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来啦!”
李雷和张坤,一回到敢想,就得瑟地吹着口哨,来到陈一航旁边。
把在九台镇的事情炫耀了出来。
陈一航听完,笑着点点头:
“可以,我还以为你俩第一场会非常尴尬,很受打击,灰头土脸的回来。”
李雷嘿嘿地笑道:“还好我聪明,开局选择了《怯富贵》。”
“要是选择八扇屏,准冷场了。”
陈一航夸夸他,又夸夸张坤,摆手让两人接着练习。
“吃喝拉撒的俗,只是相声的一方面,登不上《星火大道》。”
“你们学几种就可以了。”
“重点还是放在雅上。”
把两人打发走。
陈一航继续整理歌曲。
原本赵骏参加音乐比赛时,可使用地球歌曲12首,已经用了11首,还剩下一首可用。
只要这一首不兑现,就可以随便在数据库检索。
陈一航便是钻了这个空子,看着系统照抄歌词和曲谱。
可惜不能下载配乐。
“现在也没有个积分,无法兑换配乐。”
用的时候,只能让赵骏看着配了。
不过,让赵澜琪在《华夏好声音》的舞台上,唱这些原创,足够了。
不知道小姑娘,和她哥谈的怎么样了。
回头问问。
整理的曲谱差不多了,陈一航想了想,动身前往电视台。
今天商谈下好声音宣传的事情。
他计划以微搏为载体,让全民参与到互动过程中。
巧的是。
刚到半路,收到台长朱明远打来的电话,他的语气有些焦急:
“你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
…………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停止了41年的哥德巴赫猜想,终于再进一步》。
华夏数学报以这个标题,转载了新华社的相关内容。
国内的数学大拿们,很快获知了此则信息。不知情的,第一反应是怀疑。
要知道。
截止目前,北联《数学年刊》,华夏总共过稿数量11篇。
11篇总共是7个作者发表,其中包括了5个院士,另外2个则是数院的副院长。
皆是大牛。
能在《数学年刊》上发表论文,多高的水准,自不必说。
但他们发现,从教育部释放的信号,以及业内好友口中,确认了论文的主人,
确实是高中生。
而一个高中生能进入这种级别,那他将来的成就有多高,瞎子都能看出来。
最起码最起码,也会是个院士。
众人从《数学年刊》网站上,把论文扫描件下载了下来。
论证验证过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想看下,是不是高中生能做到的!
《数学年刊》编辑组是审核过了,新华社也说了,但是此事太过荒谬,事不躬亲的话,很难相信是事实。
“无误…”
“无误…”
“加权筛……厉害!”
“能想到构架这个筛法,真是个天才。”
老教授们叹服地点了点头。
同时,他们想到了一点:
孙振河高中就做到了这一步,那将来又会成长到多高的层次?
50岁的数学家和不到20岁的高中生,证明出1+2是两个概念。
几乎可以预见,他将来的成就不可估量。
绝对会是数学史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现在不知道的是,明年的菲尔兹奖,会不会颁发给孙振河。
如果真能拿下…
那不但打破1954年皮埃尔·塞尔创下的菲尔兹最年轻得主的纪录,将其27岁的成绩,再朝前提一大截。
而且还会是华夏史上第一枚纯华夏籍菲尔兹奖。
不过即便明年获得不了,按照菲尔兹奖只会授予40周岁以内的规定,孙振河的时间还长着。
“那可是菲尔兹奖……”
“如果再拿下沃尔夫、阿贝尔,来个大满贯……”
“他这么年轻,很有可能啊!”
老教授们越想越激动。
马上想到:如果能收他为徒……那将来,他,还有学校,都会有很大的荣光啊!
他们当即拿起座机,拨通了学校管理者的电话。
很快。
国内十几所顶尖的高校招生办,收到了通知。
“联系孙振河的学校,要到联系方式,做老师、家长甚至其兄弟姐妹的思想工作,务必邀请孙振河来咱们学校读书。”
“奖学金先按照100万打底。”
“立即行动,一切从速!”
“不计代价!”
…………
互联网上的海啸,冲进了现实。
各大高校的学生、老师,都市的白领以及知识分子、普通网民,议论着孙振河的事情。
沂河的几十所高中,终于后知后觉地知道了此事。
“三中又出人才了??”
“上次出了个老师,这次是学生,不一样。”
“数学年刊,这个学生比老师还夸张吧…”
“青出于蓝胜于蓝,我打听了,孙振河是hang的学生。”
沂河三中。
级部主任杨魁,正在回答妻子方红的问题。
“没错,就是入学时以全校第二进到三中,后来沦落到40班的孙振河。”
“谁教的?还是陈一航啊。”
“咋做的我不清楚。”
“这家伙你知道的,教体育,不忙,每天早晨逛一圈就走了。”
那头的方红也是颇多感慨。
两个多月前,赵骏上电视时,节目她看了。
从丈夫口中得知了,陈一航所谓的全明星计划。
她还觉得,陈一航有些异想天开。
不如把培养那些差生的精力,放在改变孙振河的成绩方面。
后来也听说了,陈一航带着学生又是弄超市、说相声之类的事。
她还说陈一航不务正业。
不过前几天,陈一航一书7000多万,上了新闻联播,倒是吓了她一跳。
她震惊之余,还在家丈夫吐槽说,陈一航个人是成功了。
但是作为老师,他是失职的。
没料到,今天突然听到了如此惊天动地的消息。
数学年刊…
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二个素数的成绩之和…
将哥德巴赫猜想从1+3推到1+2…
一项一项的,如置身梦中。
方红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对其中的难度,当然是了解的。
但说句实话,
这种事情,她即便是做梦,都不敢去想。
《数学年刊》那种刊物,即便是她的大学数学老师,也是只有看一看,当个读者的份儿。
现在…
陈一航居然让学生,做到了。
不过。
方红笑了笑:“40班属于你那d部,这下,应该有不少奖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