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轩的笔尖在日程表上划下的那道竖线,像一道无声的命令,横亘在谈判之前。纸面微颤,墨痕未散,他已起身走向技术中心。走廊灯光笔直地洒下,映得他肩线如刃。昨夜拦截记录的通报刚刚传遍核心团队,此刻,每一步都踩在紧绷的弦上。
推开技术中心大门,赵宇正站在主控台前调取数据流日志。大屏上两条曲线依旧并行,一条平稳如铁轨延伸,另一条起伏不定,如同试探中的蛇形游走。陆轩没有停步,径直走到会议区:“双签制度现在执行。”
赵宇回头,点头示意林娜。她立刻打开权限系统,将所有对外输出通道锁定,新增审批流程。三分钟后,第一条测试报告生成,经赵宇与林娜双重确认后才允许归档。陆轩扫了一眼操作日志,转身对众人道:“从今天起,我们不只防攻击,更要防渗透。”
专项小组首次闭门会随即召开。十一名中方工程师围坐一圈,气氛沉静。赵宇站在投影前,逐条列出双轨测试执行细则。“我们的逻辑线是基准。”他声音平稳,“每一项差异,必须标注影响等级、责任归属、可追溯节点。不准模糊,不准跳过。”
话音刚落,b区3号终端警报轻响。一名工程师举手:“模拟环境检测到异常调用频次,来源Ip为德方测试组。”
赵宇没有立刻下令阻断,而是调出访问记录,逐帧分析。“记下Ip,保留路径,不反制。”他转向团队,“他们想看我们的反应速度,那就让他们看清楚——我们不是慌乱拦截,而是全程掌控。”
会议继续推进。三十七项核心差异点被逐一标注,分类归档。协议结构错位、加密版本滞后、数据格式强制转换……每一项都被打上“高影响”标签。张涛坐在角落,手中笔记本密密麻麻记满交涉要点。他知道,这些数字不是冷冰冰的技术参数,而是接下来谈判桌上最锋利的矛。
“时间表变了。”张涛忽然开口,将一封刚收到的邮件投影出来。德方通知,原定于明日的联合测试提前六小时,且要求中方提交最新兼容性进展简报。“打乱节奏,是想逼我们仓促应对。”
赵宇冷笑:“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不乱。”他立即调整排班,启动三班倒机制,每组配备两名校验员,确保数据标注零误差。孙明同步接入财务模型,将每一项技术调整可能带来的隐性成本纳入预警体系。误差一旦超标,系统自动标红提醒。
深夜二十三时十七分,共享云盘弹出一条自动归档提示。林娜正在整理当日文件,目光扫过临时上传区,一份未加密的附录引起注意——编号d-7,标题为“区域适配弹性标准”。她没有点击打开,而是立即标记“待陆轩审批”,并锁入加密文件夹。系统日志显示,上传者为德方技术组某成员,操作时间仅持续十七秒,疑似误传。
她将记录打印出来,放入专用信封,交由黄杰送往陆轩办公室。全程未与任何人讨论内容,只在交接单上写下:“来源异常,未读取。”
与此同时,胡军在技术中心外围完成新一轮巡查。他带回一段监控录像:凌晨一点零三分,一名陌生男子曾在东侧消防通道徘徊近十分钟,未刷卡进入,也未接触任何设施,只是抬头看了眼三楼灯光便离开。胡军反复回放,确认此人不在已知合作方名单内。
他没有声张,而是将影像加密存档,并调取过去七十二小时全部出入记录进行比对。随后,他向陆轩提交安保升级方案:技术区划为三级警戒,实行双人轮岗制,所有工程师家属信息脱敏处理,统一安排临时住所。陆轩批了三个字:“立刻执行。”
清晨六点,第一批工程师换班交接。新班组进入前,警卫逐一核验身份码,随身设备全部扫描。黄杰带领后勤组提前布设好餐食与应急药品,确保团队无需离开作业区。空气里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只有键盘敲击声与数据同步提示音此起彼伏。
赵宇站在监控墙前,盯着b区3号终端的实时流量图。自昨夜那次异常调用后,对方再未尝试接入。但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开始。他拿起对讲机:“b组,启动第二轮压力测试,模拟主系统负载百分之八十状态。”
“明白。”回应干脆利落。
数据流再次奔涌。中方优化模型的表现持续领先,稳定性高出德方方案近四成。赵宇没有露出丝毫喜色,反而更加凝神紧盯日志滚动。他知道,对方不会一直沉默。
上午九点整,张涛收到德方回函,确认接受中方对时间变更的留痕备案,并附上新的测试节点安排。语气依旧官方,但措辞中少了此前的强势。张涛冷笑,将文件转发给全体小组成员,附言只有一句:“他们开始按我们的规则走流程了。”
赵宇看着屏幕上的最新对比曲线,终于开口:“准备第一份评估简报。三十七项差异,全部列明依据,附测试截图与成本推演。”
“要不要加一句‘建议重新协商标准’?”有工程师问。
“不。”赵宇摇头,“我们现在不说建议,只说事实。让他们自己读出结论。”
中午十二时,简报初稿完成。林娜带领文职组连夜校对,确保每一页格式统一、术语准确。孙明在财务附录中加入动态成本预测:若现行模式持续三年,樊星阁将额外承担至少一点二亿隐性支出。数据被标为“核心层仅阅”,文件命名“project Anchor”。
陆轩在办公室审阅全文,全程未发一言。翻到最后一页,他提笔在批注栏写下:“技术之争,实为底线之争。不退,不躁,不漏。”
下午四点,专项小组召开内部总结会。赵宇站在投影前,回顾过去四十八小时成果。三十七项差异全部归类完毕,责任归属清晰,影响评估完整。团队士气未因高压而衰减,反而在严密流程中愈发凝聚。
“我们做到了。”张涛低声说。
“这只是开始。”赵宇目光扫过众人,“他们还会再试,会换方式,换人,换时间。但我们只要守住这一条——每一步都有据可查,每一次变动都有人负责。”
会议结束,工程师们陆续离开。赵宇留下最后检查系统日志。突然,b区3号终端再次弹出警告:同一Ip地址尝试建立长连接,持续时间达四分钟,仍未触发阻断机制。
他盯着屏幕,手指悬在操作键上方。
没有按下封锁指令。
而是调出追踪程序,开始反向记录数据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