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地下室入口前,手电筒的光束扫过铁门边缘。铁门半掩着,锈迹斑斑,像是很久没人动过,但锁头却明显被人撬开过。我深吸一口气,压低呼吸,小心地推开门。
一股潮湿而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空气中混杂着霉味和某种金属的腥气。我掏出对讲机,低声说道:“我在仓库后方发现了一处地下室入口,现在准备进入。”
“收到。”耳机里传来小陈的声音,“注意安全,我们已经在外围布控,你随时可以呼叫支援。”
我点点头,虽然听不到回应,但至少心里踏实了一些。我将手电筒夹在胸前,取出随身携带的小型战术刀,以防万一。
台阶很窄,而且湿滑,每一步都必须格外小心。我缓缓往下走,脚步轻得像猫一样。手电筒的光束在墙上晃动,映出斑驳的霉斑和墙皮剥落后裸露的砖石。
大约走了十步,我来到了一个较为宽敞的空间。这里像是一个地下储藏室,四周堆满了破旧的木箱、生锈的工具架,还有一些被塑料布盖住的不明物体。
我蹲下身,掀开其中一个箱子的一角,里面是一些老旧的电线和破损的电池。看起来像是多年前留下的东西。但我很快注意到,在角落里堆放着几个油桶,旁边还散落着几根橡胶管。
我的心跳加快了。这些可都是易燃物品,甚至可能就是纵火案中使用的燃料来源。
我拿出手机,快速拍了几张照片作为证据,然后继续往深处探索。就在这时,我的余光瞥见墙上有一些奇怪的痕迹。
那不是普通的裂痕,而是刻痕。一组组符号排列在一起,像是某种密码,又像是标记。我用手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符号逐渐清晰起来。
它们并不复杂,但却有种说不出的熟悉感。我想起来了——之前在第一起火灾现场,我也曾见过类似的图案,只是当时没有太在意。
我用手指描摹了一下那个最清晰的符号,脑海中迅速回忆起之前的调查笔记。这确实不是巧合,而是某种关联。
正当我沉思之际,耳边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像是有人踩到了什么东西,发出细碎的摩擦声。
我立刻警觉起来,迅速转身,手电筒的光束朝声音方向扫去。然而,眼前只有一排堆满杂物的货架,什么都没有。
我屏住呼吸,仔细聆听。没有再听到任何声音,只有自己急促的心跳。
我决定不再久留,先把这些线索带回去分析。我转身朝来时的方向走去,一边走一边留意周围的环境变化。
就在我即将走到台阶口的时候,头顶的灯光突然熄灭了。
整个地下室瞬间陷入一片漆黑。
我猛地停下脚步,心跳几乎漏了一拍。黑暗仿佛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我紧紧包裹。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伸手摸向胸前的手电筒。它的光束依旧亮着,但照明范围有限,只能照亮眼前的几步路。
我慢慢向前移动,脚尖试探性地触碰地面,确认没有障碍物之后才敢迈出下一步。墙壁上的刮痕还在,我可以沿着它前进。
可是没走几步,我突然感觉到脚下有些异样。
地面似乎变得松软,甚至有些塌陷。我立即停住脚步,低头看去,发现原本坚实的水泥地竟然出现了一道裂缝,裂缝周围还有明显的塌陷痕迹。
我心中一紧,这地下室年久失修,结构早已不稳定。如果贸然前行,很可能就会掉进某个隐藏的陷阱里。
我调整方向,绕开那片区域,贴着墙边小心前进。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谨慎。
终于,我看到了通往出口的台阶。光线虽然微弱,但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明亮。
我加快脚步,几乎是小跑着往上走。就在快要到达出口的时候,身后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机械运转声。
那声音很低,像是从更深处传来的,但在这个寂静的空间里却格外清晰。
我猛然回头,手电筒的光束朝声音来源扫去。然而,除了那些堆积如山的杂物之外,什么都看不见。
那声音持续了几秒钟,然后戛然而止,仿佛从未存在过。
我咬了咬牙,不再多想,一把推开铁门,冲了出去。
阳光洒在脸上,我大口喘息着,仿佛刚从水底挣脱出来。
我靠在墙上,稳住呼吸,然后掏出手中的记录本,把刚才看到的符号画了下来。
这些符号一定有某种含义,而且它们出现在多个地点,说明背后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而这个地下室,也许只是冰山一角。
我抬起头,望向那扇仍然微微晃动的铁门,心中升起一种强烈的预感:这起连环纵火案的背后,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我按下对讲机:“小陈,我已经离开地下室,发现了大量可疑物品,包括汽油桶和切割工具。另外,墙上还有一些奇怪的符号,疑似与案件有关。”
“明白。”小陈回答,“我们马上派人过来封锁现场并进行取证。你先回来,别一个人冒险。”
“我知道。”我说完,又回头看了一眼那个黑洞洞的入口,转身朝警车走去。
回到车上,我把笔记本摊开,开始整理刚刚收集到的信息。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遗漏,尤其是那些符号。
我拿出手机,翻找之前在其他火灾现场拍摄的照片,果然,在其中一张模糊的照片角落里,也出现了类似的符号。
我盯着屏幕,眉头越皱越紧。
这绝对不是巧合。
车子启动,驶离老城区时,我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刚才在地下室的经历。
那阵机械运转声是什么?是谁在黑暗中靠近?那些符号究竟意味着什么?
一个个问题浮现在脑海里,却没有一个能立刻找到答案。
我握紧方向盘,目光坚定。
不管这案子背后藏着什么,我都不会停下追查的脚步。
因为我知道,真相,往往藏在最黑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