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公与晋文公是同一年去世,郑太子兰继位,就是郑穆公。郑国政权交替,政局不稳,郑国都城卫戍官缯贺,是内奸,他把郑国情报,报告给秦国,叫秦国派兵袭击郑国,并答应愿意做秦军内应。
秦国国君接到缯贺的情报后,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便不顾大臣蹇叔的劝阻,派孟明视等三位将领率领大军,悄悄向郑国进发。秦军一路急行,眼看就要到达郑国边境。
此时,郑国商人弦高正赶着一群牛去外地贩卖,得知了秦军来袭的消息。弦高急中生智,他一面派人火速回郑国报信,一面挑选了十二头肥牛,冒充郑国使者去迎接秦军。弦高见到孟明视,不慌不忙地说:“我们国君听闻贵军前来,特命我献上肥牛,以表慰劳。”
孟明视等人以为郑国早有防备,不敢贸然进攻,于是放弃了偷袭郑国的计划。而郑国这边,郑穆公接到弦高的报信后,迅速加强了都城的防御,同时将内奸缯贺逮捕处死,稳定了国内局势。
秦国的三位将军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军,一看郑国送来慰问品,知道郑国已有准备,偷袭郑国已经没有意义了。三位将军觉得,就这么空手而归觉得有些丢人,就在撤军的过程中,把晋国的边城滑邑给灭掉了,秦军拉着战利品,满载而归。
晋国这边,新丧的晋襄公听闻秦军灭了自己的边城滑邑,顿时怒不可遏。骂道:“秦国欺人太甚,趁我国大丧之际,不仅不表哀悼,还灭我边城,此仇不报非君子!”
晋襄公当即决定出兵截击秦军。晋襄公下令把丧服全涂成黑色,丧事暂停。号令全军,一定要打败秦军,再办丧事。
晋国大将先轸也力主出战,认为这是打击秦国嚣张气焰的绝佳时机。于是,晋襄公身着丧服,亲自率领大军在崤山设下埋伏。
当秦军带着战利品慢悠悠地经过崤山时,突然伏兵四起,喊杀声震天。秦军毫无防备,顿时陷入混乱。孟明视等三位将军虽奋力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一番激战后,秦军全军覆没,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位将军也被晋军俘虏。
晋襄公大获全胜,既报了边城被灭之仇,也向秦国展示了晋国的威严。晋襄公带着三位秦将班师回朝,朝堂之上,众人皆主张将三人处死,以泄心头之恨。然而,晋襄公的母亲文嬴是秦国人,她劝说晋襄公:“这三人挑唆秦君,才惹出这场祸事,秦君定对他们恨之入骨,不如放他们回去,让秦君处置,也彰显我晋国仁德。”
晋襄公思虑再三,最终听从了母亲的建议,放走了孟明视三人。先轸得知此事后,怒气冲冲地来见晋襄公,怒道:“将士们浴血奋战才将他们擒获,怎能因妇人一言就放虎归山!”
晋襄公后悔不已,忙派阳处父去追。阳处父追到河边时,孟明视三人已登船离岸。孟明视站在船头大喊:“今日蒙贵国不杀之恩,他日定当回报!”
秦国这边,秦穆公穿着素服到郊外迎接孟明视等人,自责道:“是我不听蹇叔之言,才让你们受此屈辱。”此后,秦穆公励精图治,孟明视等将领也日夜操练军队,等待着复仇的时机。
郑国商人弦高,用十二头牛骗过秦国将领,使秦军要偷袭郑国的阴谋落空,守住了郑国的安全。郑国人都来迎接这位爱国商人,弦高受到了国人的敬重。
郑国君也接见了弦高,对他的爱国举动大加赞赏,并要封他为大夫,以鼓励他的爱国之心。弦高说:“我只是个自由散漫的商人,不会做官,也做不好官。”
郑君又要赐给弦高珍珠宝物,弦高说:这些东西,对我们老百而言,没有用处。只把十二头牛钱还给我就行了。
几年后,秦国国力大增,孟明视觉得复仇时机已到,便向秦穆公请战。秦穆公欣然应允,再次派孟明视等将领率领大军进攻晋国。晋国得知秦国来袭,晋襄公立刻组织军队抵抗。双方在彭衙展开大战。
这次秦军士气高昂,作战勇猛,但晋军也毫不示弱,凭借着出色的战术和顽强的斗志,再次击败了秦军。孟明视羞愧不已,觉得无颜面对秦穆公。然而秦穆公依旧没有责怪他,反而更加信任和支持他。
孟明视痛定思痛,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军队训练。又过了一段时间,秦国再次出兵伐晋。这一次,秦军渡过黄河,孟明视下令焚烧战船,以示与晋决一死战。
秦军一路高歌猛进,晋军节节败退。秦穆公从茅津渡过黄河,筑坟以埋葬在崤山死去的将士。崤山死去的将士,现在已成为累累白骨,穆公看到这样的场景痛不欲生。穆公为他们追悼发丧,将士们为死去的秦军将士,痛哭三天三夜。
秦穆公为死去的将士们祭祀上天,使他们能够魂归故里。穆公说:崤山之败的主要责任在我,是我没有听从蹇叔、百里奚的计谋,而造成的过失,你们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像这样的事今后不要再发生了。
秦穆公亲自率军,一举攻占了晋国的王官等地,一雪崤山战败之耻。晋襄公无奈之下,只能下令坚守城池,不敢轻易出战。秦国在王官之战获胜后,声威大震。周边小国纷纷来朝,秦国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而晋国国内,晋襄公因战事失利,威望受损,朝堂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郑国这边,郑穆公深知秦晋两国矛盾激化,担心祸及自身。他一方面加强与晋国的联盟,巩固防御;另一方面,又暗中与秦国保持微妙联系,避免彻底得罪秦国。
此时,南方的楚国察觉到中原局势的变化,楚王野心勃勃,欲趁机北上争霸。他派使者前往秦国和晋国,试图挑拨两国关系,以便从中渔利。秦晋两国虽历经多次战争,但也意识到楚国的威胁,暂时保持和平状态。