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行舟道:“小吴同志,小李同志,你们去取板车的时候,顺便帮我在供销社里买10个袋子来。
我这里的袋子有点不够装。回去我再把钱送给你们。”
“好的,沈舰长。”
梁晓悦笑道:“谢谢两位同志!下次再做了螺肉,给你们当小零食。”
“谢谢梁嫂子!”
沈行舟道:“媳妇,你们跟巡逻队的人关系不错啊!”
梁晓悦从沈行舟这里话听出一点酸意。
立即解释:“这不是时常麻烦人家嘛!只得给人家带点吃的,以示感谢!
按说,他们也只有大潮的时候有义务帮我们。平时我们有两三袋子螺贝,他们也会主动帮忙。”
沈行舟用认真的语气道:“这样挺好!人家主动帮忙是情分,咱们不能当做理所当然。
跟他们把关系打好,对你们有好处。别人以后看到你们捡的货多,也会主动帮忙,就像今天这样。”
刘海华也笑道:“我们也跟着沾光。本以为一会要回去借板车来运两趟的。这下不用自己运了。”
李斯同也道:“我也听媳妇说过,最近,她们三个女同志每次出来的收获都很多。
都是这些巡逻的士兵们帮忙的。我还准备跟你们商量一下,给这几个同志们送点东西表示一下感谢的。”
沈行舟沉思片刻道:“送东西着实不合适,别再害了他们。我媳妇的想法不错!
给他们送点海产品当零食,这个不违规。他们收起来也没有心理负担 。”
李斯同:“也行,回去再给他们送点干货吧!这点小零食多少有点不够看,像是打发小孩子。
他们这些年轻人怕是不会晒干货,也没时间晒。送干货,他们也能邮寄给家里人尝尝。”
沈行舟:“这个提议好!”
刘海华也觉得李政委这个考虑是对的。
梁晓悦道:“送干货也行,反正我们家里都有存货。只是这样的话,别的军嫂知道了,会不会觉得我们多事。
毕竟,她们可没人送东西给巡逻队的人。”
李政委:“咱们岛上的人互相之间送点干海货,不违规。
她们不尊重别人,也没有立场来指责你们。
不过,小梁这个顾虑也是对的。回去后,让我媳妇跟家委会的委员们打个招呼。
这样,也不怕别人在背后嚼舌根。”
范桂香道:“这个没问题,家委会的委员们也觉得,巡逻队的人为家属院里做了不少的贡献。
咱们表示一下感谢,是理所应当的。我回去就跟后勤部的领导们把我们的想法说一下。”
之后,几人便商量着,回去后给巡逻队的士兵们送哪些干货比较好。
巡逻队有30个人。
他们商量后决定,每个士兵送两斤淡菜干、两斤螺肉,一斤瑶柱。
三家一起送,一家也要拿几十斤干货出来。
好在,她们还真能拿得出来。
这些螺贝,她们每天能弄几百斤,家里囤的干货不少。
大潮过后,范桂香跟徐慧琴上岸去供销社里换了一次物资。
梁晓悦一次也没有去。
她家里囤的物资最多。
小李跟小吴20多分钟后,带了十个袋子来交给沈行舟。
两个小伙子还挺细心,买了五个大网兜五个大布袋。
装螺贝的话用网兜最合适。
并帮他们把装好袋的全部运了回去。
三家的袋子上都有标记,分别放在各家门口就行。
2点钟的时候,梁晓悦饿了。
他们两口子和刘海华两口子坐下来休息,顺便拿食物出来充饥。
沈行舟从背包里取出在家里蒸好的包子和红薯。
因为用饭盒装好,外面还用纱布包了好几层。
这会取出来,食物还是温的。
梁晓悦见刘海华两口子也是吃的包子。
便把红薯分了几块给小壮壮。又拿了几块红薯和一个包子递给糖宝。
两个小朋友坐在一起,吃得格外香!
四个大人也是边吃边聊着天。
刘海华笑道:“老大,咱们以前赶海哪有这么好的收获。你上辈子积了多大的德,才娶了运气这么好的嫂子?”
在范桂香的言传身教下,这几人现在都觉得她们每次能有这么大的收获,全是沾了梁晓悦光。
觉得她是有大气运之人。
他这话,让沈行舟听了觉得骄傲,又觉得好笑。
这话虽然说得有点无厘头,但仔细一想。
自从媳妇来了岛上后,家属院里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瞪了刘海华一眼,“你小子的嘴巴给老子放严实点,别在外面胡咧咧!
如今外面的形势有多严峻,你不会不知道。别给你嫂子招黑。”
“明白,老大!这话,我也就在你面前说。”
“以后,在哪里都不许说。”
“是!”
这事,沈行舟也在李斯同两口子面前说过。
这年头本就反封建迷信。
若是真有人拿这个说事,还真会给媳妇带来麻烦。
梁晓悦也一直害怕他们这话传出去。
今天沈行舟骂一骂刘海华也好。
让他们两口子能知道事情的轻重。
好在徐慧琴虽然喜欢八卦,但这话她倒是没往外说过。
否则,整个家属院里怕是早就传开了。
吃完干粮后,他们又起身干活了。
他们到底潮处的礁石上,又撬了许多鲍鱼。
梁晓悦还摘了许多的裙带菜。
这里的裙带菜一根又大又嫩。
她很喜欢吃,这些带回去,吃不完的可以晒干。
煮火锅或是打汤的时候,抓一把就行。
今天的大青蟹很多,
他们一人抓了三桶多。
怕被压死了,都分两个网兜装的。
这里的大礁石底下也吸附了许多螺贝
壮壮和糖宝也帮忙捡螺贝。
两个小家伙虽然力气小,但十分认真。
下午4点多钟的时候,潮水开始慢慢涨上来。
她们带着满满的收获,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礁石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