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车内终端的蓝光熄灭后,陈御风起身推开车门。夜风卷着远处机场的引擎余震扑来,他抬手看了眼腕表——指针刚过二十二点十七分。上海牌机械表的玻璃面映出主会场穹顶的轮廓,那座由十二国联合搭建的航空产业联盟大会主场馆,此刻正亮起环形光带。
他步入主控区时,全息投影阵列已启动校准程序。沈昭华站在权限认证台前,发簪微斜,指尖悬在输入界面之上。她没有回头,只低声说:“信号同步延迟0.3秒,卫星中继节点确认在线。”
陈御风走到主控台中央,思维接入飞行王朝系统。
【签到地点:全球航空产业联盟主控枢纽】
【签到完成】
【奖励解锁:量子纠缠通信优先通道(临时)】
数据流瞬间贯通。他调出上一章破译所得的“高湿环境数据恢复协议”,将其底层架构嵌入直播传输模块。三秒内,十二颗低轨通信卫星完成链路重置,形成闭环加密网络。
就在此时,主控台警报突响。全息影像开始扭曲,多国代表的虚拟投影出现断层闪烁。后台日志弹出红色标记:主干信道检测到伪造军方数字签名,正在尝试劫持广播权限。
攻击来了。
陈御风未动,手指轻敲台面三下。系统响应指令,激活量子纠缠通道,绕开被污染的地面光纤网,直接与天基中继站建立直连。画面恢复稳定,但攻击频率陡增,数据包洪流持续冲击认证接口。
他闭眼,调用签到式动态防火墙。
每三秒,系统在全球不同坐标虚拟签到一次——东京羽田塔台、迪拜空管中心、北极航线监测站……每一次签到都生成新的加密密钥流,路径随机跳变,无法预测。
攻击峰值出现在第十四分钟。
系统自动触发反向溯源程序,启用量子隧穿算法穿透代理层。第一层伪装Ip位于新加坡数据中心,第二层跳转至冰岛海底电缆节点,第三层消失在加密隧道尽头。
进度条推进至97%。
最终定位锁定:伦敦城东某私人银行地下三层机房,物理坐标北纬51.514°,西经0.078°,电力负载持续高于正常值38%。
陈御风睁开眼,声音平稳:“找到他了。”
大屏切换为三维攻防图谱。攻击路径如红线蜿蜒,终点处标注红框,附带实时热力成像——服务器机柜表面温度达62c,冷却系统超负荷运行。
部分境外代表立即提出质疑。
德国代表团发言:“单一技术溯源不足以作为证据,建议暂停发布议程。”
美方观察员补充:“我们不排除这是预设陷阱的可能性。”
话音未落,主屏幕突然跳转。一段视频开始播放:昏暗会议室里,陈御风与一名外籍男子握手,背景是某离岸公司铭牌。话外音用英语陈述合作条款,提及资金转移与技术共享。
伪造视频。
全场哗然。多个虚拟影像开始退避,信任链出现裂痕。
陈御风依旧静立。他缓缓摘下左腕手表,放置于控制台感应区。微型存储卡自动读取,“昆仑-1973”图纸编码上传至系统核心验证层。
他按下确认键。
全息投影骤然切换。
画面不再是录像回放,而是实时区块链审计链路。每一帧都嵌入当前涡扇叶片振动频率作为动态水印,毫秒级刷新。伪造视频在0.3秒内被拆解为原始像素流,系统比对其数字签名特征库。
结果浮现:哈希值匹配军情六处2016年标准模板,编码格式与赵天翔此前使用的U盘协议一致。更关键的是,视频元数据中残留的时间戳偏移量,与伦敦服务器日志完全吻合。
三维还原图展开。信号始发地精确指向银行地下室,经三个跳板中转,最终注入发布会网络。其中第二个节点,正是赵天翔名下注册的匿名服务器,域名后缀为“.secure-fleet.uk”。
会场寂静。
陈御风开口:“现在播放的,不是录像,而是量子证言。”
他话音落下,沈昭华迈步上前。她拔下发簪,翡翠簪身插入应急接口。紧接着,取出随身钢笔,在主控台认证孔输入双因子密钥。
笔尖划过最后一个弧度,“昭”字末笔拉出飞鸟轨迹。系统提示音响起:最高权限认证通过。
就在这一瞬,备用电源组指示灯骤闪红光。电力波动沿线路蔓延,三台终端黑屏,冷却风扇停转。攻击并未结束,敌人试图切断能源供应。
沈昭华未撤手,反而将钢笔更深压入接口。轻量级镜像程序启动,飞行王朝系统的子模块接管应急供电协议。系统重启倒计时开始:3、2、1。
灯光复明。
所有攻击痕迹被封存进量子账本,时间戳锁定在22:23:17。不可篡改记录自动生成,并打包为国际司法协查请求,通过五国情报共享平台发送至伦敦、巴黎、柏林、华盛顿与莫斯科。
陈御风走上讲台。
全球直播信号稳定传输,无一中断。
他目光扫过全息影像中的十二国代表,声音清晰传遍会场:“今天,我们不止发布技术,更发布真相——任何试图阻挡中国航空崛起的行为,都将被记录、被追踪、被审判。”
德国代表率先举手致意。随后,法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虚拟影像逐一抬起右臂。动作整齐,如同列阵。
大屏左侧,伦敦银行地下室的热力图仍在跳动。服务器温度升至65c,风扇转速达到极限。监控画面显示,一名技术人员正慌乱地打开机柜前盖,似乎想手动断电。
但已经晚了。
远程锁定程序已激活,设备处于强制在线状态。数据上传速率维持在1.2Gbps,持续输出内部日志。
陈御风站在讲台中央,右手搭在控制面板边缘。他的拇指轻轻摩挲着台面一道细微划痕,那是三个月前调试系统时留下的。
沈昭华走到他身旁,低声说:“他们开始清空本地存储。”
陈御风点头,没有回应。他注视着大屏上不断刷新的追踪数据,忽然察觉一丝异常——服务器日志中出现一组重复指令序列,格式陌生,不属于已知任一操作系统命令集。
他调出底层代码视图。
那串指令每隔27秒循环执行一次,目标并非删除文件,而是向某个未公开端口发送心跳包。
心跳包内容被加密,但传输间隔极有规律。
他迅速比对历史数据,发现相同模式曾在2008年某次航发测试事故的日志中出现过。
指尖停在暂停键上方。
此时,伦敦监控画面中,技术人员终于拔掉主电源线。
屏幕一闪,信号中断。
但量子账本的最后一帧记录已完成上传。
陈御风收回手,转向主控台。
输入新指令:标记该设备为S级关联目标,启动长期监听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