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神见高景归来,语气带刺:“景公终于回来了!”
“哪来这么多牢 * ?”
高景不客气地回应。
焱妃微笑迎上前,为高景安排歇息,送上茶水。
“阴嫚呢?”高景边享受她的服务,边随口问。
焱妃笑道:“渭阳君夫人请公主饮酒,欲谈纸张合作。”
高景点头,未多问,家中产业交由嬴阴嫚打理,她也乐在其中。
坐下后,高景看向月神:“东皇太一在做什么?竟以仙人之说蛊惑君王……他想找死?”
月神心中一颤,惊恐万分,竟无言以对。
焱妃轻咬嘴唇,低声:“君上……”
高景收回目光,低头品茶。
威压如潮水般退去,月神终于得以喘息,后背已被冷汗湿透,她带着惧意与委屈埋怨道:“景公,您何必为难我这弱女子?我又不是姐姐,有您这座大山可靠……东皇阁下之命,我只能遵从,哪敢反抗?姐夫却对我发火,真不公平!”
“哼,你若早些称我为姐夫,我也不会这般待你。”高景摇头,转而问道,“说吧,东皇太一究竟所求何物?”
月神轻叹一声:“他想要蜀山的虞渊部族所守护的扶桑神木,用以建造蜃楼,出海寻找仙人。”
“蜀山虞渊?”高景转向焱妃。
焱妃略作思索:“虞渊是蜀地的一个部族,从不离其守护之地,族人精通体术与巫术。”
高景诧异:“仅此而已?阴阳家竟对付不了一个小小部族?”
焱妃微笑:“虞渊世代守护扶桑神木,拥有一支精锐护卫队,名为虞渊护卫。他们虽个体实力不足为惧,但能借助神木之力,实力大增,且对阴阳术有极大克制。”
高景沉吟:“扶桑神木,真有如此神力?”
焱妃道:“或许吧,阴阳家的记载如此。”
高景摸着下巴思考:“那便值得探究一番……绯烟,你携我拜帖,前往虞渊部族,查探扶桑神木,看它是否真的拥有特别力量。”
焱妃面露喜色:“是,君上!”
高景嘱咐:“若扶桑神木真有神力,不可轻举妄动。”
月神急忙问:“那东皇阁下的命令呢?”
高景问:“他是否说明要神木何用?是砍伐为木,还是其他?”
月神犹豫道:“听闻是要移栽至蜃楼之上……”
高景不屑:“那随便折枝移栽不就可?何必劳师动众挖整棵!”
月神无语。
“决定了!”高景不耐烦地挥手,“你回去告诉东皇太一,他要什么直说,别再拿那些‘仙人’、‘长生’等虚无缥缈之事迷惑皇帝,否则,哼!”
月神应声,随即又说:“还有,少司命之位空缺,需在五灵玄同中选拔,东皇阁下希望山鬼与东君都能参与。”
高景摆手:“我不去,没空。”
焱妃也笑:“那我亦不去。”
月神再次无语。
……
高景确实忙碌,新政后的首次大朝会即将举行。
钟声在咸阳城上空悠扬回荡,群臣已在宫殿外恭候多时,随后鱼贯而入咸阳宫殿。
此刻,天下被划分为四十六郡,三月前,皇帝便已下令,令各郡郡守返咸阳汇报政务。
章台殿内,高景屹立,人群络绎不绝地上前行礼,完毕后仍围绕在他身旁,使得他几乎被人群淹没。
殿内挤满了官吏,除三公六部的文臣武将外,还增添了四十六位郡守。直至宦官步入,官员们才散开,各归其位。
文臣以三公为首,即高景、李斯、王绾,随后是六部官员。武将方面,王翦因病缺席,由蒙武代理,其后是蒙恬、王贲等人。国尉缭则已辞官归隐。
……
“皇帝陛下驾到!”赵高的声音响起,群臣心知始皇帝已至。
嬴政踏上高台,公子扶苏紧随其侧。群臣表面镇定,内心却已明了扶苏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及其与胡亥的较量结果。
嬴政手持天问剑,面向群臣。群臣行礼,齐呼:“参见皇帝陛下,陛下 ** ,大汉 ** !”
嬴政抬手示意免礼。
群臣谢恩后入座。
高景上前禀报:“皇帝,四十六郡郡守已遵旨抵达咸阳。”
“宣!”
赵高与门侍郎高声宣读:“宣天下四十六郡郡守觐见!”
殿外郡守分两列步入,行礼参见。礼毕,依次就座。
高景再次出列:“自天下一统,大汉新政已推行半年。此次朝会,旨在让各郡守详述本郡情况,请畅所欲言。”
郡守们面面相觑,无人愿率先发言。
高景皱眉,察觉到他的神色,终于有人鼓起勇气:“皇帝陛下,衡山郡并无大事,唯有一事难决。”
嬴政询问何事,郡守答道:“衡山原属楚地,风俗与中原迥异,民众好淫祀,臣不知是否应禁止。”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陷入沉思。
嬴政思索无果,转向高景:“景纯,你如何看?”
高景沉思后道:“天下一统,不仅在于文字、车轨的统一,更需文化的融合,如节日等。”
嬴政好奇追问:“节日为何物?”
高景严肃地说:“陛下,所谓‘节日’,乃一年中意义非凡的日子,能让从陛下到百姓,皆参与其中,共襄盛举。
例如楚怀王之时,屈原被流放至湘江,于五月五日作《怀沙》后投江自尽。
至今,当地楚人仍会在那日向湘江投食,划船寻觅,盼湘江中的鱼虾蟹莫要伤害这位诗人……
这便是节日,一种习俗!
若能将此类节日推行至全国,何愁不得楚人之心?
同理可推!”
高景还提及了清明、七夕、重阳等节日,并阐述了它们的意义。
嬴政听后大笑:“景纯啊景纯,有你一人,胜似百万雄师!”
高景谦逊回应:“陛下谬赞了!”
嬴政笑道:“那此事便……”
高景连忙说:“李斯学识渊博,此事应由他担当!”
李斯面露无奈。
嬴政也笑了:“好吧,李斯,你负责挑选重要节日,传于天下,使百姓同欢!”
李斯行礼:“臣,遵旨!”
高景又言:“除朝廷定下的节日,各地亦可保留本地特色节日,但淫祀人祭须严禁!”
嬴政严肃地说:“景纯言之有理!”
“臣等遵命!”众臣齐声道。
衡山郡守也行礼:“臣知晓该如何行事了!”
嬴政点头:“还有哪个郡有事?”
其他郡守见状,纷纷急于发言,以免成为焦点。
九江郡守出列:“臣所辖九江郡,因战乱,百姓流离,田地荒芜……臣恳请减免赋税,以防粮荒!”
“九江郡?”
嬴政沉默片刻:“缉捕司上次说,楚国余孽聚集何地?”
黑白玄翦出列:“回陛下,正是九江郡附近!”
王绾出列:“陛下,楚国 ** 不足一年,余孽反秦之心不死,若减免九江赋税,恐养虎为患,资助敌人!”
众多官员将领皆支持王绾。
嬴政思考后道:“九江赋税不可减免……我大汉赋税本不高,足以养民,减免之议不可行!”
九江郡守脸色大变,下意识地看向高景求助。
高景轻轻摇头。
因昌平君背叛,嬴政对楚人深恶痛绝,虽未明言,心中却早有芥蒂。
往昔,嬴政曾将最南边的楚人调至最北边修长城……一路千里之遥,死伤无数。
随后,闽中郡守上前禀报:“陛下,闽中郡近来频遭南蛮侵扰,局势动荡,缉捕司人力匮乏,恳请陛下派遣援兵!”
此言激起武将们的热忱,皆欲请战。
高景笑道:“陛下修建皇陵的人力已有着落。”
嬴政亦笑:“朕已知晓,爱卿先归座,对策随后即至。”
接着,二十余郡守逐一陈述治理状况,时间便在商讨与颁令中流逝。
朝会为期七日,无须急于一时。
期间,朝会暂歇,嬴政设宴款待。
侍从奉上佳肴,乐师献上歌舞,供众人享乐。
众多郡守心中暗誓,欲入咸阳为官……目睹此地繁华,再观自己治下的偏远之地……
相形见绌!
宴后,朝会继续。
数日来,四十六位郡守轮番上奏,陈述问题,群臣争相献策。
至最后一天,众人皆显疲惫,嬴政与扶苏亦然。
此时,李牧出列。
自高景推行新政、军政分离以来,李牧是唯一身兼将领与郡守之职者。
他由上郡调任九原郡。
李牧奏道:“陛下,臣所治太原郡毗邻匈奴,时值寒冬,匈奴屡犯边境。
臣虽曾击退一次,但如今匈奴又有集结之势,且规模更大。
臣已将九原部分兵力调往渔阳,现九原兵力空虚,恳请陛下增援!”
嬴政点头:“朕与高景亦议及此事,匈奴似有统一之意,需谨慎应对。军方有何见解?”
武将们面面相觑。
王贲奏道:“陛下,若匈奴确有统一之心,臣建议先发制人!”
“不可!”
蒙恬反驳:“草原广袤,方向难辨,贸然出兵,难以取胜!”
李斯亦道:“远征草原,损耗精锐,得不偿失……臣以为,固守城池即可!”
嬴政沉思,三人所言皆有道理,遂问高景:“景纯,你意下如何?”
高景略作思索,道:“设立互市。”
嬴政讶异:“何为‘互市’?”
高景解释:“匈奴南下掠夺,皆因冬日缺粮……既如此,我们可在边境设市,以粮食交换其牛羊马匹。”
鲁国一时之间,家家户户纺机轰鸣,忙于织造缟布,田地因此荒芜,无人照料。
一年后,齐国停止收购鲁缟,鲁国粮食短缺,不得不以高价向齐国购买,国力大伤,最终依附于齐国。
这便是“齐纨鲁缟”的故事!
“我们何不学习管仲的策略?”嬴政拍案叫绝,赞道:“绝妙!”
在小圣贤庄,荀子递过一封信,道:“这是师弟的来信,你们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