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的风,裹挟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细沙,吹拂着播仙镇低矮的土城墙。这座位于且末河畔、连接安西与北庭要道上的小镇,平日里虽不算繁华,却因地理位置重要而常年驻有唐军。然而此刻,镇内的气氛却透着一股异样的沉寂与压抑。
守将是一名姓赵的中郎将,此刻正眉头紧锁,听着斥候的回报。
“将军,城外三十里,发现大量吐蕃骑兵踪迹!看旗号,是论莽罗衣麾下的精锐‘桂’武士!”斥候的声音带着急促与惊惶。
赵中郎将心中一沉。播仙镇并非龟兹那样的雄城,城墙不高,守军不过千余,如何能抵挡吐蕃主力?“速派快马,分头向龟兹梁节帅和北庭朱节帅求援!全军戒备,死守待援!”
命令下达,播仙镇内顿时一片忙乱,军士们匆忙登上城墙,民夫被组织起来搬运守城器械,一种大难临头的恐慌在空气中蔓延。
然而,就在这紧张的氛围中,一名看似普通、风尘仆仆的商队护卫,却借着给军营送水的机会,悄悄靠近了赵中郎将,低声道:“将军勿慌,卑职乃‘察事司’西域司下属。梁节帅有密令在此。”说着,迅速将一枚蜡丸塞入赵中郎将手中。
赵中郎将心中一震,不动声色地攥紧蜡丸,寻了个僻静处捏开,里面是一张细绢,上面只有寥寥数字:“伴做不支,弃镇诱敌,东南五十里,黑风坳。”
短短十余字,却让赵中郎将瞬间明悟,冷汗涔涔之余,又涌起一股热血!原来梁节帅早已料到吐蕃会有此着!这是要他将计就计,以播仙镇为饵,将这支吐蕃偏师引入绝地!
他不再犹豫,立刻调整部署。表面上,他依旧指挥若定,号令守军“誓与播仙共存亡”,但暗中却开始安排心腹,准备火油、干草等引火之物,并规划撤退路线。
次日拂晓,吐蕃大军兵临城下。为首的吐蕃将领看着播仙镇那并不高大的城墙和城头看似慌乱、数量不多的守军,脸上露出轻蔑的笑容。他挥刀前指,吐蕃士兵如同潮水般涌向城墙。
战斗从一开始就异常激烈。唐军据城而守,箭矢、滚木、礌石倾泻而下,给攻城的吐蕃军造成了不少伤亡。然而,吐蕃军兵力占优,攻势一浪高过一浪。不到两个时辰,南面一段城墙便在吐蕃军集中攻击下轰然倒塌一段缺口!
“唐军撑不住了!杀进去!”吐蕃将领见状大喜,挥军猛攻缺口。
赵中郎将见时机已到,脸上露出“绝望”之色,嘶声下令:“撤!快撤!从东门撤退!”他亲自率部分精锐断后,且战且退。
唐军“溃败”了!他们丢弃了部分旗帜、辎重,显得狼狈不堪,沿着预先规划好的路线,向东南方向“仓皇”逃窜。
吐蕃将领岂肯放过这等“良机”,在他看来,这是唐军兵力不足、士气低落的明证。他留下少量部队占领、劫掠播仙镇,自己亲率主力骑兵,沿着唐军溃逃的痕迹,穷追不舍。
“追!全歼这股唐军,拿下头功!”吐蕃将领志得意满,仿佛已经看到赞普的封赏在向他招手。他却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踏入梁宰和“察事司”精心为他准备的死亡陷阱。
---
就在播仙镇遇袭、唐军“溃退”的同时,龟兹节度使府内,梁宰正对着沙盘,神色冷峻。他早已通过“察事司”和自身派出的多重斥候,大致摸清了论莽罗衣分兵迂回的意图。将计就计,弃守播仙,诱敌深入,是他与杜丰通过密信沟通后定下的策略。
“浑瑊将军(注:此处指接替战死的浑泰,被紧急调回西域的名将浑瑊)所部,已抵达黑风坳预设阵地了吗?”梁宰沉声问道。
“回节帅,浑将军昨夜已率五千精骑、三千步卒秘密抵达,并依仗地势,设下了埋伏。黑风坳形如口袋,两侧山势陡峭,入口狭窄,只要吐蕃人进去,就别想轻易出来!”副将肯定地回答。
“好!”梁宰眼中寒光一闪,“传令下去,集结城中机动兵力,随时准备出城,截断这支吐蕃偏师的退路!另外,严密监视论莽罗衣主力动向,防止他声东击西,真的来攻于阗。”
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然张开。
---
播仙镇东南五十里,黑风坳。
此地名副其实,是一处风口,两侧是怪石嶙峋的荒山,中间一条狭窄的通道,常年大风呼啸,卷起漫天黄沙,能见度极低。赵中郎将率领的“溃兵”气喘吁吁地逃入坳中,紧随其后的吐蕃骑兵毫不迟疑地追了进去。
一开始,吐蕃将领并未察觉异常,只觉此地风沙太大,不利于骑兵冲锋。但当他发现前方的“溃兵”突然消失在风沙中,而两侧山崖上隐约传来异响时,一股寒意瞬间从脊椎骨窜了上来!
“不好!中计了!快撤!”他声嘶力竭地大吼。
然而,为时已晚!
“放箭!”
一声浑厚有力的暴喝从山崖上传来,正是名将浑瑊!随着他一声令下,两侧山崖上瞬间冒出无数唐军弓箭手,密集的箭矢如同瓢泼大雨般倾泻而下,射入因通道狭窄而拥挤不堪的吐蕃骑兵队伍中!
人仰马嘶,惨叫声瞬间被狂风吞没大半!吐蕃军猝不及防,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掷木石!”
巨大的滚木和礌石从山坡上轰隆隆砸下,进一步加剧了吐蕃军的伤亡和恐慌。
“将士们!随我杀敌,为浑泰将军报仇!大唐万胜!”浑瑊一马当先,率领埋伏多时的唐军精骑,从坳口方向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冲锋!
前有堵截,后有(心理上的)追兵,两侧箭石如雨,地形又极其不利,吐蕃军彻底陷入了绝境。那吐蕃将领虽奋力砍杀,试图组织突围,但在唐军有计划的埋伏和绝对优势兵力的打击下,一切都是徒劳。
战斗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基本结束。数千吐蕃精锐,除少数拼死冲出重围外,大部分被歼灭于黑风坳内,主将亦被浑瑊阵斩!唐军缴获战马、兵器无数。
而当这支吐蕃偏师全军覆没的消息,连同浑瑊、赵中郎将的联名捷报,以最快速度传回龟兹,并飞报长安时,正面佯攻于阗的论莽罗衣,才刚刚收到唐军“弃守”播仙镇的消息,正自得意。
捷报传到长安政事堂,杜丰看着军报,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笑意。他知道,这一场漂亮的“瓮中捉鳖”,不仅重创了吐蕃一支精锐偏师,粉碎了论莽罗衣切断安西、北庭联系的图谋,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打击了吐蕃的士气,稳住了西域的局势。
“梁宰、浑瑊、赵中郎将,皆有大功!传令嘉奖,犒赏三军!”杜丰下令,随即又补充道,“另,将此捷报,抄送北庭朱光庭及朔方李晟,以振我军心,亦让回纥知晓,我大唐兵锋之利!”
此战,不仅是一场战术上的胜利,更是一次成功的战略欺骗与反击,充分展现了唐军在杜丰统筹下,前线将领的应变能力与执行能力。西域的烽火,因此役而暂时转向了对大唐有利的方向。然而,杜丰也清楚,论莽罗衣遭受此挫,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风暴,或许还在后面。但至少,帝国赢得了一段宝贵的喘息和巩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