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朝的十月中旬,京城已寒意渐浓,青娘染布庄后院的工艺坊内却热气腾腾。温景然正蹲在一排染缸前,眉头微蹙地盯着缸中泛着浅绿光泽的布料,旁边的案几上摆满了板蓝根、艾草、野菊花等药材,还有几页写满配比的纸笺。
“还是不行,色泽太浅,而且晾干后容易泛黄。”温景然起身擦了擦手,语气带着几分懊恼,“我试了二十多种药材配比,想做出持久鲜亮的绿色布料,可要么颜色不均,要么耐候性太差,根本达不到高端定制的标准。”
青娘端着一杯热茶走过来,递给他:“别急,天然染布本就比化学染料难把控,尤其是绿色这种中间色,需要反复调试。之前咱们染蓝色用板蓝根,黄色用栀子,要不试试把两种染料按不同顺序叠加?”
沈行舟也跟着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来自江南的订单:“可不是嘛,江南的客商催了好几次,说当地富户嫁女都想要绿色的陪嫁布料,咱们要是能做出来,又是一笔大生意。而且我听说,瑞锦祥也在偷偷研究绿色染料,咱们得赶在他们前面做出成果。”
三人围着染缸商议起来,最终定下方案:先将布料用板蓝根染成浅蓝色,晾干后再用栀子和姜黄的混合染汁进行二次染色,通过控制浸泡时间来调整绿色深浅。温景然立刻按这个方法调试,青娘和沈行舟则在一旁帮忙记录时间和布料变化。
第一匹布料浸泡时间过短,染出的绿色偏浅,如同初春的新叶,虽清新却不够鲜亮;第二匹浸泡时间过长,颜色又偏深,成了墨绿,少了几分雅致。直到第五次尝试,温景然将二次浸泡时间控制在一个时辰,染出的布料呈现出温润饱满的豆绿色,晾干后色泽依旧,经清水漂洗也无明显褪色。
“成了!”温景然拿着布料兴奋地说,“这个颜色正好,而且摸起来质感比单一染料染的更厚实!”
青娘仔细查看布料,又闻了闻气味,满意地点头:“太好了,这个绿色既适合做披风,也适合做裙摆,肯定能受百姓喜欢。温兄,你再试试用艾草和野菊花调配,看看能不能做出其他色调的绿色,丰富产品种类。”
接下来的几日,温景然全身心投入绿色染料的研发,陆续做出了浅绿、豆绿、墨绿、翡翠绿等四种色调的布料,每种都色泽鲜亮、耐候性强。青娘则指导绣娘在绿色布料上绣制竹纹、兰草、荷叶等纹样,搭配之前的红色、紫色布料,组成了一套完整的“四季色系”产品。
沈行舟见状,立刻安排将新研发的绿色布料摆进京城分店展示,还特意制作了一批绿色布料的小样,送给京城的富户和官员家眷。不出所料,绿色布料很快引发追捧,不少夫人小姐专程来到铺内,定制绿色的衣物和配饰。
“这翡翠绿的布料真好看,绣上荷叶纹做件夏裙,肯定清新脱俗!”
“我要订一匹豆绿色的,给母亲做件披风,她最喜欢这种雅致的颜色了!”
就在绿色布料供不应求时,温景然又有了新的发现。他在研发中偶然发现,将晒干的红树林果实磨成粉,与苏木混合熬煮,能染出一种独特的暗红色,比单纯的苏木红更显华贵,而且耐日晒、不易褪色。“青娘,沈兄,你们看这个颜色!”温景然拿着新染出的布料走进议事厅,“这是用红树林果实和苏木混合染的,我叫它‘珊瑚红’,用来做婚礼主布,比之前的苏木红更有档次。”
青娘和沈行舟眼前一亮,珊瑚红色泽浓郁却不艳俗,带着一种天然的光泽,确实比普通红色更显华贵。沈行舟立刻说:“这个颜色太适合皇家和贵族了!我明天就带着布料去见内务府李公公,说不定能拿下明年公主大婚的订单!”
次日,沈行舟带着珊瑚红布料和绿色系列布料前往内务府。李公公见后十分惊喜,当即拿着布料去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对珊瑚红布料赞不绝口,当场决定将其定为公主大婚的主用色,还加订了两百匹绿色布料,用于婚礼装饰和赏赐。
消息传回青娘染布庄,三人欣喜不已。温景然则没有停下研发的脚步,他又尝试用银杏叶和柿子皮调配,染出了温暖的橙黄色;用紫草和蓝莓汁混合,做出了浪漫的粉紫色。这些新色调的布料一经推出,便在京城掀起新的热潮,青娘染布庄的订单再次排到了半年后。
瑞锦祥的王掌柜得知后,心中既羡慕又焦急。他按之前合作的约定,从青娘染布庄领取了绿色染料药材和工艺说明,可染出的布料始终色泽不均,要么偏黄要么偏蓝,根本比不上青娘染布庄的产品。无奈之下,他只得亲自登门拜访,向温景然请教。
温景然没有藏私,带着他来到工艺坊,详细讲解了二次染色的时间把控和温度控制:“绿色染料的关键在于两次染色的衔接,第一次染蓝色后必须彻底晾干,第二次浸泡时要不断搅拌,确保布料均匀上色。温度也要控制在常温,不能用沸水,否则染料成分会被破坏。”
王掌柜恍然大悟,连忙让随从记下要点,感激地说:“多谢温大夫指点,之前是我太心急,忽略了细节。以后还要多向你们请教,跟着你们把天然染布做好。”
温景然笑着说:“咱们都是同行,理应互相学习。只要大家都能坚守天然染布的理念,保证品质,整个行业才能越来越好。”
随着新染料工艺的推广,青娘染布庄的“四季色系”和“特色色系”产品不仅在京城热销,还通过各地合作点和海外商户,卖到了江南、川蜀乃至西域。温景然将所有新染料的配方和工艺步骤整理成册,刻印成《天然染布新艺》,分发给各地的合作染坊和工艺学堂,让更多人掌握新的技艺。
这日,江南办事处传来书信,说当地的药农根据《天然染布新艺》,成功种植了适合染绿色的艾草和野菊花,不仅满足了当地的原料需求,还能远销其他地区。青娘将书信递给沈行舟和温景然,笑着说:“你看,咱们的工艺创新不仅带动了生意,还帮药农们增加了收入,这才是‘匠心利民’的真正意义。”
沈行舟点头附和:“接下来,咱们可以在江南开设染料药材种植基地,专门种植新研发的染料药材,既保证原料供应,又能降低成本。另外,我还打算把新色系的布料做成样本册,发给海外客商,拓展海外市场。”
温景然补充道:“我最近在研究用植物汁液做固色剂,要是成功了,能进一步提高布料的耐候性,让咱们的产品更有竞争力。”
夕阳透过工艺坊的窗户,洒在新染出的各色布料上,流光溢彩。青娘三人站在布料前,望着眼前的成果,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从最初单一的红色布料,到如今丰富的色系和创新的工艺,他们用智慧和坚持,不断推动着天然染布行业的进步。
他们知道,工艺创新永无止境。只有不断探索、不断突破,才能始终引领行业风潮,让青娘染布庄的名字,永远与高品质、新技艺、好理念绑定在一起,在大乾的染布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