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典的推行,如同为龙庭这具庞大的身躯注入了统一的律动节奏。然而,律法终究需要人来执行,秩序需要机构来维系。在法典昭告天下的同时,龙庭的中枢权力架构,也在秦龙的意志与苏晴雪等人的精心筹划下,日趋完善与细化,如同帝国的神经网络,将龙皇的意志精准地传递至疆域的每一个末梢。
龙皇宫,宣政殿。
此处已非举行大典的太和殿,而是日常处理政务、举行朝会之所。殿内陈设相对简洁,却更显庄重威严。秦龙端坐于上,虽未着隆重朝服,但平天冠下的目光扫过,依旧让殿中文武心生凛然。
今日并非大朝会,而是由三大王座及核心部衙主官参与的中枢议政。目的,便是最终敲定并颁布龙庭的中枢架构细则。
苏晴雪立于御阶之下,手持一枚流光溢彩的玉简,声音清越,向秦龙及在场重臣阐述最终的架构方案:
“陛下,诸位大人。经数月研讨,结合荒界实际并借鉴灵界成熟经验,龙庭中枢架构细则已拟定完毕。其核心,乃是以‘龙皇殿’为绝对决策中心,下设五大部,分理天下事务。”
她玉手轻挥,一道清晰的灵力光幕在殿中展开,显现出龙庭中枢架构图。
“其一,战部。”苏晴雪指向光幕上最为锐利、象征着兵戈的一支,“由战龙王王浩统辖。下设:军令司,负责作战计划、军队调动;武选司,负责军官选拔、考核、任免;装备司,负责军械打造、采购、配给;镇抚司,负责军纪监察、功过赏罚。四方镇守军、龙象军(日常训导)、及各地方城防军,皆归战部统辖调遣。”
王浩微微颔首,对此安排并无异议。这套体系能让他更高效地掌控龙庭的军事力量。
“其二,民部。”光幕上代表民部的分支显得厚重而庞杂,“由巫战王阿蛮主导。下设:户籍司,掌管天下人口、田亩登记;部落司,专司与荒界本土各部落、种族之联络、协调、管理;教化司,负责蒙学、书院、万族学院之设立与管理,推行教化,选拔人才;工役司,负责大型工程征调、河道治理、道路修筑等民生基建。”
阿蛮咧了咧嘴,虽然觉得有些繁琐,但也知道这是必要之举,能让他更好地“管住”那些大大小小的部落。
“其三,财部。”苏晴雪继续道,这一支脉络显得精密而繁复,“由臣暂领。下设:度支司,负责国库收支、预算制定、赋税征收;商贸司,管理官营商会、调控市场、制定贸易政策;钱法司,负责‘龙元’之铸造、发行与汇率管理;仓廪司,掌管各地粮仓、物资储备。同时,各地矿场、官田、国有林场等资源产出,亦由财部统一核算管理。”
“其四,刑部。”这一支脉络透着森严之气,“独立于行政体系之外,直接向陛下负责。下设:律法司,负责法典解释、修订建议;审判司,统领各级法司,负责案件审理;监察司,负责监察百官,纠劾不法;缉捕司,负责重大案件侦缉、追捕要犯。确保法典之威严,不受任何势力干涉。”
“其五,工部。”最后一道分支则充满了创造与实干的气息,“由神工侯铜须主导。下设:营造司,负责城池、官署、宫苑之营造与维护;器械司,负责军械、民用器械之研发与制造;矿冶司,负责国有矿脉之勘探、开采;水利司,负责兴修水利,治理水患。丹塔、器殿,作为专业技术机构,挂靠工部,享受资源支持,相对独立运行。”
除了这五大核心部衙,苏晴雪还补充了几个直属于龙皇殿的特殊机构:
“天机阁,由臣直领,负责情报搜集、分析、渗透、反谍,以及对内监察之补充,直接向陛下汇报。”
“礼宾司,负责外交礼仪、接待外宾、管理四方馆驿。”
“钦天监,负责观测天象、修订历法、调理地脉气运。”
这套架构,层次分明,权责清晰,既保证了龙皇的绝对权威和最终决策权,又通过分权制衡,避免了某一部门权力过度膨胀。五大部衙覆盖了军事、民生、经济、司法、工程等帝国运转的核心领域,而天机阁等特殊机构则如同帝国的眼睛与触角,确保龙皇能够洞察秋毫。
“陛下,此乃架构细则,请圣裁。”苏晴雪汇报完毕,躬身将玉简呈上。
秦龙接过玉简,神识扫过,其中条款远比光幕显示更为详尽。他沉吟片刻,目光扫过殿中众臣。
“王浩。”
“臣在。”
“战部乃国之重器,务求高效、精悍。予你临机决断之权,但重大军事行动,需报朕知晓。”
“臣明白!”
“阿蛮。”
“俺在!”
“民部关乎根基稳定,事务繁杂,需耐心细致。遇有部族顽固难化者,可先礼后兵,但底线不容触碰。”
“龙主放心,俺晓得轻重!”
“铜须。”
“老臣在!”矮人大师声如洪钟。
“工部乃强国之本,朕予你充足资源与权限,望你多造利国利民之器。”
“必不负陛下所托!”
“刑部独立,法不容情。朕望尔等能成为龙庭之尺,量天下是非,守法典尊严!”秦龙的目光最后落在新任刑部尚书,一位以刚直着称的原战王朝降臣身上。
“臣,誓死扞卫法典!”刑部尚书肃然跪倒。
“至于财部及天机阁等,”秦龙看向苏晴雪,“晴雪,多劳你费心统筹。龙庭之血脉耳目,皆系于你身。”
“此乃臣分内之事。”苏晴雪平静回应。
“好!”秦龙长身而起,声音传遍大殿,“架构即定,各部当恪尽职守,通力协作!自即日起,龙庭中枢,便依此例运转!”
“臣等遵旨!”殿内众臣齐声应诺。
随着这道旨意下达,龙庭这台庞大的帝国机器,其核心的齿轮与传动系统被彻底理清。诏书与架构图迅速发往各地,新的官印、文书格式、汇报流程也随之确立。
原本还有些混沌、依赖个人威望和临时指令的统治方式,开始被这套清晰、规范、高效的官僚体系所取代。虽然初期难免有磨合与不适,但所有人都明白,这是龙庭从“打天下”的军事集团向“治天下”的成熟帝国转变的必经之路。
帝国的脉络已然清晰,权力的血液将沿着这既定的通道,奔流不息,支撑起龙庭日益庞大的身躯,迈向那未知而广阔的将来。中枢架构的完善,标志着龙庭的统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制度化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