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矶真人赐下的玉简,内容远比许木预想的还要丰富。
除了那几门化神期的小神通和“万象匿形诀”外,玉简末尾还附带了云矶真人关于修行的一些零散感悟,尤其是对“万象”之道,也就是包罗万象、海纳百川理念的阐述。虽未直接提及“混沌”,但其“融万法于一炉,纳百川归瀚海”的核心思想,与混沌之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让许木阅读之下,每每有茅塞顿开之感,对自身混沌功法的运转和理解,都加深了一层。
那几门小神通,分别是:
“五行轮转印”: 并非单一属性的攻击,而是模拟五行相生相克之理,凝聚出一道蕴含五种属性变化的手印。出手时五行轮转,生生不息,令对手难以针对防御,威力随施展者对不同属性灵力的理解和掌控程度而定。对灵力属性单一的修士而言,修炼此术事倍功半,但对身具混沌灵力、可自如转化各系灵力的许木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
“虚空踏步”: 一门精妙的身法神通,并非真正的空间穿梭,而是通过瞬间爆发的极速和对气流的精妙掌控,制造出类似短距离瞬移的视觉效果,用于小范围挪移闪避,效果极佳。
“惊神刺”: 一门神识攻击秘术,将神识高度凝练,化作无形尖刺,直攻对手神魂。此法凶险,对自身神识强度和掌控力要求极高,稍有不慎便可能反噬己身。但若能练成,在关键时刻往往能起到奇效。
而那门“万象匿形诀”,更是玄妙。它不仅能够完美收敛自身气息,模拟出低于自身一到两个小境界的灵力波动,更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身外显的灵力属性!比如,许木可以借此诀,将自身混沌灵力模拟成相对纯粹的木系或火系灵力,这对于他隐藏根脚、减少不必要的关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师尊所赐,果然非同一般。”许木心中感激。这几门神通秘术,极大地丰富了他的对敌手段和隐匿能力。
接下来的两个月,许木进入了疯狂的闭关修炼状态。
他暂停了去百草峰药园的日常照料(那里已步入正轨,只需偶尔查看),也减少了去丹堂的时间,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修炼神通和巩固修为之上。
石屋内,四象幻灭阵全力开启,隔绝内外。
许木首先修炼的是“万象匿形诀”。此诀关乎他最大的秘密,必须优先掌握。他按照法诀所述,引导混沌元婴之力,在体内构建出一个个微小的、模拟不同属性灵力的符文节点。起初极为艰难,混沌之力包容一切,想要将其模拟成单一属性,如同让浩瀚大海伪装成涓涓细流,需要对自身力量有着入微级的掌控。
他失败了无数次,体内灵力多次因模拟冲突而紊乱,甚至受了些轻微的内伤。但他韧性惊人,毫不气馁,一次次调整,一次次尝试。凭借着混沌元婴对能量本质的超凡感知和掌控力,终于在半个月后,成功在体表构建出了一层稳定的模拟灵光。
他心念一动,周身气息迅速从化神初期跌落至元婴后期,外显的灵力也变成了相对精纯的木系属性,散发着勃勃生机。若非修为远超于他或精通探查之术者,绝难看出破绽。
“成了!”许木眼中闪过喜色。有了此术,他日后行事便方便多了。
接着,他开始修炼“五行轮转印”。这门神通对别人来说或许艰难,但对他而言,反而比万象匿形诀更容易上手。混沌元婴微微一动,金、绿、蓝、红、黄五色灵光便自如流转,在他掌心凝聚成一道五色交织、缓缓旋转的玄奥手印。手印一成,便引动周围五行灵气共鸣,散发出令人心悸的波动。
他尝试着朝石屋角落一块用来测试的坚硬青冈石按去。
嗡!
五色手印轻飘飘地印在青冈石上。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那青冈石先是表面泛起金属光泽,随即又变得焦黑(火克金),接着湿润(水克火),继而长出嫩芽又迅速枯萎(木克土,土克水?),最后在一阵细微的“咔嚓”声中,化为了一蓬五色混杂的齑粉!
整个过程中,五行之力轮转侵蚀,破坏力层层递进,远超单一属性的攻击!
“好强的威力!”许木自己都有些惊讶。这还只是初步练成,若能精深下去,其威力不可限量。
“虚空踏步”和“惊神刺”的修炼相对顺利。“虚空踏步”考验的是对自身法力和身体的控制,许木肉身强横,法力雄浑,修炼起来进展迅速,虽未能达到大成之境如瞬移般自如,但在小范围内腾挪闪避,已变得诡异莫测。
“惊神刺”则凶险许多。许木神识虽强,但将其高度凝练成攻击形态,还是第一次。好几次都因为凝练过度,导致神识刺痛,头晕目眩。但他韧性十足,一次次尝试,终于勉强能将神识凝聚成一道无形的尖刺,虽距离“刺”的形态还差些火候,更像是一根“惊神针”,但骤然发出,也足以让同阶修士神魂震荡,出现刹那的恍惚。
在修炼神通的同时,他也没有放下《九转混沌体》的修炼。每日夜里,他依旧要承受那混沌之气淬体的极致痛苦。两个月下来,他全身的骨骼都隐隐泛着一层微不可查的混沌光泽,筋脉更加宽阔坚韧,五脏六腑的活力远超寻常体修。他感觉,第一转的瓶颈已经松动,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能一举突破。
这一日,许木正在演练“五行轮转印”,忽然心有所感,停下了动作。他感觉到,自己停留在化神初期巅峰的修为,在经过这段时间的沉淀和神通修炼的磨砺后,那层通往化神中期的隔膜,似乎变得更加清晰和薄弱了。
“水到渠成……或许,在小比之前,我可以尝试冲击一下化神中期?”一个念头在他心中升起。
若能晋升化神中期,凭借混沌功法的特殊性,他的实力将迎来一次质的飞跃,争夺那秘境名额的把握也将大增。
然而,化神期的每一个小境界突破都非易事,需要庞大的能量积累和对自身道途的更深刻理解。他虽然有混沌石碎片辅助,但感觉还差那么一点契机。
“或许,该去一趟主峰的藏经阁了。”许木思忖道。万象峰的藏经阁他已翻阅殆尽,收获寥寥。主峰藏经阁收录的典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远非万象峰可比。或许在那里,能找到一些关于突破化神中期的前人心得,或者……更多关于“混沌”的线索?哪怕只是一鳞半爪,也可能给他带来启发。
想到这里,他不再犹豫,施展万象匿形诀,将自身气息维持在元婴后期,外显木系灵力,然后离开了万象峰,朝着七座主峰之一的“传承主峰”而去。
传承主峰,顾名思义,是青岚宗存放核心功法、神通典籍之地。峰上的藏经阁,也是宗门规模最大、守卫最森严的藏经阁。
缴纳了十点贡献点作为入门费(元婴弟子标准),许木踏入了这座气势恢宏的九层巨塔。
塔内空间广阔,每一层都如同一个独立的世界,书架林立,玉简如山,典籍如海。无数弟子在其间安静地翻阅、寻找,气氛肃穆。空气中弥漫着书香、玉简的灵光以及岁月沉淀的气息。
按照规矩,外门弟子只能进入前三层,内门弟子可至前六层,真传弟子和长老才有资格进入最高的七、八、九层。许木此刻伪装成元婴弟子,只能在一到三层活动。
他直接忽略了第一层(炼气、筑基)和第二层(金丹),来到了第三层。这里收录的是元婴期到化神期的功法、神通、修炼心得以及各类杂学知识。
神识扫过,典籍的数量堪称浩瀚。许木心中升起一丝期待。他首先来到了存放修炼心得和突破经验的区域。
这里玉简众多,分门别类。他找到了关于“化神初期突破中期”的相关玉简,足足有上百枚。他花费了数个时辰,逐一浏览其中的简介和部分开放内容。
这些心得玉简,大多出自青岚宗历代化神修士之手,详细描述了他们突破时的灵力积累要求、心境变化、可能遇到的瓶颈以及应对之法。其中不乏一些天才修士的独到见解,让许木看得频频点头,受益匪浅。
“原来如此,化神中期,不仅仅是灵力总量的提升,更需要对自身神识进行初步的凝练,使之与元婴结合更为紧密,方能更好地引动和操控天地灵气……”
“突破时,需以自身道途为基,引动灵力潮汐,冲刷瓶颈……”
“有些修士会选择服用‘化神丹’辅助,但丹药之力终究是外物,可能造成根基不稳……”
这些经验,系统而详实,弥补了许木作为飞升者,对灵界化神阶段修炼认知的一些空白。他感觉,自己对如何突破化神中期,思路清晰了许多。
然而,当他试图将这些经验与自身的混沌之道结合时,却发现其中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几乎所有心得都强调“灵力精纯”、“道途专一”。比如剑修需凝练剑意,法修需精研一系或多系融合法则。而他的混沌之道,讲究的是“包容”、“衍化”,要将世间万法融于一炉。这几乎是背道而驰。
“我的瓶颈,或许并非灵力积累不足,也不是神识不够,而是对‘混沌’本身的感悟还不够深?未能真正理解‘包容’与‘衍化’的真谛,所以无法水到渠成地迈出那一步?”许木陷入了沉思。
他放下心得玉简,转而开始寻找与“混沌”相关的记载。这才是他此行最主要的目的。
第三层的典籍数量远超万象峰,他抱着一丝希望,开始地毯式搜索。
“《灵根溯源论》……提及太古时期灵根未分,是为混沌,后演化万千……”
“《上古神话考》……有创世之神生于混沌,开天辟地……”
“《异闻录》……某修士于秘境中得一灰色气流,触之则灵力消融,疑为混沌之气残留,然无法炼化,终弃之……”
“《阵法推演新解》……论及天地初开,混沌化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衍八卦之基……”
他找到了数十枚提及“混沌”二字的玉简,但内容与在万象峰所见的并无本质区别。大多是将“混沌”视为一种古老的传说、一种无法利用的恐怖能量、或者一种哲学概念。提及具体修炼法门或切实描述的,一概没有。
甚至有一枚名为《废体辨析》的玉简,直接将“混沌灵根”或“混沌体质”列为“十大废体”之首,论述道:“此体质灵力属性极度混杂,看似包容,实则相互掣肘,难以精纯,感应天地法则亦模糊不清,突破境界较之寻常杂灵根难上百倍,古来罕有能筑基者,遑论更高境界?实乃大道弃子,修炼绝路。”
看到这里,许木嘴角不由泛起一丝苦笑。若非他际遇非凡,得到了真正的混沌传承,恐怕真会如这玉简所说,蹉跎一生。
他不死心,又仔细搜寻了关于各种特殊体质、罕见灵力、上古秘闻的区域,结果依然令人失望。关于“混沌”的记载,止步于传说和负面评价,没有任何具备实际指导意义的内容。
“看来,灵界对于‘混沌’的认知,确实极其有限,甚至存在严重偏见。”许木站在浩瀚的书海之中,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他的道途,在前人留下的足迹中,找不到任何参照。
藏经阁之憾,莫过于此。
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旅人,行走在一条无人走过、甚至被世人认为是绝境的路上,前路茫茫,只能依靠自己手中的微光(混沌传承)去摸索。
那种无人理解的寂寥感,在这一刻格外清晰。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了心中的些许波澜。眼神重新变得坚定。
“前人未至之境,未必就是绝路。既然无路,那我便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求诸外物无果,那便反求自身。
他不再执着于寻找虚无缥缈的记载,而是静下心来,开始翻阅那些关于基础法则、能量本质论述的典籍。虽然这些典籍也大多基于五行、风雷等常见属性,但万法归宗,或许能从最基础的层面,触类旁通,加深对混沌衍化万法的理解。
他还重点查阅了关于炼体、神识修炼方面的典籍。《九转混沌体》和《惊神刺》的修炼,让他对肉身的奥秘和神识的运用有了新的需求。
时间在阅读和思考中飞速流逝。
当许木感觉到神识消耗颇大,不得不停下休息时,他已经在藏经阁第三层待了整整三天。
这三天,他虽未找到直接关于混沌的秘籍,但大量阅读前人典籍,博采众长,也让他开阔了眼界,对修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尤其是几篇关于“万物平衡”、“能量转化”的论述,给了他不少启发,让他对混沌的“包容”与“衍化”有了更具体的思考方向。
“或许,我突破的契机,不在于强行冲击,而在于‘理解’和‘平衡’。”一个模糊的念头在他脑海中形成。
他离开了藏经阁,返回万象峰。
盘坐于石屋内,他不再急于修炼,而是开始回顾和梳理这几个月来的所有经历和收获。从飞升灵界,到加入青岚宗,打理药园,修炼神通,阅读典籍……点点滴滴,汇聚于心。
他内视丹田,看着那尊缭绕着混沌之气的元婴,看着那两块缓慢旋转的混沌石碎片,感受着体内奔腾不息、却又浑然一体的混沌灵力。
“混沌……非是死寂,而是蕴含无限生机的原点。包容万法,并非简单混杂,而是理解、统御、然后衍化……”
他回想起以混沌之气滋养灵药时,那枯木逢春般的景象;回想起施展五行轮转印时,那五行相生相克的玄妙变化;回想起藏经阁中看到的关于天地开辟、法则演化的描述……
种种感悟,如同涓涓细流,在他心间流淌,逐渐汇聚。
不知过了多久,他福至心灵,双手不自觉地开始结出一个玄奥的法印。这不是任何已知的神通法诀,而是他基于对混沌的理解,自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