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八,城隍庙染布庄的庭院里张灯结彩,红灯笼从门檐一直挂到晾布架旁,空气中飘着松枝与蜜饯的甜香——这是染坊一年一度的“岁末庆功宴”,也是对两年流动经营中功劳卓着的团队与个人的表彰。青娘、沈行舟、温景然站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上,台下整齐站着各站点的工匠与管事,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期待的笑意。
“这两年,咱们从城隍庙的小染布庄,走到江南、关西、岭南,靠的不是哪一个人的本事,是咱们所有人一条心、一股劲,才把流动经营的路走通了。”青娘手持一卷《功绩簿》,声音清亮,“今日论功行赏,赏的是大家的辛苦,更是大家的匠心与忠心。”
话音刚落,沈行舟便捧着奖品走上前——一等奖是一匹上好的“双香染”布与五十两银子,二等奖是《草木染经营要略》刻本与二十两银子,三等奖是温景然特制的染料礼盒与十两银子。每一份奖品都带着染坊的心意,既实用,又能让大家感受到认可。
“首先要表彰的,是江南苏州站点的团队!”青娘展开《功绩簿》,“去年荷花会,苏州站接到三百匹‘荷露青’的急单,团队连夜赶工,还创新了‘松针熏布防潮法’,不仅按时交货,染布还零损耗,客户好评如潮。特赐苏州站‘匠心团队’匾额一块,每位成员赏一等奖!”
苏州站的管事李师傅带着团队上前领奖,捧着匾额,眼眶有些发红:“多谢青娘、沈掌柜、温大夫信任!这功劳不是我们的,是总栈教的法子好,是各站支援得及时。往后我们定更用心,不辜负这份认可!”
接着,温景然念出了个人表彰名单:“关西兰州站的老张,改良沙棘汁固色工艺,让‘风沙褐’染布耐磨度提升三成,特赏一等奖;岭南站点的阿莲,摸清当地绣娘需求,推出‘轻薄素色染布’,订单量翻一倍,赏一等奖;京畿总栈的学徒阿福,半年内学会所有染色工艺,还能协助整理客户档案,赏二等奖!”
被念到名字的人依次上前领奖,台下响起阵阵掌声。老张捧着“双香染”布,笑着说:“这工艺改良,多亏了温大夫指点,往后我还要多琢磨,让关西的染布更耐用!”阿莲则拿着染料礼盒,说要带回岭南,试着用新染料开发更适合绣娘的布种。
最让人动容的,是对“应急先锋”的表彰——去年苏州遭遇台风,伙计阿木冒着风雨转移染布,自己却淋得高烧;西北沙暴时,管事老王带着商队寻找失联的染料车,三天三夜没合眼。青娘亲自为他们戴上绣着“勇毅”二字的绢花,递上装有三十两银子的红包:“你们在危难时不顾自身,护住了染坊的心血,这份勇毅,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庆功宴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喝着沈行舟带来的好茶,聊着这一年的经历。温景然还特意为大家准备了新熬的“安神染料膏”——用槐花、茯苓熬制,涂在手上能保护皮肤,还带着淡淡的香气,分给每个人一小罐。
“表彰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青娘端着茶杯,走到众人中间,“明年咱们要去塞北开拓新市场,还要把‘双香染’工艺教给更多同行。往后的路,还需要大家同心协力,把‘青娘染布’的名号,传得更远、更响!”
沈行舟与温景然也跟着起身,举起茶杯:“愿咱们往后,风雨同舟,再创佳绩!”
众人纷纷举杯响应,庭院里的笑声与掌声,伴着红灯笼的光晕,在冬夜里格外温暖。这场庆功宴,不仅是对过往功劳的认可,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它像一根纽带,将染坊所有人的心紧紧系在一起,让大家带着这份认可与鼓励,在新的一年里,更有底气、更有干劲地奔赴新的征程。
夜深时,庆功宴才渐渐散去,每个人都带着奖品与笑意回家。青娘站在庭院里,看着高台上的“匠心团队”匾额,心中明白:染坊能有今日的成就,靠的是每一个人的付出与坚守。未来,只要这份同心协力的精神在,“青娘染布”定能在江湖路上,走得更稳、更远,书写更多关于匠心与团结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