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文化节的余温尚未完全散去,那股被点燃的集体荣誉感与文明认同感,仍需现实的薪柴来维持其炽热。瓦西里耶夫元帅深知,再盛大的庆典,其激励效果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衰减。在帝国舰队依旧沉默、内部立法刚刚铺开、民间情绪仍需引导的微妙时刻,他向王也提出了一个请求——希望他能走出月背静室,亲自巡视各大基地与舰队。
这不是一次军事检阅,更像是一次“定海神针”的主动显化,一次精神力量的直接投射。王也略作沉吟,便应允了。他明白,在绝对的力量差距面前,信念与士气,往往是决定文明能否坚持到最后的、看不见的基石。
他的巡视,没有预先张扬的行程表,没有冗长的欢迎仪式,甚至常常是悄然出现,却又在瞬间成为整个区域的核心。
当王也的身影毫无征兆地出现在“勇毅号”庞大的机库内时,正在紧张进行战机维护的地勤人员和一队刚刚结束模拟对抗、满身汗水的“星尘”兵团战士,全都愣住了。刹那间,整个喧嚣的机库陷入了一片奇异的寂静。
王也并未身着戎装,依旧是一袭简单的青袍,但在他现身的那一刻,一股难以言喻的、温和却浩瀚如星海的气息便弥漫开来,抚平了空气中所有的焦躁与疲惫。
他没有走向迎接过来的舰队高层,而是缓步来到那队“星尘”战士面前。目光平静地扫过这些年轻而坚毅的面庞,他们眼中充满了敬畏、激动,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长期备战积累的紧绷。
“尔等气息凝而不发,隐有锋芒,根基打得不错。”王也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直指本质的穿透力,“《星辰引气诀》运转时,可曾感到膻中穴有滞涩之感?”
一名站在前排的年轻战士下意识地点头,脱口而出:“是…是的,阁下!每次全力运转周天,那里总会微微一痛。”
王也微微颔首:“此非瓶颈,乃真气过于锋锐,淬炼不及之故。可尝试在行功前,观想星辰之光如暖流,先温养经脉三分,再行冲击,当可缓解。”
仅仅是一句话,一个细微的调整建议,却让那名战士,以及旁边几位有类似困扰的修士,眼中瞬间爆发出明亮的光彩!这不仅仅是修行上的点拨,更是一种无声的宣告:你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与困境,都在最高层次的关注之下。
王也随后走向一旁正在检修的一架“剑鱼”突击舰,手指轻轻拂过其引擎喷口附近新敷设的、闪烁着微弱灵光的“量子自修复镀层”。
“此物构思精巧,融科技与灵韵于一体,善。”他对着陪同的工程师们点头认可,“然,此处符文阵列,若能将‘聚灵’转为‘导流’,或可提升其三成修复效能。”
随行的“星尘科技”工程师激动得几乎拿不稳数据板,立刻记录下来。王也的肯定与指点,对于这些民间研究者而言,是无上的荣光,更是巨大的动力。
他没有在“勇毅号”停留太久,但在离开时,整个母舰内部通讯频道都被一种亢奋的情绪所淹没。士兵们奔走相告,修士们反复回味着那简短的指点,工程师们则围绕着王也提出的修改方案激烈讨论。一种被“看见”、被“认可”的强烈感觉,极大地提振了这支前线核心力量的士气。
与“勇毅号”的突然造访不同,王也来到“昆仑”舰建造基地时,庞大的工程依旧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但他仅仅是悬浮在船坞外围的虚空中,静静地凝视着那如同山脉般绵延的舰体骨架,便让所有正在作业的工程师、工人和阵法师感到一股沉静而磅礴的力量加持。
他抬手,指向舰体中部一处正在安装主能量管道的区域。那里,数名阵法师正因为一个复杂的多维符文节点与物理管道布局冲突而争论不休。
“此处空间褶皱,可借力打力。”王也的声音直接在那几名阵法师的心神中响起,“无需强行平复褶皱,可依其势,将符文刻于褶皱斜面,反能汇聚逸散能量,强化管道护盾。”
一言点醒梦中人!困扰团队数日的技术难题,竟在王也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中找到了最优解。这不仅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更是一种信心的注入——连如此复杂的工程难题,在王也阁下眼中亦非绝境。
王也的目光扫过下方无数仰望他的面孔,看到了疲惫,看到了汗水,也看到了执着与期待。
“此舰,非止钢铁与符文之造物。”他的声音再次清晰地回荡在每个人脑海,“亦是尔等心血、智慧,乃至我地球文明求生意志之凝结。每一颗铆钉,每一道阵纹,皆承载着未来。辛苦了。”
没有慷慨激昂的口号,只有一句“辛苦了”,却让无数硬汉眼眶发热。他们日以继夜的付出,在这一刻得到了最高层面的理解和肯定。
小行星带,“铁壁”防线最前沿哨所
这里的环境最为艰苦,也最为紧张。王也的身影出现在一个代号“礁石”的小型观测哨所时,几名驻守在此的士兵几乎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哨所空间狭小,生活设施简陋,窗外是永恒的黑暗与偶尔掠过的巨大岩体。
王也与他们一同用了简单的合成食物餐,询问了日常巡逻的细节,感知了帝国舰队方向的能量波动。他甚至亲自出手,加固了哨所外围一个因近期帝国电子骚扰而变得不稳定的隐匿阵法。
“于此处守望,可见文明之边疆。”王也对几名年轻的士兵说道,“尔等目光所及,便是家园之界。此任,重逾山岳。”
临走前,他留下几枚自己炼制的“清心符”,可助他们在长期孤寂和压力下保持心神清明。对于这些身处最前沿、时刻面临第一波打击风险的战士们而言,王也的亲临与关怀,胜过千言万语的激励,让他们知道自己并非被遗忘的孤岛。
王也的巡视并未公开报道,但其影响却如同巨石入水,激起的涟漪迅速传遍了整个防御圈。
“王也阁下说我们的镀层‘构思精巧’!”
“他指点了我修炼的关窍!”
“他加固了‘礁石’哨所的阵法!”
“他肯定了我们‘昆仑’舰的设计思路!”
这些具体而微的事例,通过口耳相传和内部网络,编织成了一个更具象、更亲切的王也形象。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符号,而是能够理解他们困境、认可他们努力、并能给予实质帮助的文明守护者。他的存在,仿佛一个强大的能量源,为整个文明注入了难以估量的信心与凝聚力。
巡视结束后,王也回到月背静室。他的神色依旧平静,但眼底深处,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在他的感知中,帝国舰队方向那“混乱与饥渴”的意蕴,似乎又浓郁了几分,那无形的风暴正在加速酝酿。
然而,经过此番巡视,他更加确信,无论帝国准备的是何种雷霆手段,他身后这个历经磨难却愈发团结、在压力下不断迸发智慧和勇气的文明,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士气的鼓动,并非消除恐惧,而是赋予了人们面对恐惧、并战而胜之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