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李文博志得意满地离开了中书省。
他带着厚厚一沓“证人”口供、各种“物证”以及一份自己精心撰写的、罗列了萧无病十大罪状(包括私藏重器、擅扩军队、囤积粮草、勾结外敌、心怀不臣等)的弹劾奏章,快马加鞭返回京城。
一回京,他立刻秘密拜见了柳文渊与陈文都。
密室中,李文博难掩兴奋:“柳公,陈尚书!下官幸不辱命!那萧无病果然包藏祸心!此次查实,其罪证确凿,铁证如山!这是他私通外敌的信函碎片,这是他僭越的图样,这是证人画押的口供……还有,他那‘迅雷铳’根本就是危险不堪的废物,还当场炸膛!此人狼子野心,已然昭然若揭!”
柳文渊仔细翻阅着那些“证据”,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李大人辛苦了!有此铁证,看那萧无病还有何话可说!”
陈文都更是抚掌大笑:“好!好!此次定要叫萧无病死无葬身之地!李大人,你立下大功了!”
三人密谋,决定在下次大朝会上,联名发动雷霆一击,彻底将萧无病钉死在“谋逆”的耻辱柱上。
……
而远在中书省的萧无病,正平静地擦拭着一支锃亮的AK-47,嘴角噙着一丝冰冷的笑意。
“舞台已经搭好,演员也已就位……只等大幕拉开,好戏上演。”他轻声自语,“柳文渊,陈文都,李文博……还有陛下,你们准备好……迎接我送上的这份大礼了吗?”
他等待的,正是那在朝堂之上,被坐实罪名的契机。
……
皇城,武德殿。大朝会。
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今日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肃杀之气。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许多人已然感受到山雨欲来的压抑,垂首屏息,不敢多言。
端坐龙椅的国君周天,面色沉静,目光深邃如渊,无人能窥知其心中所想。他的指尖在龙椅扶手上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等待着那预料之中的风暴。
风暴的核心——礼部右侍郎李文博,手持玉笏,深吸一口气,大步出列。他脸上带着一种“为国除奸”的决然与悲壮,声音洪亮,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陛下!臣李文博,奉旨巡查中书省归来,有本启奏,事关国本,不得不言!”
周天微微颔首:“李爱卿,讲。”
“臣奉命核查中书省总督萧无病所持‘防卫器械’及边务事宜,然,臣此行所见所闻,触目惊心,骇人听闻!” 李文博声音陡然拔高,带着痛心疾首的颤音,“那萧无病,非但不是忠君体国之臣,实乃包藏祸心、意图谋逆的国贼!”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虽然早有风声,但由钦差大臣在朝会之上如此直言,依旧如同投下了一颗巨石!
“肃静!” 内侍尖细的嗓音压下骚动。
李文博继续慷慨陈词,他将柳文渊、陈文都等人精心准备的“证据”一一抛出,如同抛出带血的利刃,刀刀指向萧无病的“要害”:
“陛下,臣有物证在此!” 他举起几片残破的信函和绘制着龙纹的衣角图样,“此乃臣在中书省一处废弃宅院中偶然发现!上有与大周往来之密信残片,虽字迹不全,然‘助你……王业’等字依稀可辨!更有僭越礼制、私绘龙袍之图样!此乃其勾结外敌、图谋不轨之铁证!”
他示意随从将“证物”呈上御前,又拿出厚厚一叠供词:
“臣还有人证口供数十份!有被其强征之工匠,控诉其日夜赶造凶器,草菅人命!有原中书省旧吏,揭发其暗中扩军数万,远超规制!更有商贾亲眼所见,形似大周探子者,秘密出入总督府!桩桩件件,皆有人证画押,铁证如山!”
最后,他声泪俱下,重重叩首:
“陛下!那萧无病,私藏威力不明之凶器‘迅雷铳’(他刻意略去了萧无病起的‘破军铳’之名,强调其未知与危险),臣亲眼所见,此物发射之时,声若雷霆,然其工艺粗糙,竟当场炸膛,伤及士卒,实乃不祥妖物!他却以此物武装私军,其心可诛!”
“他囤积粮草,足以供养十万大军三年之久!他结交匪类,网络亡命!如今更被查出勾结外敌、私绘龙袍!陛下,此獠狼子野心,已然昭然若揭!若再不加以制止,恐当年藩镇之祸,必将重演!臣恳请陛下,即刻下旨,剥夺萧无病一切官职爵位,锁拿进京,明正典刑,以安天下!”
李文博话音刚落,早已准备好的柳家、傅家、魏家派系官员,如同听到号令般,齐刷刷出列跪倒一片!
“臣附议!萧无病罪大恶极,恳请陛下严惩!”
“此等逆臣,人人得而诛之!请陛下下旨!”
“陛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
声浪汇聚,如同海啸,仿佛要将这武德殿的穹顶都掀翻。
中立官员们面面相觑,被这“确凿”的“证据”和汹涌的声势所慑,一时无人敢出面反驳。
兵部尚书宁卫国脸色铁青,双拳紧握,却因缺乏直接证据,难以立刻为萧无病辩白。
龙椅上,周天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看着御案上那些“信函残片”和“龙袍图样”,听着殿下山呼海啸般的弹劾之声,心中的疑虑和忌惮被推到了顶点。
李文博带回来的“证据”,无论真假,都成功地在他心中描绘出了一个拥兵自重、勾结外敌、甚至觊觎皇位的巨奸形象。
尤其是那“威力不明”、“当场炸膛”的“迅雷铳”,更是让他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威胁。萧无病掌握着这种他无法理解的力量,本身就是最大的原罪!
他缓缓抬起手,殿内的喧嚣渐渐平息。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等待着他的最终裁决。
柳家派系臣官、陈文都等人低着头,嘴角却难以抑制地勾起一丝得意的弧度。
成功了!萧无病此次在劫难逃!
周天目光扫过下方跪倒的群臣,又看了看御案上的“罪证”,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冰冷,带着帝王的杀伐之意:
“萧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