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驶过京城繁华的街道,最终停在了一处朱漆大门前。门楣上悬挂着一块烫金匾额,上书“会同驿”三个大字,字体遒劲有力,透着官家的庄重。门前两侧各立着一尊石狮子,守门的驿卒身着青色制服,见王德全下车,立刻上前躬身行礼:“见过王公公,不知这位是?”
“这位是苏清鸢姑娘,奉陛下旨意入京为太后诊治,你们好生安顿。”王德全语气威严,目光扫过驿卒,“给苏姑娘安排最好的院落,饮食、起居都要按六品官员的规制来,不得怠慢。”
“是,小的明白!”驿卒连忙应下,侧身引路,“苏姑娘,王公公,请随小的来。”
苏清鸢跟着驿卒走进会同驿,目光不自觉地四处打量。驿馆内的布局规整雅致,青石板铺就的小路蜿蜒向前,两侧种着垂柳和海棠,嫩绿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与青溪的农家小院不同,这里的建筑虽不奢华,却处处透着精致——朱红的廊柱、雕花的窗棂、青砖铺就的台阶,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朝廷驿馆的规整与体面。
“苏姑娘,这边请,您的院落就在前面。”驿卒引着苏清鸢来到一处独立的小院前,推开竹制的院门,“这处院落有正房三间、厢房两间,院中有水井和菜园,您要是想自己做点吃食也方便。后院还有一处小书房,您要是需要读书、写字,随时可以用。”
苏清鸢走进小院,心中满是惊讶。正房宽敞明亮,屋内摆放着一张雕花大床、一张八仙桌和四把太师椅,桌上还放着一个青瓷花瓶,插着几支新鲜的桃花;厢房收拾得干净整洁,铺着柔软的棉絮,足够随行的丫鬟居住;院角的菜园里种着青菜和小葱,绿油油的一片,透着生机。这样的居住条件,比她在青溪的家好上太多,也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六品官员规制”的待遇。
“苏姑娘,您看还满意吗?要是有什么需要,随时吩咐小的。”驿卒站在院门口,恭敬地问道。
“很好,多谢。”苏清鸢点点头,心中的不安渐渐消散。她原本以为京城的驿馆会规矩森严、冰冷刻板,没想到竟如此舒适贴心,这让她对接下来的京城生活多了几分安心。
王德全走进院子,环顾一圈,对驿卒说:“你们多派几个人过来,帮苏姑娘把行李搬进去,再准备些热水和点心,一路劳顿,让苏姑娘好好歇歇。”说罢,他转向苏清鸢,语气缓和了些:“苏姑娘,你先在此安顿,我去宫里向陛下复命。三日后会有人来接你入宫觐见,这段时间你好好休息,熟悉一下京城的环境,别到处乱跑,免得惹出麻烦。”
“多谢公公费心,臣女明白。”苏清鸢躬身道谢,目送王德全离开。
驿卒很快搬来了行李,又送来一盆热水和一碟精致的点心——有桂花糕、杏仁酥,都是苏清鸢在青溪很少吃到的吃食。她洗了把脸,坐在桌前,拿起一块桂花糕,入口香甜软糯,带着淡淡的桂花香,让她紧绷的神经放松了不少。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驿馆主事提着一个木盒走了进来。他身着深蓝色官服,头戴小帽,见到苏清鸢,立刻躬身行礼:“下官见过苏姑娘,奉驿丞大人之命,特来为姑娘送些东西。”
他打开木盒,里面整齐地叠放着一套湖蓝色的绸缎衣裳——上衣是斜襟短袄,绣着精致的暗纹,下裙是百褶长裙,裙摆处绣着几支淡雅的兰花,旁边还放着一条同色系的腰带和一双绣鞋。“苏姑娘,三日后您要入宫觐见陛下和太后,此为六品官员的规制服饰,驿丞大人特意让人赶制的,您先试穿一下,看看是否合身,若是有需要修改的地方,下官立刻让人来调整。”
苏清鸢伸手拿起衣裳,指尖触到绸缎的瞬间,只觉一片顺滑冰凉。这是她第一次穿如此华贵的衣裳,之前在青溪,她最多只穿粗布襦裙,偶尔有一件细棉布的衣服,就已经很满足了。她轻轻展开衣裳,看着上面精致的刺绣,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这衣裳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责任的重量。入宫觐见,不仅是为了治好太后的病,更是为了给家人挣一个安稳的未来,为了不辜负青溪百姓的期待。
“多谢主事大人,衣裳看着很合身,不用修改了。”苏清鸢将衣裳叠好,放回木盒,“辛苦大人跑一趟,还请代我多谢驿丞大人。”
“苏姑娘客气了,这是下官的本分。”主事躬身应道,“若是姑娘还有其他需要,比如想买些京城的特产,或是需要笔墨纸砚,随时吩咐驿卒即可,下官会让人妥善安排。”说罢,他又行了一礼,转身离开了小院。
苏清鸢将木盒放在床头,走到窗边,望着院中的菜园。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却驱散不了她心中的紧张。三日后就要入宫,面对的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和太后,还有那些深不可测的权贵,她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她走到后院的书房,打开行李箱,取出柳先生的《京城礼仪辑录》和空间里的《宫廷医案集》,摊在书桌上。阳光透过书房的窗户,照亮了书页上的字迹,也照亮了苏清鸢坚定的眼神。她知道,接下来的三天,她要做的不仅是熟悉礼仪、完善诊疗方案,更要调整好心态,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入宫后的挑战。
“娘,明轩,明玥,等着我。”苏清鸢在心中默念,“我一定会在京城站稳脚跟,让咱们家过上安稳的日子,也让青溪因我而骄傲。”窗外的柳枝轻轻摇曳,仿佛在回应她的决心,为她即将到来的入宫之行,增添了一份无声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