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道路督造司的成立,如同在平静(相对而言)的朝堂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以上将军蒙恬兼领监造,足见陛下嬴政对此事的重视与决心。督造司的衙署临时设在了靠近渭水的一处宽敞院落,这里很快便成了咸阳城最忙碌的地方之一。各种载着石料、黏土、煤炭的车辆络绎不绝,身着各式官服的小吏进出频繁,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混合着尘土与急切的气息。
顾念一的生活,也如同上紧了发条,在少府衙署、上林苑工坊、道路督造司以及咸阳宫之间高速旋转,而“修路”,成为了这段时间绝对的主旋律。
她作为技术总顾问,几乎隔一两日便要往工地上跑。她虽不必亲自指挥千军万马,但水泥的烧制、配比、熟料研磨的细度、乃至施工中的水灰比控制、路基夯实标准、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她的把关。她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一种全新的、系统化的工程管理理念。
这一日,天刚蒙蒙亮,顾念一便已乘车出了城。马车在尚显颠簸的官道上行驶,她靠在车厢内,借着晨光翻阅着萧何昨日遣人送来的《大秦钱庄试行细则(第三稿)》。纸张的触感柔韧光滑,上面的字迹清晰工整,得益于造纸坊的全力运转和活字印刷术的初步应用,这种珍贵的书写材料已开始小范围替代笨重的竹简,至少在少府核心衙署及几位重臣之间,纸张已成为日常办公用品。
“萧何之才,果然名不虚传。”顾念一看着细则中对可能出现的伪造、挤兑、异地汇兑风险等问题的预见性条款以及相应的律法保障,心中暗赞。钱庄之事由萧何主导,她甚是放心。只是这修路工程,牵扯面太广,让她不得不投入大量精力。
抵达工地时,朝阳已跃出地平线,将金色的光芒洒在忙碌的工地上。数以千计的役夫、工匠、兵卒如同忙碌的工蚁,在各色工头的指挥下,进行着取土、碎石、夯实路基的工作。场面宏大,却也难免显得有些嘈杂和局部混乱。
蒙恬一身便于行动的常服,正与几名将作少府的官员以及督造司的属吏站在一处高地,指着下方的施工面讨论着什么。见顾念一到来,众人纷纷行礼。
“顾少造,你来得正好。”蒙恬指着下方,“按你图纸所载,路基需分层夯实,每层不得超过一尺(约23厘米),以重硪(石夯)反复击打至无明显痕迹。但如此进度,恐难以在陛下要求的期限内完成首段示范道路。”
顾念一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数百名役夫正喊着号子,抬着巨大的石夯,一下下地砸向地面。效率低下,且全靠人力,极其辛苦。她微微蹙眉,这种纯粹依靠人海战术和体力消耗的方式,确实非长久之计。
“上将军,诸位,”顾念一清了清嗓子,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进度固然重要,但质量乃道路百年之基,不可松懈。至于效率,我们或可设法提升。”
她顿了顿,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提出了几点想法:
“工具改良。可将石夯底部包上铁皮,增加接触面与重量,或设计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的‘连环夯’,数人协同,省力且落点均匀。”
“流程衔接。取土、碎石、运输、夯实、后续水泥搅拌浇筑,各环节需紧密衔接,减少等待时间。可设‘流程调度’一职,专司协调各环节进度。”
这些带有明显现代项目管理色彩的思路,让蒙恬和将作少府的官员们耳目一新。
蒙恬沉吟片刻,眼中精光一闪:“善!顾少造此言大善!本将即刻命人试制新夯具。”他对顾念一的能力已是十分认可,两人合作颇为默契。
然而,最大的挑战并非技术,而是人力。要修建一条以咸阳为中心,辐射四方、坚固耐用的水泥官道,所需的人力是天文数字。若按旧例大规模征发徭役,不仅容易激起民怨,影响春耕秋收,管理不善更会导致效率低下、伤亡频发。
这一日,在督造司的议事厅内,众人正为此事争论不休。治粟内史属官担心影响农事,少府属官计算着钱粮消耗,而一些习惯了旧有模式的官员则认为除了征役,别无他法。
顾念一静静听着,直到众人声音稍歇,她才缓缓开口,提出了一个融合了现代管理理念与此时秦朝实际情况的方案:
“诸位所虑皆有道理。我以为,此次修路,可不必全然依赖强制征役。”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
“不征役,何来数十万劳力?”有人质疑。
“可采取‘募役’与‘轮役’结合之法。”顾念一从容道,“其一,于各郡县张贴告示,以优于寻常佣工的工钱,公开招募青壮参与筑路,包食宿,按劳计酬,多劳多得。此举可吸引流民、闲散劳力,使其自愿效力,而非被迫前来。”
“其二,对于仍需履行的徭役,改为‘短期轮换制’。将役期缩短,提高轮换频率,确保不误农时。同时,对服役者,除基本口粮外,亦可给予少量钱币或布帛作为补贴,并严格规定工时,禁止无度驱策。”
“其三,设立‘工分奖惩制’。将筑路工程分解为若干工序,对完成速度快、质量好的小队或个人给予额外奖励(钱、粮、甚至可折算为部分赋税),反之则扣罚。以此激励劳作者积极性。”
“其四,改善劳作环境与保障。工地需配备足够的医者与常用药材,搭建牢固工棚,饮食须足量卫生。若有伤亡,朝廷需给予抚恤。此举看似增加开销,实则能减少人员损耗,维持长期稳定的劳动力,提升整体效率。”
她一条条道来,思路清晰,考虑周全。厅内一时寂静。李斯捋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他从顾念一的方案中,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更有效率的控制与动员方式,这不同于严刑峻法的强制,而是利用利益与规则进行引导,其潜在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让他这个深谙律法与社会治理的丞相陷入了深思。冯劫则微微点头,此举若成,无疑能减少民怨,符合他监察百官、稳定社稷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