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墨子,原名墨翟。生于公元前476。因为我决心恢复祖先的荣耀,所以我必须对祖先的事清清楚楚。
我的祖先是殷商皇室中人。说起殷商,可能大家都不怎么清楚,但说起商朝,大家可能都知道了。是的,我的祖先就是商朝的皇族。传说契的母亲简狄洗澡,忽然发现燕子下了个蛋,吃了以后便怀孕生契。所以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传说。是的,可能大家不清楚汤是谁,但却都知道纣王是谁。商朝的开国国君是汤?。因为夏桀有才力,性暴虐,嗜酒好声色。得美女妺喜,宠之。殚百姓之财,建倾宫,修瑶台。民不堪其苦。所以商汤作《汤誓》,与夏桀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最终灭夏。只是可惜,商朝一共传国君17世31王,一共500年。最终,被商纣王帝辛给败没了。帝辛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不辨忠奸,是与夏桀并称“桀纣”的典型暴君。
是的,商纣和夏桀很像。
夏桀有才力,性暴虐,嗜酒好声色。得美女妺喜,宠之。殚百姓之财,建倾宫,修瑶台。民不堪其苦。
商纣有才力,性暴虐,嗜酒好声色。得美女妲己,宠之。殚百姓之财,建倾宫,修瑶台。民不堪其苦。
但我的祖先所建立的商与周之间的战争却是在纣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故事要从商朝晚期,商朝第二十七任君主商武乙讲起。商王武乙三年,武乙将岐邑之地赐给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商王武乙三十四年,周部落首领季历(古公亶父之子)前来朝见武乙,武乙于是赐给他土地三十里,玉十对,马八匹。
商武乙是一个生性残暴,贪于享受的人。
但周太公是一个“积德行义”,使得“国人皆戴之”的人。周太公和妻子太姜不怕劳苦,访疾问苦,使周人逐渐强盛起来。由于周太公偏爱小儿子季历,经常为不能传位给小儿子季历而发愁,所以他们的大儿子吴太伯与二儿子仲雍一起离开周太公和太姜,建立了吴国。小儿子季历的后代建立了周朝。
商王武乙三十五年,武乙去世。武乙死后,由其子文丁继位。文丁继位后,为了解除周人的威胁,采取怀柔政策。希望季历帮他安定边陲。
季历征始呼戎,始呼戎败。
季历征翳徒戎,翳徒戎败。
……
文丁为此而感到恐惧,突然下令囚禁季历,不让季历归周。季历本就没有叛商的想法,被软禁的季历一气之下就绝食抗争,最后死在殷都朝歌。
季历的儿子西伯姬昌,接班之后,昼夜磨牙,琢磨着报复商王朝。帝乙二年,周部落攻打商朝。
文丁的继任者商王帝乙为了缓和了与周人的矛盾,就把文丁的一个生得美丽端庄的幼女,嫁给了姬昌,向姬昌所代表的周人道歉。
公元前1076年,帝乙去世,其子商纣王帝辛继位。帝辛天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
帝辛凭着才能在大臣面前夸耀,凭着声威到处抬高自己,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他嗜好喝酒,放荡作乐,宠爱女人。
九侯有个美丽的女儿,献给了帝辛,她不喜淫荡,帝辛大怒,杀了她,同时把九侯也施以醢刑(剁成肉酱)。鄂侯极力强谏,争辩激烈,结果鄂侯也遭到脯刑(被制成肉干)。
姬昌闻见此事,暗暗叹息。崇侯虎得知,向帝辛去告发,帝辛就把西伯囚禁在羑里。
伯邑考是姬昌与太姒的嫡长子,是周武王的姬发的同母兄长。姬昌被纣王囚禁后,伯邑考在殷商做人质,为纣王驾车。纣王烹杀伯邑考,将他做成肉羹赐给周文王,并说:“圣人应当不会吃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姬昌最后还是吃下肉羹。纣王说:“谁说西伯侯是圣人?”姬昌派人找来了美女献给帝辛,帝辛才释放了他。姬昌回国,暗地里修养德行,推行善政,不少诸侯背叛了帝辛而来归服西伯。西伯的势力更加强大,帝辛渐渐丧失了权势。
姬发是姬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姬昌死后,嫡次子姬发继位。周公是姬昌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弟。因为周公是武王姬发的同胞弟弟,因此无论军国大事,还是其他的疑难小事,武王姬发总是与周公商讨。武王日夜思虑灭商之事,悄悄地考虑怎样才能得到诸侯的配合与响应。周公回答说:“决定的因素在于德。对周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敬尊天命,远近诸侯都不要冒犯,已经和好的诸侯不要再失去。要继续修明道德,不要安逸无为,否则会难以收拾”。
商纣王依旧频繁对外征讨,对内忠奸不辨,醇酒妇人,酒池肉林,把国内搞得一片混乱。
周武王在召公、毕公等帮助下,在孟津观兵,大会天下诸侯。这是一种进攻前的试探。试探商朝的虚实和诸侯的反应。这次会盟,不期而至的有近千诸侯。约前1046年二月甲子凌晨,姬发作《牧誓》。纣王发兵抵挡,结果纣军掉转矛头,往回冲杀,纣军溃败。纣王登上鹿台,自焚而死。
周朝取而代之,姬发为天子。此时周公的地位仅次于武王。武王姬发灭商二年后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
为了收服殷之遗民,武王姬发把原来商朝直接统治的地方,分成三部分,史称“三监”。在商都朝歌附近武装,共同监护武庚的领土。邶由纣王之子武庚掌管。朝歌以北地区为邶,由霍叔监管;朝歌以南地区为鄘,由蔡叔监管;朝歌以东地区为卫,由管叔监管。管叔是姬发的同母弟,姬昌与太姒所生第三子。蔡叔度是姬昌第五子。霍叔是姬昌与太姒所生第八子。管叔、蔡叔、霍叔勾结纣王的儿子武庚反叛了周朝。周公平定了三监的叛乱,诛斩管叔,杀掉武庚,流放蔡叔,将霍叔处贬为庶民。
为了收服殷之遗民,封微子于宋。微子是商王帝乙的长子、商纣王帝辛的长兄。微子同母兄弟共有三人,微子是长兄,宋微仲居中,商纣王最小。微子的母亲生微子和微仲的时候还是妾的身份,后来成为正妻后才生下了纣。父母想要立长子微子为太子,而太史则依据法典为此事争辩,认为有正妻的儿子在,就不可立妾的儿子做太子。微子因此没有成为商王的继承人。周朝初年,微子被周成王允许微子于商朝旧都商丘建立宋国,特准他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
宋微子死后,其二弟宋微仲继位。
宋微仲死后,其宋公稽继位。宋公稽为孔子的十三世祖。
宋公稽死后,其子宋丁公继位。
宋丁公死后,其子宋前湣公继位。
宋前湣公有二子,长子叫弗父何,次子为鲋祀。宋湣公不传子而传弟宋炀公,引起了宋湣公次子鲋祀的不满,宋湣公次子鲋祀杀死宋湣公之弟宋炀公自立,是为宋厉公,又立宋湣公长子弗何父为卿。
宋炀公死后,宋厉公继位。
宋厉公死后,其子宋僖公继位。
宋僖公死后,其子宋惠公继位。
宋惠公死后,其子宋哀公继位。
宋哀公死后,其子宋戴公继位。
宋戴公的公子撝为宋国大夫,他的儿子便以祖父的谥号“戴”为氏,宋戴公被奉为戴姓的始祖。
宋戴公仁义爱民,谦逊忍让,睦邻友好,从未和其他国发生过争端。从此宋国逐渐发展壮大,日益强盛。
宋戴公死后,其子宋武公继位。
宋武公在位期间,打败北方游牧部落,俘获其首领。
宋武公死后,其子宋宣公继位。
宋宣公死后,其弟宋穆公继位。
宋穆公死后,宋宣公之子宋殇公继位。
宋殇公好战,虽在位十年时间,却发生十一次战役。让孔父嘉做司马,让华督做太宰。华督因贪恋孔父嘉之妻的美色,于是杀孔父嘉而夺其妻。之后,华督弑杀宋殇公,从郑国迎回公子冯继位,是为宋庄公。
宋殇公死后,宋穆公之子宋庄公继位。
宋庄公干预郑国国政后,宋国与郑国之间多次发生战争。
宋庄公死后,其子宋后湣公继位。
宋后湣公八年,鲁国侵犯宋国。鲁庄公用箭射中宋国将领南宫长万,鲁庄公派人将南宫长万活捉。宋后湣公请求鲁国释放南宫长万。鲁庄公于是释放南宫长万回国。
宋后湣公十一年,宋后湣公与南宫长万一起打猎,南宫长万因跟宋后湣公争夺猎物而使宋后湣公大为生气,于是辱骂南宫长万说:“原来我尊敬你,如今你成为鲁国的俘虏,所以我便不再敬重你。”南宫长万因此怨恨宋后湣公。然后,南宫长万在蒙泽杀害宋后湣公。
宋后湣公死后,其堂弟宋前废公继位。
南宫长万扶持宋前废公继位,宋前废公在位仅一年被杀。南宫万奔陈国,宋国将他引渡回来,斩成肉酱。
宋前废公死后,宋后湣公之弟宋桓公继位。
宋桓公死后,其子宋襄公继位。
宋襄公是春秋霸主之一,倡导修行仁义,宋国大夫正考父因宋襄公的伟大作了“商颂”来称赞宋襄公。我的祖先是宋襄公的庶兄公子目夷。
按照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宋襄公本应是继位之人,可是宋襄公在父亲面前恳求,要把太子之位让贤于庶兄目夷,还说:“目夷年龄比我大,而且忠义仁义,请立目夷为国君吧。”于是,宋桓公把宋襄公兹甫的想法讲给目夷听,目夷听后不肯接受太子之位,说:\"能够把国家让给我,这不是最大的仁吗?我再仁,也赶不上弟弟啊!况且废嫡立庶,也不合制度啊\"。为了躲避弟弟的让贤,目夷逃到了卫国,宋襄公兹甫的太子之位没有让出去。宋襄公继位后,封庶兄目夷为相,辅佐自己处理朝政。目夷生前是宋襄公的大司马,后来他的后代因故从贵族降为平民,简略为墨姓。这就是我姓氏的由来。
宋襄公死后,宋成公继位。
宋成公死后,其弟宋后废公继位。
公元前620年,宋成公去世,其弟子御杀了宋成公的太子,自立为宋国国君,史称宋后废公。
宋后废公死后,宋成公之子宋昭公继位。
宋昭公是嫡子,宋昭公的庶弟公子鲍杀害宋昭公,公子鲍于是继位,是为宋文公。
宋昭公死后,其庶弟宋文公继位。
宋昭公无道,宋国人都不亲附宋昭公。公子鲍为人贤明,对国人以礼相待。
宋文公死后,其子宋共公继位。
宋襄公之弟公子荡的曾孙作乱,杀死宋共公的太子,立共公小儿子成,是为宋平公。
宋平公死后,其子宋元公继位。
宋元公死后,其子宋景公继位。
宋景公死后,其侄孙(宋元公的曾孙)宋后昭公继位。
宋景公无子,在位64年,选择宋元公的曾孙为太子。
宋后昭公请我在宋国参政,拜为宋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