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出发后,村民们就发现后面的马车没有再跟着了,一日后,队伍终于来到了淮南府城门口,看着高大巍峨的城墙。
村民们忍不住喜极而泣。
“到了,我们终于到了。”
郑村长声音有些干涩,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到了目的地。
“你们干什么的?”守城的官兵,见突然来了这么多的百姓,怕有人闹事,连忙带着人围了过来。
“官爷,我们是响应朝廷号召,往南边迁移的百姓,这是我们的路引和证明文书。”
郑村长,怕引起冲突,连忙走上前,将路引和文书恭敬的递给了为首的军官。
为首的军官闻言眉头一挑,上头的确下达了命令,叫他们注意城门口的动静,北边遭了灾,会有不少的百姓往这边迁移。
做好接手的准备,只不过他们等了将近十来天,也没见有什么人来。这还是第一批灾民。
军官接过路引和文书,抖开少了几眼,眯着眼睛看向众人。
“就你们这些人?”
“回官爷,后面还有几个村的人。”
“上头有令,你们这么多人不适合全部涌入城内,引起城内百姓恐慌,可也不能堵在城门口影响过往行人,各村村长留下,其他人退到二里地等着通知。”
军官水手将路引和文书递给了村长,村长连忙接过。
“好好。”
三个村的村长立即站了出来,正打算跟着那军官进城,玉紫舒连忙拦住了那军官。
军官眼神一冷,正想出言呵斥,就看到了地道面前的令牌,竟然是淮南王府特制的令牌,连忙对着玉紫舒拱手弯腰。
“不知姑娘是?”
“有人给了我这块令牌,说是只需出示这块令牌,知州大人就能妥善安排我们,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玉紫舒漫不经心的说道。
“当然是真的,那姑娘也跟着一块进城吧,知州大人早就听闻有您这一号人,早就盼着了。”
“我能带些人吧。”
“当然,只不过你们都还没有落户,人数不可过多。”军官开口说道。
玉紫舒也没为难那军官,只是带了玉家人。
那军官见状,瞬间松了一口气,连忙带人进城,进城后,玉家其他人并没有跟着去府衙。
知州大人端坐在上首的椅子上,慢条斯理的喝着茶,听着手下人禀报完后,才看向玉紫舒开口说道。
“想必这位就是玉姑娘吧,不知你可否愿意留在府城,本官可以给你和你家人在府城内落户。”
“这就不必了,跟着村里人挺好的,只是不知道大人是如何安置桃花村的。”
玉紫舒开口拒绝。
“只是不知道大人是如何安置桃花村的。”
“说你们运气好,是第一批赶到的百姓,上头可是批了不少的地方安置灾民,我叫人把舆图拿过来,姑娘不如挑挑。”
玉紫舒打开了舆图,仔细观察了一番,并没有青一所说的永宁县下那一处的标记。
玉紫舒把舆图合上,看像知州大人,并没有开口。
“玉姑娘就没有看上的吗?”知州大人挑眉。
“我听说,淮南府永宁县下有一处荒地,不知可否把我们分到那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