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才的办事效率真高,这边问清楚,那边就立即安排材料。
由于还要回去上班,徐秀才把这件事直接交给七叔公。
村里也就只有七叔公能压制村长,辈分浅一点,说不定村长等徐秀才走后,又不建了。
七叔公信誓旦旦地保证:“秀才公,你放心,俺一定给你阿爷弄个不掉坑的茅房。”
然而回去后,立即躺床,唉声叹气:“哎,村长的命真好,有这么一个读书厉害又孝顺的孙子。俺就苦命多了,儿子,孙子没一个孝顺的。
哎,人比人气死人,俺一把年纪了,虽然没被气死,但迟早一天也会死。辛辛苦苦熬了一辈子,从小到大,一次福都没享过。下辈子做头大肥猪让福兴杀,也好过做人了。哎,苦命啊,哎,苦命啊。”
老头摆明羡慕嫉妒恨,看着一窝一窝的子子孙孙更是气得要死。
人丁兴旺又如何,一个孝顺的都没有,命可不就是太苦了。
七叔公的子子孙孙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家老头是中邪还是生病了,一直在呢喃不停,说什么“命苦,命苦”。
说真的,七叔公的命哪里苦?比他苦的太多了。
比如村里的徐宝喜,那才是真正的命苦。
七叔公的大儿子把许大夫领回来,让诊断诊断是不是生病了。
结果许大夫说七叔公除了有点便秘,身子骨还是棒哒哒,活个十年八年准没问题。
七叔公的大儿子就奇怪了,老爹没病,为啥唉声叹气。
于是把半瞎子和马仙婆请回来,看一看有没有脏东西附身。
半瞎子和马仙婆算了老半天,依旧算不出什么。七叔公印堂发红,精神抖擞,一点也不像邪魅附体。
两人只好说一声抱歉就回来了。
七叔公的大儿子更是奇怪了,思来想去,只好把程顾卿请过来。
程顾卿疑惑地问:“请俺作甚?”
有病就请许大夫,中邪就请半瞎子或者马仙婆,要是快死了,就让徐宝喜准备准备。
请她过来作甚?莫非要买猪肉办白事?
七叔公的大儿子也不知道为何请程顾卿啊,心里就是想请她看一看,于是就行动了。
无奈地说:“自从俺爹收了徐秀才建茅房的钱后,就一直躺在床上,睡不着,吃不下,三更半夜还在叹气。俺问他什么事,他又不说。
俺请了许大夫,说没病,俺请了半瞎子和马仙婆也说没中邪。俺也不知道老爹发生了什么事。辗转难眠,想到你跟俺爹关系不错,或许能问出一二。”
于是程顾卿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跟着七叔公的大儿子归家,然后又拿了一盘大包子上门,请七叔公吃大肉包。
艾玛,程顾卿严重怀疑七叔公看到村长吃大肉包,嘴馋了,所以借生病之故,让她上门探望。
这一探望,不好空手上门,这不,就能吃上肉包子了。
程顾卿开门见山地说:“七叔公,你怎么了?听说你生病了,到底什么病啊?”
七叔公瞄了一眼程顾卿,不说话。
程顾卿:....
继续喊道:“七叔公,俺家大儿媳最擅长做肉包子,可好吃了。俺给你带了些过来,快起床吃。”
顿了顿补充道:“大肉包得趁趁热吃才好吃。你快起来。”
七叔公终于有反应了,点了点头说:“肉包的确要趁热吃才好吃。哎,大壮他奶,你就好了,有这么孝顺的儿子。”
顿了顿,又补充道:“不对,你不仅有孝顺的儿媳,还有孝顺的儿子,更有孝顺的孙子。俺这是羡慕不过来的了。”
程顾卿仔细打量着七叔公,老头一点也不像生病的样子啊。
直言直语地问:“七叔公,你有啥事啊?不如直接说出来,看看俺能不能帮你解决?”
玩“猜猜猜”的游戏一点也不好玩,还不如开门见山说话。
七叔公白了一眼程顾卿,伸出手来。程顾卿醒目地伸过手,把七叔公扶起来,还非常体贴地给递过去一个大肉包,自己也拿一个。
一口干掉一大半,问道:“啥事?七叔公,有事就说,俺这个人向来说话直接,你莫要介意。”
顿了顿,举了举大肉包,赞叹地说:“快吃,好吃。俺家的包子肉特别多,保准你喜欢吃。”
七叔公见程顾卿吃的那么开胃,情不自禁地咬了一口,满嘴都是肉汁,还真好吃。
赞许地说:“大壮他娘做的肉包的确好吃,怪不得村长那么吃好吃了。哎,村长就幸福了,一生病大家都围绕着他转,特别是秀才公,放下手中的活计,风尘仆仆地回来探望。孝心可嘉,俺羡慕不过来了。”
一边啃肉包,一边唉声叹气,
浑浊的双眼充满惆怅,要是外人看到,肯定认为这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苦命老人。
实际七叔公的命还真不苦,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也能吃饱,更重要是是儿孙环绕,五代同堂,是村里少人的福气人。
程顾卿无奈地说:“七叔公,你老实跟俺讲,你想要啥,或者要干啥?莫要不好意思,俺们都那么熟了。”
七叔公再一次白一眼程顾卿。
说得那么明白了,还不知道自己想要啥嘛?
艾玛,不孝子孙找人也不找个聪明人,弄得自己非要直白白地说出目的才行。
七叔公再次叹了一口气:“外面的人都说村长好福气,有个孝顺的孙子。俺,哎,不提了。儿子孙子曾孙玄孙都不是孝顺的。俺的命实在太苦了。”
眼睁睁地看着程顾卿说道:“你也是个有福气的。福兴也好,大壮也好,都是孝顺的。”
随后又说道:“秀才公听到村长掉入茅坑,二话不说,也不管贵不贵,都要给村长建一个新的茅房。你家也是,儿子孙子都听你的,你想建茅房就建茅房,他们从不考虑贵不贵,俺可羡慕你们了。”
七叔公心里想着自己已经说的那么明白了,大壮他奶应该明白了吧。
程顾卿没令七叔公失望,她还真是明白了。
敢情这个老头见到村长家要建新茅房,他也想建,也想让外人知道儿孙孝顺。
艾玛,没有对比就没有攀比。
这么一圈下来,徐秀才建茅房,让村长完胜。
七叔公也想做胜利者,只好唉声叹气,试图让儿孙也给建茅房。
总之别人有的,他也要有。这是面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