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沈府大门外,气氛则是另一种热闹——带着浓浓的“杀气”和善意的刁难。
永定侯府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锣鼓喧天。一身大红喜服、更显俊朗挺拔的萧泽被簇拥着来到沈府大门前,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气和期待。然而,紧闭的朱红大门和门前一字排开的三位“门神”,让他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
左边,是沈怀瑜的亲哥哥沈怀瑾,一身宝蓝锦袍,双手抱胸,嘴角噙着似笑非笑的弧度,眼神锐利如鹰。右边,是沈怀瑜的堂哥沈瑞,已为人父,气质沉稳许多,但眼中也带着促狭的笑意。而站在中间,双手叉腰,小脸努力做出严肃表情的,正是靖王府的四少爷,刚满十四岁的晏哥儿!
“泽兄,此路不通啊!”沈怀瑾率先开口,声音洪亮,“想接走我们沈家的掌上明珠,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萧泽深吸一口气,知道“考验”来了,他从容下马,对着三人深深一揖,姿态放得极低:“怀瑾兄,沈瑞堂兄,晏哥儿,泽今日前来迎娶怀瑜,一片诚心,还请三位高抬贵手,行个方便。”他身后的侯府随从立刻机灵地捧上早已备好的、沉甸甸的红封。
晏哥儿年纪最小,看到那鼓鼓囊囊的红封,眼睛瞬间亮了亮,努力板着脸道:“哼!红包是必须的!但…但光有红包可不行!”他挺了挺小胸脯,“我表姐可是天底下最好的姑娘!你得说说,以后怎么对我表姐好?要是敢欺负她,我…我第一个不答应!我爹我娘我大哥二哥三姐四姐都不会答应!”他努力模仿着大人的语气,却带着少年特有的稚气,引得周围看热闹的宾客一阵善意的哄笑。
萧泽看着晏哥儿认真的小模样,心中莞尔,郑重承诺道:“晏哥儿放心,也请岳父岳母、怀瑾兄、沈瑞堂兄和在场的诸位亲朋见证!萧泽此生,定当视怀瑜如珍宝,敬她、爱她、护她,不让她受半分委屈!若违此誓,天地不容!”他声音清朗,掷地有声。
沈瑞作为已婚人士,笑着出题:“光说不行!表妹才情斐然,泽世子需以‘春’、‘瑜’二字,即兴赋诗一首,表表心意!”
这题目不算太难,但需急智。萧泽略一沉吟,目光扫过沈府门口初绽的梅花,朗声道:
“春风初度沈家门,红妆映雪瑜光新。愿得卿心长相守,不负良辰不负卿。”
诗句虽不算惊艳,但情真意切,紧扣主题,引来一片叫好声。
最后的重头戏落在了沈怀瑾身上。他上前一步,目光炯炯地盯着萧泽:“诗作得不错。不过嘛…”他故意拖长了调子,“想带走我妹妹,还得过我这关!泽兄,听好了:我妹妹最爱吃什么点心?她最怕什么小动物?她生气的时候,是先不说话还是先掉眼泪?”
这问题就刁钻了,全是生活细节,非亲近之人不能答。萧泽却不慌不忙,嘴角甚至扬起一丝温柔的弧度,清晰答道:“怀瑜最爱吃的是沈府小厨房做的桂花定胜糕,微甜不腻;她最怕的是没毛的软体虫,比如蚯蚓,看见了会尖叫;她若是真生气了,会先抿着嘴不说话,眼圈慢慢泛红,若是委屈极了,才会掉金豆子。”
他回答得又快又准,细节之处显真情。沈怀瑾听着,脸上的“刁难”之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满意和一丝释然。他用力拍了拍萧泽的肩膀,声音带着感慨:“好小子!算你过关!记住你今天说的话!”他侧身让开,大手一挥,“开门!迎新娘子喽!”
沉重的朱红大门在喧天的锣鼓和欢呼声中缓缓开启。萧泽眼中迸发出巨大的喜悦,对着沈怀瑾、沈瑞和晏哥儿再次郑重一揖,然后迫不及待地大步流星,朝着那满溢着幸福与期待的内院走去。
闺房内,早已听到了外面的动静。宁姐儿兴奋地跑到窗边张望:“来了来了!泽表哥闯关成功啦!”她回头对沈怀瑜挤眉弄眼,“表姐!准备好被接走啦!”
沈怀瑜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喜悦、羞涩、期待交织在一起。在沈月薇和姐妹们的搀扶下,她缓缓起身。凤冠霞帔,珠帘摇曳,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云端。
当萧泽的身影终于出现在闺房门口,四目相对的那一刻,喧嚣似乎都远去了。他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惊艳与浓得化不开的爱意,大步上前,对着沈月薇和林清柔还有众位女眷深深一礼,然后,目光灼灼地看向被红盖头遮住的沈怀瑜,声音低沉而坚定,带着无尽的珍重:
“怀瑜,我来接你了。”
在喜娘的高声唱喏、亲友的祝福和漫天撒下的花瓣、彩屑中,萧泽稳稳地牵起沈怀瑜的手。沈怀瑾作为兄长,背起妹妹,一步步走出闺房,走向花轿。沈月薇看着侄女出嫁的背影,悄悄抹去眼角的泪花,与身边的丈夫萧承璟相视一笑。
花轿抬起,喜乐震天。沈府门前,沈怀瑾、沈瑞、晏哥儿并肩而立,目送着花轿远去。沈怀瑾眼中有不舍,但更多的是对妹妹未来的祝福。宁姐儿则兴奋地追着花轿跑了几步,用力挥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