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驿的小院里,晨雾还未散尽,柳先生已穿着长衫站在庭院中央,手里握着一根细竹枝,目光严肃地盯着面前的苏清鸢。距离入宫觐见只剩三天,礼仪训练必须分秒必争,容不得半点马虎——这不仅是为了让苏清鸢在皇帝和太后面前不失礼数,更是为了保住她的性命。
“觐见礼仪的核心,是‘敬’与‘稳’。敬在姿态,稳在心神,缺一不可。”柳先生的声音打破清晨的宁静,他将竹枝轻轻搭在苏清鸢的肩上,“现在开始练跪拜礼,记住步骤:先屈膝,膝盖需同时落地,不可一先一后;双手扶地时,指尖要与膝盖呈等边三角形,掌心贴地;额头轻触手背,力度要轻,不能磕出声响;起身时,先抬臀,再直腰,最后站直,整个过程要慢而连贯,像流水一样,不可急躁。”
苏清鸢深吸一口气,按照柳先生的指令开始动作。她屈膝时,刻意控制着双腿的速度,确保膝盖同时触碰到青石板地面,发出轻微却均匀的“咚”声;双手扶地时,指尖仔细调整位置,感受着掌心与地面的贴合度;额头轻触手背时,她特意放缓力度,只让额角碰到指尖,避免用力过猛。可刚起身时,还是因为重心不稳,身体晃了一下。
“停!”柳先生的竹枝轻轻敲了敲她的腰侧,“起身时腰要直,臀要稳,你刚才晃了一下,在皇帝面前就是失仪。再来一次,心里默数‘一抬臀、二直腰、三站直’,每一步都要稳。”
苏清鸢点点头,重新开始。这一次,她在心中默念着节奏,抬臀时刻意收紧核心,直腰时慢慢调整呼吸,站直后还特意停顿了一秒,确保身姿稳定。柳先生的目光渐渐柔和下来,却依旧没松口:“还不够,膝盖落地时声音太轻,显得没底气;额头触手背时角度不对,偏了半寸。再来十次,直到每个动作都标准为止。”
晨曦渐升,庭院里的青石板被阳光晒得温热。苏清鸢一遍又一遍地练习跪拜礼,膝盖很快就传来酸痛,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可她不敢停下——她知道,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只要有半点差错,在皇宫里就可能被解读为“不敬”,甚至引来杀身之祸。
练到第五次时,柳先生终于点了点头:“膝盖落地够稳,起身够慢,这一次算合格。但记住,入宫后面对皇帝,要行三叩九拜礼,每一次跪拜的节奏都要和这次一样,不能有丝毫偏差。”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若是拜太后,行二叩六拜礼,动作一样,次数减少,别记混了。”
苏清鸢擦了擦额头的汗,刚想歇口气,柳先生又开始教应答礼仪:“皇帝或太后问话时,你要等他们说完,听到‘平身’的指令后,先起身站直,再回答。回答时声音要洪亮,让殿内所有人都能听清,但不能刺耳;语气要温和,透着恭敬,却不能怯懦,让人觉得你没底气。”
他随即模拟皇帝的语气,沉声问道:“苏清鸢,你既善治疑难,可知太后头痛顽疾该如何诊治?”
苏清鸢立刻屈膝跪拜,等柳先生说“平身”后,才慢慢起身,双手交叠于腹前,目光垂落在柳先生胸口处,声音清晰地回答:“回陛下,太后头痛顽疾,臣女推测为气血瘀滞与肝肾亏虚所致,需针灸、汤药、药膳三者结合,逐步调理,方可缓解。具体方案,需臣女为太后诊脉后,再做调整。”
“声音够洪亮,但语气太硬,少了几分恭敬。”柳先生摇摇头,“再说一遍,语气放软些,结尾加上‘恳请陛下容臣女细诊’,显得你既懂医术,又知分寸。”
苏清鸢重新调整语气,再次回答:“回陛下,太后头痛顽疾,臣女推测为气血瘀滞与肝肾亏虚所致,需针灸、汤药、药膳三者结合,逐步调理,方可缓解。具体方案,需臣女为太后诊脉后再做调整,恳请陛下容臣女细诊。”
这一次,柳先生终于满意:“语气刚好,既没丢医者的专业,又显了恭敬。记住,无论皇帝问什么,都要像这样,先答病情,再提请求,别直接说‘我能治好’,话说满了容易出错。”
午后的阳光变得炽烈,柳先生又开始训练举止礼仪。他让苏清鸢走到庭院的石板路上,叮嘱道:“入宫后走路,要小步快走,步幅不能超过三寸,像女子裹了小脚一样,但速度要快,不能拖沓;双手要交叠于腹前,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胳膊贴紧身体,不能晃;身姿要挺直,肩膀向后展,头要正,不能低头或仰头。”
苏清鸢按照要求,小步快走起来。可刚走了两步,就因为步幅太小,差点绊倒。柳先生连忙上前扶住她,用竹枝轻轻敲了敲她的膝盖:“步幅要小,但膝盖要微屈,保持平衡,你刚才太僵硬了。再走,眼睛看着前方三尺处,别低头看脚。”
苏清鸢深吸一口气,调整姿势,再次迈步。这一次,她刻意让膝盖微屈,步幅控制在三寸左右,双手紧紧交叠在腹前,眼睛盯着前方的海棠树,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柳先生跟在她身后,时不时用竹枝调整她的肩膀:“肩膀再往后展一点,别含胸;头再正一点,别歪。”
练到傍晚时,苏清鸢的脚踝已经酸痛难忍,可她还是坚持着,直到柳先生说“合格”才停下。她走到院中的铜镜前,看着镜中的自己——身姿挺直,双手交叠于腹前,眼神垂落却不怯懦,走路时小步快走却稳当,终于有了几分“六品医官”的模样。
“明日开始,我们模拟完整的觐见流程,从入宫门、见太监、到殿内跪拜、应答,全程演练,不能出半点错。”柳先生看着她,语气中带着期许,“清鸢,你记住,礼仪不是死板的规矩,是保护你的铠甲。在皇宫里,懂礼仪,才能少犯错;少犯错,才能有机会施展你的医术。”
苏清鸢点点头,望着镜中的自己,心中满是坚定。她知道,这“魔鬼训练”虽然辛苦,却是她在京城立足的第一步。只有把礼仪练到极致,才能在皇帝和太后面前稳住心神,才能有机会治好太后的病,才能为家人挣一个安稳的未来。
夜色渐深,小院里的灯光依旧亮着。苏清鸢还在对着铜镜练习眼神——她刻意控制着目光,让眼神中既有恭敬,又有沉稳,既不躲闪,也不直视。镜中的少女,眼神越来越坚定,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只待三日后,踏入那座威严的皇宫,用医术和礼数,为自己闯出一条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