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过度享受生活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夫礼,所以正民也。
礼,是用来端正的。
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
鲁公的一举一动都是要记载下来的,记载不合法度的事,后世子孙会怎么看呢?
臣闻圣王公之先封者,遗后之人法,使无陷于恶。
我听说圣人,给后代人遗留下典法,使之不致陷于邪恶。
其为后世昭前之令闻也,使长监于世,故能摄固不解以久。
为的是让后代光大前人的美名,并一直引以为鉴,所以他们的业绩才能保持牢固不懈而绵延久远。
今先君俭而君侈,令德替矣。
先君桓公节俭而你却奢侈,美德都快要泯灭了。
君作而顺则故之,逆则亦书其逆也。
创制合乎礼就能成为规矩,违反礼也将在史书上记载他违礼。
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也,不可无也。
男女的区别,是大礼节,不可以没有。
“夫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重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固国之艰急是为。
“与之结好,取得信任,用婚姻关系来加强它,以盟约誓言来巩固它,乃是为了应付急难。
铸名器,藏宝财,固民之殄病是待。
铸造钟鼎宝器,贮藏珠玉财物,乃是为了救助困苦。
获闻之,处大教小,处小事大,所以御乱也,不闻以辞。若为小而崇,以怒大,使加己乱,乱在前矣,辞其何益?
我听说,大要做好小的表率,小要事奉好大,这样才能防备祸乱,没听说用言辞就能解决问题的。倘若作为小却自高自大,激怒大,使它把祸乱加到自己身上,那么大难当头,言辞又有什么用处?
善有章,虽贱赏也;恶有衅,虽贵罚也。
一个人的善德彰明昭着,即使身分低下,也应该给予奖赏;一个人的恶行得到证实,即使地位高贵也应该给予惩罚。
夫仁者讲功,而智者处物。
仁德的人讲究功绩的评价,明智的人讲究事理的考察。
毁则者为贼,用财者为奸。
破坏法纪的人是乱贼,窃取财宝的人是奸邪。
不厚其栋,不能任重。重莫如国,栋莫如德。
不是粗壮的栋梁是无法承担沉重压力的。最好的栋梁莫过于好的德行。
夫君人者,其威大矣。失威而至于杀,其过多矣。且夫君也者,将牧民而正其邪者也,若君纵私回而弃民事,民旁有慝无由省之,益邪多矣。若以邪临民,陷而不振,用善不肯专,则不能使,至于殄灭而莫之恤也,将安用之?
他的威严是极大的。丧失威严以至于被杀,他的过错一定太多了。应该治理并纠正邪恶。倘若放纵自己的私心邪念而放弃了治理的事情,发生的邪恶没有人去了解,就会使邪恶越来越多。倘若用邪恶的办法治理,就会败坏而不能挽救。施行仁又不肯专一到底,就不能支配。到了灭亡的地步也不去体恤,这样还要他做什么?
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
过而能改者,民之上也。
有错误而能改正,是人中之俊杰啊。
每怀靡及,诹、谋、度、询,必咨于周。’敢不拜教。臣闻之曰:‘怀和为每怀,咨才为诹,咨事为谋,咨义为度,咨亲为询,忠信为周。
每个人都怀有私心,事将永远不能办成功。诹、谋、度、询,一定要咨询。’我岂敢不拜谢这种教导。我听说:‘每怀就是怀私的意思,咨问事务叫诹;咨问困难叫谋;咨问礼义叫度;咨问亲戚叫询;向人咨问叫周。’
且夫君子计成而后行,二三子计乎?
况且君子凡事考虑周详然后才采取行动,你们大家都认真考虑了吗?
君子是以患作。作而不衷,将或道之,是昭其不衷也。
君子担忧行事不正,行事不正,将会导致别人也来仿效,这就更加暴露出他的行事不正。
君子能劳,后世有继。
君子能勤劳做事,他的子孙就会兴旺发达。
夫劳则思,思则善心生;
劳累辛苦就会思考节俭思考人生之不易,思考这些问题就会产生善良的心理;
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安逸闲适就会放纵淫荡,一放纵淫荡就会忘记善念,忘记善念就会产生恶念。
沃土之民不材 ,淫也。
肥沃富足地方的百姓不出人才,就是太清闲放纵了。
瘠土之民,莫不向义 ,劳也。
贫瘠地方的百姓,没有不向往仁义的,就因为劳苦。
若子欲其法也,则有周公之籍矣;若欲犯法,则苟而赋,又何访焉!
如果想按法办,那已有法了;如果要不顾法规办事,就随意好了,又何必来征求我的意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