望二老和大家!这杯酒,我敬大家!” 说罢,他将杯中辛辣的高度白酒一饮而尽,面不改色,赢得一片叫好声。
席间,亲戚们自然对邵明珠充满了好奇和敬佩。
一位堂哥好奇地问:“明珠啊,听说你们军在朝鲜打得可厉害了!万岁军!这名号真是如雷贯耳啊!”
邵明珠谦虚地笑了笑:“都是战士们打得好,祖国人民支援得好。我们只是尽了军人该尽的职责。”
他说得轻描淡写,但刘父却激动地补充道:“听听!听听!这就是我女婿!立了天大的功劳!还这么谦虚!”
这时,一位比较年轻的堂弟,眼尖地指着邵明珠军装上那枚造型独特、熠熠生辉的朝鲜一级国旗勋章,好奇地问:“姐夫!您这枚勋章……好像跟咱们的不太一样?”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了过去。
还没等邵明珠开口,坐在他身旁的刘念,脸上带着一丝按捺不住的骄傲和小小的炫耀,抢先一步,用一种看似随意却清晰无比的声音解释道:
“哦,这个呀。这是朝鲜金同志亲自授予明珠的‘一级国旗勋章’。一般是授予对朝鲜国家有杰出贡献的外国友人的。咱们志愿军里,能获得这枚勋章的,可不多呢。”
她的话音刚落,桌上就响起了一片惊叹声!
“哎哟我的妈呀!外国领导人亲自授予的?”
“金同志!了不得!了不得!”
“念念!你可是嫁了个真英雄啊!”
刘念听着姐妹们的惊叹,心里美滋滋的,脸上却努力保持着淡定的微笑,还轻轻推了邵明珠一下:“哎呀,也没什么,他就是运气好……” 但那眼神里的得意,简直能放出光来。
另一位堂姐又好奇地问刘念: “念念,听说明珠不光会打仗,还是大学生?还会说外国话?还会拉琴?”
刘念一听,更来劲了。她捋了捋头发,脸上带着一种“哎呀这都被你们知道了”的羞涩又自豪的表情,声音都轻快了几分:
“是啊!他是燕京大学的高材生呢(虽然因抗战没毕业,但学历足够唬人)!英语和俄语都说得可流利了!跟苏联顾问开会都不用翻译,更是我们志愿军跟美国人谈判的中方首席翻译官!”
“手风琴也拉得特别好!还会自己写歌呢!以前在部队搞联欢,他一上台,下面的女兵和文工团员们……” 她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瞥了邵明珠一眼,才慢悠悠地继续说:“掌声可热烈了!”
这番看似夸丈夫才华,实则暗戳戳宣示主权的“炫耀”,引得堂姐妹们一阵哄笑和羡慕的惊呼。
“哎呀!念念!你真是好福气啊!找了个文武双全的!”
“就是!又能打仗!又有文化!还这么年轻英俊!念念,你可是咱们姐妹里嫁得最好的了!”
刘念听着姐妹们羡慕的话语,看着她们投向自己那略带“嫉妒”的眼神,心里那份满足和骄傲简直要满溢出来了!她感觉自己这四年的等待和付出,在这一刻都得到了加倍的回报!她忍不住在桌子下,悄悄伸出手,紧紧握住了邵明珠的手,指尖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邵明珠感受到妻子的激动,也回握住她的手,侧过头,对她温柔地笑了笑,眼神里充满了理解和爱意。他当然知道妻子那点小小的“虚荣心”,但他丝毫不以为意,反而觉得这样的念念,格外真实可爱。
客厅里的气氛热烈到了顶点。酒过数巡,菜过五味,大家都有些微醺。刘父喝得满面红光,亲热地搂着邵明珠的脖子,爷俩正扯着嗓子、比划着手势,在划“哥俩好呀!八匹马呀!”的酒拳,引得周围亲戚阵阵哄笑。
这时,刘家请来助兴的二人转小班子锣鼓家伙一响,开始表演了。唢呐高亢,板胡悠扬,手玉子打得噼啪作响,瞬间把东北人家的那种热辣辣的欢快劲儿给掀了起来。
邵明珠一看这架势,眼睛顿时就亮了!他前世在沈阳军校上学时,就没少往刘老根大舞台跑,对这门接地气的艺术形式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再加上今天酒意上涌,心情又是前所未有的放松和高兴,那股子北京爷们儿爱玩爱闹、豁得出去的劲儿一下子就冒了上来!
他猛地站起身,脸上带着兴奋的、跃跃欲试的笑容,对着表演的艺人和满屋子的亲戚大声嚷嚷道:
“好!这调子太地道了!听得我嗓子都痒痒了!”
“来来来!师傅们!家伙事儿借我使使!让我也来一段!给咱爸咱妈和大家助助兴!”
他这话一出口,全场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
“好!姑爷要上场!”
“邵军长!来一个!”
“明珠!唱啥?咱们给你捧场!”
刘父刘母也惊讶地瞪大了眼睛,随即脸上乐开了花,使劲地鼓掌!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个平时沉稳威严的军长女婿,还有这么活泼、放得开的一面!
邵明珠几步蹿到艺人面前,跟他们低声快速交流了几句,然后转过身,目光在人群中一扫,精准地锁定了正掩着嘴、笑得眼睛弯弯的妻子刘念。
他脸上露出一个“坏笑”,大步流星走过去,一把拉住刘念的手:
“念念,快来!咱俩一起给爸妈唱一段《猪八戒背媳妇》!”
“啊?!” 刘念瞬间羞得满脸通红,像被烫到一样想把手抽回来,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哎呀!你疯啦!明珠!快松开!这么多人……我不会唱……丢死人了……”
她越是害羞,周围的亲戚起哄得就越厉害:
“念念!上啊!”
“姐!跟姐夫一起!”
“妹子!来一个!”
邵明珠却死活不松手,还故意可怜巴巴地看着岳父岳母:
“爸!妈!你们看念念……她不配合我……”
刘母笑得前仰后合,挥着手:“念念!去!跟明珠去!妈想看看!”
刘父也大手一挥:“我女婿有这兴致!闺女!必须配合!”
刘念被架在了火上,羞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但看着丈夫那兴奋期待、甚至带着点孩子气的眼神,再看看父母和亲戚们开心的笑容,心里一横,咬着嘴唇,轻轻跺了跺脚:
“你……你真是烦人!丢人可别怪我!”
这就算是答应了!
“得令!” 邵明珠高兴得差点蹦起来!他立刻对旁边看热闹的戏班师傅喊道:“师傅,劳您驾!猪八戒的行头!赶紧的!”
戏班的人也乐得合不拢嘴,赶紧拿来一套滑稽的猪八戒道具。一个软塌塌的大耳朵头套,一个圆滚滚的猪鼻子面具。
邵明珠毫不介意,笑嘻嘻地就把那可笑的猪鼻子戴在了自己高挺的鼻梁上,又把那呼扇呼扇的大耳朵头套扣在了他一丝不苟的头发上!
“哈哈哈!” 全场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大笑声!
一个身高一米八五、英俊挺拔、胸前还挂着两枚沉甸甸军功章的将军,此刻顶着一个滑稽无比的猪头!这反差萌实在是太强烈了!太有喜剧效果了!
连害羞的刘念看到丈夫这副尊容,都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赶紧用手捂住嘴。
邵明珠却毫不在意,还故意学着猪八戒的样子,扇着大耳朵,哼哼了两声,瓮声瓮气地对刘念说:
“娘子~!快来!让俺老猪背你~!”
锣鼓家伙非常配合地敲起了《猪八戒背媳妇》的经典节奏。
邵明珠弯下腰,拍拍自己的后背。刘念红着脸,在姐妹们的嬉笑和推搡中,扭扭捏捏地、小心翼翼地趴到了丈夫宽阔结实的后背上。
“哎呦!娘子!你好沉啊!是不是偷吃了咱爸烧锅里的酒糟了?” 邵明珠故意踉跄一步,夸张地喊道。
“你讨厌!” 刘念羞恼地轻轻捶了他一下。
然后,夫妻俩就这么一个顶着猪鼻子,一个羞红着脸,在欢快的唢呐和锣鼓点中,踩着十字步,晃晃悠悠地在客厅中间表演了起来。
邵明珠根本不用人教,那身段、那表情、那哼哼唧唧的腔调,活脱脱就是一个色厉内荏、憨态可掬的猪八戒!
“正月里来正月正~我背媳妇去看灯~”
“看灯是假意呀~我是相中她的小腰……哎呦!” 邵明珠被刘念拧了一下。
刘念一开始还放不开,但被丈夫那极其投入和搞怪的表演所带动,也逐渐进入了状态。她一只手搂着邵明珠的脖子,另一只手假装拿着小手绢,随着节奏轻轻挥舞,脸上虽然还带着红晕,但眉眼间已经满是笑意。
她偶尔还配合着唱两句:
“死鬼~你慢点走~小心摔了奴家~”
他俩这一唱一和、一憨一俏、默契十足的表演,把所有亲戚都乐疯了!
掌声、笑声、叫好声、起哄声几乎要把房顶掀翻!
刘父笑得直拍大腿,眼泪都流出来了。刘母笑得捂着肚子,直喊哎呦不行了。那些堂兄弟、姐妹们更是笑得东倒西歪。
一曲终了,邵明珠还故意背着刘念,在原地转了好几个圈,才假装气喘吁吁地把她放下来,然后对着岳父岳母和大家夸张地鞠了一躬。
“好!”
“太棒了!”
“再来一个!”
满堂彩!绝对的满堂彩!
刘念站在丈夫身边,脸红得像熟透的苹果,气息还有些微喘,但眼睛里闪烁着明亮而快乐的光芒。她看着身边还在搞怪地扇着耳朵的丈夫,心里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和甜蜜。
邵明珠摘下猪鼻子,露出那张英俊的、带着孩子般得意笑容的脸,一把搂住妻子的肩膀,对着大家大声问:
“爸!妈!各位亲戚!我这新姑爷!唱得咋样?”
“好!” 异口同声的欢呼和更热烈的掌声,就是最好的回答。
这个夜晚,因为邵明珠这出乎意料的、放下所有架子的即兴表演,让整个刘氏家族都深深地记住了这位不仅能打仗、有文化,还能如此幽默风趣、接地气的“宝贝姑爷”。
刘念知道,丈夫这是在用他最真诚、最放松的方式,融入她的家庭,回报岳父岳母的厚爱。这份心意,比任何贵重的礼物都更让她感动和骄傲。
窗外,哈尔滨的冬夜依旧寒冷。窗内,刘家的热情和欢笑,却温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