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御风的视线凝在通风管边缘那抹反光上,没有眨眼。他缓缓收回伸向设备的手,肩背肌肉绷紧,脚掌一点一点向后挪动。金属外壳映出上方管道的轮廓——微型探头嵌在接缝处,镜头朝下,红光微闪,随空气流动频率明灭。
他脱下飞行夹克,用内衬裹住头部,轻轻晃动。探头红光跳动加快,随即恢复稳定。气流扰动被识别为环境噪声,未触发警报。他确认了判断:这是军用级联动感应装置,任何偏离预设路径的动作都会激活遥控引爆指令。
贴地后撤时,膝盖压过一截裸露线缆。信号屏蔽源就在附近,可能是定向干扰器。他屏息,以极慢节奏退出设备间,直至抵达通道拐角。终端画面重新亮起,沈昭华的声音切入耳麦:“你消失了三十七秒。”
“有激光监控。”他说,“不是定时炸弹,是双保险复合装置。遥控信号可能来自b区。”
“赵天翔已离场,但叶婉晴名下的技术人员仍在馆内。”沈昭华语速平稳,“周子豪正在排查b区终端接入记录。”
“别查了。”陈御风靠墙站定,“他们只是幌子。真正的问题在温度耦合模块。”
他调出系统界面。
【飞行王朝系统】
签到地点:沪城国际航空博览会安防核心区
奖励:高精度电磁脉冲抑制算法(数据片段)
一段代码结构闪过思维。他忽然意识到,蓝色线路的作用并非触发,而是反馈校验。真正的死锁机制藏在热敏元件中——先前激光切割导致局部升温,触发了合金外壳的自锁逻辑。
“倒计时还在走。”周子豪声音发紧,“现在是00:01:58,UpS剩余续航九分钟。”
“把空调调高。”陈御风转身往回走,“局部升温,让外壳缓慢回温到解锁阈值。”
“这会加速电路老化!”
“比爆炸强。”
服务通道灯光昏暗,脚步声被吸音层吞噬。他穿过两个弯道,回到主战台后方。地砖已被撬开,炸弹暴露在外,液晶屏数字跳动:00:01:43。
沈昭华递来终端。“电力负载已达临界,UpS切换窗口只剩八分十二秒。”
“够了。”陈御风蹲下,手指轻触外壳,“tA-7m-902,低温脆变合金。不能骤冷,也不能断电。”
他抬头看向周子豪:“你有液氮喷雾?”
“有一罐实验用的,纯度99.99%。”
“不用降温电路板。”陈御风指向三条并联电容的连接点,“注入缝隙,形成瞬时超导分流,让主控芯片强制休眠。”
周子豪瞳孔一震:“这需要精度控制在±0.3毫米,否则会短路。”
“你能做到。”
沈昭华已调出展台温控系统。“正在提升东区局部温度至32度,预计两分钟后达到临界回温点。”
陈御风盯着屏幕:00:01:19。
“开始升温反应。”周子豪盯着红外成像仪,“外壳应力正在释放,倒计时出现波动。”
数字从00:01:07跳回00:01:10,又回落至00:01:04。
“窗口出现了。”陈御风低声道,“准备喷射。”
周子豪取出银色罐体,安装微型导管。他戴上防抖手套,将喷嘴对准电容缝隙。液氮雾气逸出,接触金属瞬间凝结成霜。
“等等。”陈御风突然抬手,“再等三秒。”
倒计时:00:00:47。
“现在。”
喷雾注入。
霜层迅速覆盖接点,电流路径发生偏移。主控芯片电压骤降,液晶屏闪烁两下,红光减弱。
00:00:38 → 00:00:35 → 00:00:32……
“还不够。”周子豪咬牙,“分流未完全建立。”
陈御风伸手按住他手腕:“再加一次,半剂量。”
第二道雾流精准注入。
芯片进入深度休眠态。
屏幕黑屏。
全场灯光同步恢复。
静默持续了两秒。
沈昭华低头查看终端:“电力系统稳定,应急响应解除。”
周子豪瘫坐在地,摘下眼镜擦拭水雾,嘴角扬起一丝笑意。
陈御风仍蹲在原地,手指抚过炸弹残骸。钛铝合金外壳裂开一道细纹,铭牌上的编号清晰可见。他取下铭牌,放入工具袋。
左腕机械表指针停在凌晨5:07。
飞行夹克搭在肩头,白色t恤前襟沾着水泥灰与机油混合的污迹。他抬头看向展台中央的概念机,机翼尚未展开,表面涂层在晨光中泛出哑光质感。
沈昭华站在控制台前,确认最后一项供电参数归零。她轻轻呼出一口气,翡翠戒指在光线折射下泛出温润光泽。
“安保组报告,b区两名技术人员已被控制。”她说,“他们的终端里有远程信号发射日志。”
“删掉就行。”陈御风站起身,“不必追究。”
“就这样放过?”
“他们不是主谋。”
周子豪正将液氮罐收回工具箱,动作缓慢却坚定。眼镜片上的水雾未散,但他看得清楚——概念机的变形机构指示灯已恢复正常,绿色光点逐一亮起。
三人立于主展台东区,地砖修复处还留着新浇混凝土的湿痕。空气中残留着金属冷却后的焦味,混杂着空调送风的干燥气息。
第一缕阳光穿透穹顶玻璃,斜照在概念机驾驶舱盖上,反射出一道锐利光带。
陈御风抬起手,挡住强光。
他的影子投在机翼根部,与昨日搏斗过的滑轨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