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御风站在礼堂门口,目光还停在林远身上。那件夹克太大了,穿在他身上晃荡着,像一面刚升起的旗。沈昭华站到他身边,肩膀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臂。这个动作很轻,但两人之间的距离已经不再需要语言来填补。
就在这时,系统的声音响了起来:【检测到宿主绑定“飞行王朝系统”满十年,触发终极彩蛋——永恒婚礼签到】。
陈御风手指一动,下意识摸了摸腕表边缘。这是他遇到重大变数时的习惯动作。他没有立刻回应系统,而是转头看向沈昭华。她正看着他,眼里有光,嘴角微微扬起。
“十年了。”她说,“它终于承认我们不只是战友。”
她伸手握住他的手。掌心有点湿,但她握得很紧。就在两人的手交叠的瞬间,她无名指上的翡翠戒指和他腕间的上海牌机械表轻轻撞在一起,发出一声清脆的响。那一声很短,却在空旷的礼堂里传得很远,像是敲了一下钟。
门被推开了。
脚步声由远及近,整齐划一。数十名航校学员走进来,全都穿着崭新的飞行夹克,步伐一致。走在最前面的是个大二男生,双手高高举着一架歼-20航模。机身喷涂着“天命”两个字,垂尾上刻着一行小字:c.Y.F.-2018。
他们走到主席台前停下。男生单膝半蹲,将模型托举过头顶。
“教官!”他的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我们把您讲的故事做成了飞行器!”
陈御风低头看着那架模型。机翼的弧度和他十年前在操场画的一模一样。起落架的结构,连减震装置的细节都复刻出来了。他伸手接过,重量刚好,就像当年他组装的第一架航模。
沈昭华站到他身旁,开口说:“你们不仅坐了飞机,还记得它的名字。”
学员们齐声回答:“它叫‘天命’,因为教官说——天命由人不由天!”
声音落下,礼堂安静了一瞬。夕阳从高窗照进来,斜斜地打在展柜上。玻璃罩里的《操作日志》泛着微光,旁边的U盘徽章也映出一点金边。那行铅笔写的志愿书背面,在光线移动中渐渐清晰可见。
系统再次提示:【“永恒婚礼签到”已完成,贡献值累积解锁“文明共鸣”权限】。
陈御风没有去看界面。他把航模放在展柜旁,和胸针、志愿书放在一起。位置刚好,不多不少。
沈昭华抬手,将发簪重新别回发间。动作很慢,也很稳。她站回他身边,两人并肩而立。身后是十名新学员,前方是百张空座,头顶是穹顶与天空。
外面传来战机的轰鸣。四架歼-20编队掠过,尾迹在夕阳中拉出长长的线。云层被染成金色,虹彩浮动。
没有人说话。也不需要说话。
这一刻,礼堂就是殿堂。余晖就是烛光。战机的呼啸就是钟声。
陈御风抬起左手,看了眼时间。时针指向五点十七分。和十年前他第一次站上这个台的时间,差了三分钟。
沈昭华察觉到了他的动作。她没问,只是把手放进他口袋里的那只手,握得更紧了些。
学员们没有散开。他们站在原地,目光落在主席台上。有人盯着那架新放下的航模,有人看着展柜里的U盘徽章,还有人望着墙上挂着的初代模型。
林远站在第一排。他 still 穿着那件 oversized 的夹克,袖口遮住了半个手掌。但他站得很直,眼睛一直没离开陈御风。
陈御风朝他点了点头。
林远立刻抬手,敬了个礼。这次比早上标准多了。
陈御风回礼。
沈昭华从西装内袋取出一支钢笔。她打开笔帽,走到登记表前,在“见证人”一栏签下名字。最后一笔收尾时,笔尖划出一道小小的飞鸟弧线。
她合上笔盖,放回口袋。然后转身,重新站到陈御风身边。
系统第三次提示:【“文明共鸣”权限已激活,可向指定群体同步技术认知框架,需宿主授权启动】。
陈御风在脑海中输入确认指令。
下一秒,所有在场学员的手表、手机、智能终端同时震动。屏幕亮起,跳出一段加密信息。解码后显示为一组气动公式与材料参数组合,正是“天命”航模所用的核心设计包。
男生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手表,猛地抬头:“这是……自适应变形翼的数据?”
陈御风说:“你们做得出来,就拿去用。”
沈昭华补充:“但从今天起,每一份图纸都要标注来源,每一项改进都要记录过程。这不是秘密,是责任。”
学员们齐声应下:“明白!”
外面的天色开始转暗。远处机场的导航灯陆续亮起,红白交替,节奏稳定。礼堂内的灯光依旧未开,只有夕阳最后的光铺在地板上,像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陈御风没有动。沈昭华也没有。
他们站着,影子被拉得很长,一直延伸到展柜前。那里,志愿书、胸针、日志、徽章、航模,静静陈列。每一件东西都有它的来历,也有它的去向。
林远忽然往前走了一步。他从夹克内袋掏出一张纸,展开。是一张手绘的设计图,线条稚嫩,但结构完整。
“教官。”他说,“我想造一架能飞的‘天命’。”
陈御风接过图纸,看了一会儿,点头:“可以。下周开始,你来实验室报到。”
林远眼睛一下子亮了。他用力点头,退回到队伍中。
沈昭华轻声说:“他们已经开始接班了。”
陈御风看着她:“因为我们一直没停下。”
她笑了。这一次,笑得更久一些。
礼堂外传来脚步声。不是学员的。节奏平稳,带着某种准备就绪的意味。侧厅的门被推开,几名技术人员抬着设备进来。全息投影仪、数据接口箱、影像存储模块,一一摆放到位。
其中一人打开控制面板,轻声汇报:“全息影像馆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启动。”
陈御风回头看了一眼。投影区设在礼堂东侧,正好对着主席台。幕布尚未升起,但设备已经连接完成。
他转回头,对所有人说:“接下来,是我们的过去。”
沈昭华走到他身边,手再次放进他口袋里的那只手。两人并肩站着,面对台下。
技术人员按下启动键。
幕布缓缓升起。第一帧画面浮现——是十年前的航校操场,一个年轻学生蹲在地上,用粉笔画着飞机草图。阳光洒在他身上,风吹起他的衣角。
画面右下角显示标题:《我们的起点》。
陈御风看着那个年轻的自己,没有说话。
沈昭华的手在他的手里轻轻动了一下。
幕布上的影像继续播放,声音响起,是当年录音设备留存的原始音频:“我要让国产发动机响彻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