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褪去,晨曦初露,微光透过教学楼的玻璃窗洒在走廊上,映出一道道交错的光影。脚步声渐渐多了起来,学员们陆续走进训练大厅,各自找到位置站定。
齐墨站在讲台前方,双手背在身后,目光扫过眼前这群年轻人。他们的眼神中还带着些许不安与期待,但更多的是跃跃欲试的兴奋。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整个大厅:“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正式进入传承力量的学习阶段。”
他顿了顿,视线落在陆知言身上,“这不是一场简单的修炼,而是一次对自我认知的探索。你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意识、情绪,以及……如何在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情况下释放力量。”
林然站在一旁,手里拿着记录板,时不时低头记录学员们的反应。她抬头看了眼齐墨,嘴角微微扬起——这位看似随性的导师,此刻竟显得格外认真。
“我们先从基础感知开始。”齐墨抬手示意身后的设备,“每个人的感受方式不同,有人靠直觉,有人靠逻辑,还有人靠情绪。接下来的三天,你们要做的,就是找出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训练区中央,一块金属圆盘缓缓升起,表面泛着淡蓝色的光晕。齐墨走到圆盘前,轻轻按下手掌。“感受到它了吗?”他问。
学员们纷纷上前尝试,有人闭上眼睛,眉头紧锁;有人则干脆盘腿坐下,像是在冥想。叶清站在最前面,她的手掌刚接触圆盘,便有细微的能量波动顺着指尖蔓延开来,在空气中形成一圈圈涟漪。
“不错。”齐墨点头,“你已经能感知到它的反馈频率了。”
几天下来,学员们逐渐适应了训练节奏。他们被分成小组,每组由一名导师带领,进行个性化指导。有人擅长精神力集中,有人则更偏向于身体协调性训练,进度虽有快慢,但整体都在稳步提升。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
某个午后,训练场一角突然爆发出一阵刺耳的嗡鸣声。众人转头望去,只见一名学员倒在地上,脸色苍白,额角渗出汗珠。他面前的训练装置还在不断震动,发出低沉的嗡鸣。
“能量失控!”林然立刻冲过去,一边检查他的状态,一边高声喊道:“切断连接!”
几名导师迅速行动,合力关闭了装置电源。齐墨蹲下身,将手指搭在那名学员的手腕上,感受着他体内紊乱的能量流动。
“没事,只是太急进了。”他低声说,“第一次尝试高强度感知训练就强行突破极限,迟早会出事。”
那名学员喘息着抬起头,眼神里满是不甘,“我想跟别人一样快……我不想落后。”
齐墨看着他,沉默片刻后轻声道:“进步不是比赛。真正的掌控,是在每一次失败中学会调整,而不是一味追求速度。”
他起身拍了拍手,“从今天起,所有人在训练前必须完成一次‘静心引导’,谁也不能跳过。”
当天晚上,训练场外的长廊上,几个学员围坐在一起,低声讨论着白天发生的事。
“我听说那个学长以前在军方做过实验体。”有人压低声音说,“所以他才那么拼。”
“可他也差点伤了自己啊。”另一人皱眉,“齐老师说得没错,不能太急。”
这时,陆知言抱着琴走来,听见他们的对话,停下了脚步。
“你们有没有想过,”他缓缓开口,“有时候,慢一点,反而能走得更远?”
几人愣了一下,随即陷入沉思。
第二天清晨,训练场上多了一项新安排:每位学员在进入主训练区前,都要先在“静心室”中完成十分钟的冥想训练。齐墨亲自监督,确保每个人都真正放松下来。
随着时间推移,学员们的进步愈发明显。他们不仅能熟练掌握基本技巧,还开始尝试将自己的能力与其他人的结合使用。
在一次模拟对抗训练中,三组学员分别使用不同的策略进行演练。其中一组利用精神力制造幻象迷惑对手,另一组则通过能量共振干扰对方节奏,第三组更是巧妙地融合了两者的优势,以极小的代价完成了战术压制。
“不错。”齐墨站在观察台上,满意地看着这一切,“你们开始懂得配合了。”
林然翻着手中的数据表,轻笑:“看来团队训练的效果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好。”
“这只是个开始。”齐墨收回目光,望向远处正在练习的学员们,“他们终有一天,会成为真正的传承者。”
训练场边缘,叶清正站在一块悬浮平台上,双手缓缓抬起,空气中浮现出细密的光丝。她闭着眼睛,脸上带着专注而宁静的表情。
忽然,她的指尖轻轻一动,那些光丝瞬间交织成一只展翅的鸟儿,在空中盘旋一圈后,悄然消散。
“这次,我让它飞得更远了。”她睁开眼,轻声说道。
而在不远处的角落里,陆知言坐在地上,琴横膝上,指尖滑过琴弦,发出低沉的嗡鸣。他没有弹奏完整的曲子,而是随着自己的情绪,让音符自然流淌。
齐墨站在训练场入口,远远地看着这一切,嘴角微微扬起。
风穿过窗外的树梢,叶片沙沙作响。
下一刻,远处传来一声轻微的“咔哒”声,像是有人打开了某个尘封已久的开关。
他回头望了一眼训练场,眼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光芒。
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